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3月29日 星期三

    青年学者少,社会影响弱 茅盾研究面临新的突破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3月29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如何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研讨以茅盾研究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历史变迁,使茅盾研究有所突破,成为近日召开的“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作家茅盾”2017年乌镇论坛的主要话题。

     

        中国茅研会会长、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杨扬认为,茅盾研究处在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现代文学研究的一部分,每次茅盾研究会的年会参与人员,依然有一定数量。但从社会影响看,与八十年代的高峰期不能相比,青年学者参与人员,大为减弱。与此同时,海外茅盾研究依然有学者参与,最新成果是花木兰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研究六十年书系》。从材料、研究视角和研究手段等方面,茅盾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从史料上看,茅盾的档案材料在北京和台湾,都有较多的重要材料还有待解密和整理;从研究视野看,现在还比较窄,与茅盾研究应有的水准之间差距很大,像茅盾与城市,尤其是上海的关系等,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卫平也注意到,当下的硕博研究生,选择茅盾作为研究的越来越少,茅盾研究面临一个转型。“比如读者和观众视野中的茅盾是什么样的?比如茅盾古典文学修养和文化血脉问题,他的书法和翻译方面的成就,都有必要进一步梳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从中国人文学术的前沿退守到较为边缘的地带。茅盾研究需要‘重新出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贾振勇提出,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朴学”时代已然来临,茅盾研究的“朴学”化依然任重道远。

     

        《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首发式同时举行,该书作者、原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钟桂松表示,商务印书馆是茅盾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在商务十年中,茅盾参加了共产党,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在商务的十年中,茅盾参加并发起文学研究会,并成为中坚力量,主编《小说月报》推动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十年时间,作为起步,奠定了茅盾一生贡献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