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见证乱世温暖回望人间真情

    志君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4月12日   18 版)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儿女情长遭遇国恨家仇。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岁月乘风而去,已物是人非。再回望那段历史,悄然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三七年夏至》这本书,将故事设定在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两朵花儿一样的女孩,因为各自的命运相聚别离。姐妹花归云与雁飞,在这个乱世中艰难而独立地生存着。都曾与爱的人相遇,却因为战争天各一方。繁华的上海,一时间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梦中城。

        为了爱的人牺牲亦或是为了爱的人等待,不幸的亦或是幸运的。

        雁飞,年幼便成为孤儿,在归云父女的帮助下,才得以在上海存活下来。然而,随着归云的父亲离世。两个女孩相依为命。雁飞是聪明的,她明白在这个乱世,想要获得一席安稳是多么不易。所以她竭力为自己最亲近的姐妹争取这份幸福——将归云送进庆禧班。作为百乐门的头牌舞女,她出淤泥而不染,为了爱的人可以付出一切。她的坚强与美丽,就像一朵白玫瑰,遗世独立。

        相比雁飞颠沛流离的命运。归云,就足够幸运了。不仅在童年时期享受到了“家”的安定,还遇到了自己值得一生去等候的人——卓阳。尽管,归云没有雁飞那么耀眼。却是最具暖色调的人物。这样的女子,隐忍而又善良。更像是一朵栀子花,低调却散发着沁人的芬芳。而看似柔弱的她,那出《穆桂英挂帅》,唱出了为国奔赴前线的豪情。把最爱的人送上沙场,为爱的人守候。能做到这般,又谈何容易。

        1937年的夏至,终是远去了。而迎来的,是更加灿烂的阳光。

        言情大神未再这部作品,以抗战为背景,并不局限于儿女私情,小爱之间渗透着大爱。相比其他抗战类小说,如《伪装者》《红色》等,未再写的更加细腻动人。没有过多的渲染战争的悲惨画面,却是把那个浸润在氤氲里的上海写出了另一番滋味。这是作者本身作为上海人的先天优势吧,骨子里的江南情调是学不来的。

        《红色》与《伪装者》均是以男性为主导的视角来推动故事主线的。而《三七年夏至》选择以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为斗士,刷新了从女性角度观望那个抗战年代的视角。旧社会常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是这个故事恰恰跳出了这种可悲又无奈的命运设定,一对儿姐妹花用行动证明什么叫情义。雁飞,选择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归云,则差点儿失去了自己的爱人。

        小说的最后,还有一个番外篇。以长大后的向阳为视角,展示了抗战胜利后归云一家人的生活。那些温情的细节,都是对幸福的赞歌。归云从十几岁等到三十多,终于等来了与爱人长相厮守的时光。只可惜雁飞没有等到胜利,同样没有等到胜利的还有千千万万像雁飞一样的女子,把自己的鲜血洒在这片深爱着土地上,长出了一朵朵的红玫瑰。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珍惜眼前人。

        《三七年夏至》,未再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定价4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