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萨拉·达尼乌斯4月6日回到母校美国杜克大学发表演讲,题为《怎样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剧透:答案是“我不知道”。
“兴致高。香槟喝”
4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愚人节,经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同意,瑞典学院十二位德高望重的终身院士集体前往斯德哥尔摩的克拉拉山高架桥。前来瑞京开演唱会的迪伦于演出开始前腾出时间,在他下榻的码头饭店接待了院士们,并接受了他半年前获授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仪式是私密的。萨拉·达尼乌斯事后在网上张贴了一份简短的声明,说迪伦接受了金奖章和证书。
“兴致高。香槟喝。”常秘写道。
没有人知道仪式是个什么样子,也没人知道歌唱家对文学说了什么。现场禁止媒体入内,也不可以有摄影和摄像设备,这显然是迪伦提出的要求。
但我们至少知道,同样身为院士的达尼乌斯女士穿上了一件印有迪伦头像的文化衫。
这张照片于3月31日发表在瑞典学院的官方网站上,说明文字写道:“准备着。为了迪伦这个周末的音乐会而准备着。画家姆·维泽尔创作了这件背心。摄影:林内亚·雷堡。”
4月2日的《瑞典日报》文化版“迪伦的诺贝尔奖”栏目用了远远超出领奖报道的篇幅,刊登了针对迪伦演唱会的评论——音乐评论。
“我不知道”
萨拉·达尼乌斯于1997年获授杜克大学博士。杜大校长理查德·布罗德黑德在介绍达博士和她的演讲《怎样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时对她说:“请告诉我们吧,因为我们都想得到它。”
但她说她不知道。
“需要什么才能赢得诺贝尔文学奖?我知道什么?我不知道。”达尼乌斯说,“我只知道标准很简单,但很难达到。你得奖不是因为一部作品,而是一辈子的作品。你应该有所创新,在内容上,或者在形式上,或者两者都有。这就是你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途径。”
对达尼乌斯上周三的演讲,杜大校刊《杜克今日》和《杜克纪事》均有记录。
达尼乌斯于2015年出任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此后学院做出了极富争议的两次选择: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和歌手鲍勃·迪伦。
她在杜大演讲时再次为此辩解:“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出了活人的讲话,那些话在有疑问的人不再存在时就会消失。她移除了对核心来说多余的一切。她什么都没有加添。她做减法。她把被一场又一场灾难压缩的那种情感的历史告诉给我们。”
她又说迪伦:“迪伦通过偷别人的而创造出了自己的诗意世界。你会说谁都能偷,但那并不意味着你也能成为一个技艺精熟的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