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守卫他心中的瓦尔登湖

    封树芬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4月12日   19 版)

        一个半世纪以前,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并用200余万字的日记,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他的生花妙笔之下,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充满着博物学家的渊博精确以及思想家的深邃缜密。

        做一个梭罗式的思想家,需要思考的能力与才华,更需要一个甘于远离尘世喧嚣勇敢走进自己内心的纯净灵魂。南通大学的王育红老师用一本教育随笔集,记录了他十余年间守着春芽、静候花开的点点滴滴,同时,将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融入到字里行间。当大学教师们都忙于论文和专著,对学生管理无暇顾及或不屑关注时,他却将教学科研之余的大量时间、精力和深情倾注在他所任职的班级。他用他的方式,远离别人诧异的目光,守着这片土地孤独而另类地默默耕耘,并用学者严谨与质朴的文笔记录下所思所感,不但对如何做好班主任,也对于急剧转型期的教育生态、精神家园的重建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的《原来姹紫嫣红——我和我的大学生们》正是教育思想界的《瓦尔登湖》。

        我与王育红老师的相识不仅仅是因为同事关系,还有因为他是南京大学学长,在专业领域和工作中都曾给我莫大的指导和帮助,其人其性已然熟知,从外表上看,确实很难将他与其家乡西北联系在一起。他正直、不愠不火的性情下,有着南方人的细腻而热情的心思,又有着北方人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他对待这些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南通大学的莘莘学子,做到言传身教,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块美玉加以雕琢,因材施教。正是因为付出了,所以分别才会显得那么黯然。其书中有诗《长相思三绝赠中文师范071》,作为教师,学期结束,本应满心欢喜,放眼山林,他却悲从中来:“长恨人生水东流,朝来暮去不回头。莺歌燕舞花如锦,转眼落英又一秋。”学生毕业后,往往便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如果每一届都要“长相思”,岂不是没有那么多肝肠可以痛断?王师兄不是如此,他每次接班都飞蛾扑火般爱得奋不顾身,毕业之际再相拥而泣享受痛彻心扉的快感。《古诗十九首》亦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明知久离别,宁愿长相思。

        如此,一本教育随笔硬是给王师兄写成了给自己学生的长篇情书,这封情书里的起承转合,写满了爱与真诚。

        十余年间,他带出的班级无一不是省市优秀班集体,考研考博成功的无数,拿奖项林林种种。在书中他用一个个鲜活的细节示范了如何带班的技巧;十余年间,他事无巨细的记录点点滴滴,书中保留了学生发给他的短信,记载了他给学生的评语,原汁原味、全景全程地呈现了一个真正的教育者的情怀,留下了可资借鉴的教育细节,为新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书写了一个样本,具有极强的史料价值。他的书中,不仅有阅卷随笔,还有学生在他的各种空间、博客上的回复和辣评,他都一一记录在案。这些教育边角料,在一般人眼中,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在王育红这个有心人眼里,就成了优质的教育信息,并用这些边角信息,勾勒出了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侧影。

        十余年间,他用润物无声的诗教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开拓了一个既新且古的教育领域,成为个中翘楚,书中记录了他与学生十年的诗歌唱和,将诗词歌赋的种子播撒进青年的心,让这些学生们充分地体会了什么叫诗意地栖居。

        王育红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他将与学生的诗词唱和,当作训练学生文学功力和锤炼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不但经常有感而发,将他的诗作分享给同学,还与学生相互唱和,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

        我们生活在一个“我被看见故我在”的喧哗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瞬间化、浅层化和一次性化,王育红却卸下所有世俗负累,远离尘嚣,安静转身,将视野投向班级,用灵魂与学生相和而歌,将记忆固化为温柔的文字,把擦身而过变成一段永恒。他有他需要守卫的瓦尔登湖,书中那些被他的诗情画意所加持过的年轻人,他们是如此幸运地领略并渡过了这一段人生中最美的年华。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东西放得下,他越是富有。”王师兄说,他放不下学生,所以我说,他很富有。

        《原来姹紫嫣红——我和我的大学生们》,王育红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定价4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