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秋天,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全国城乡不胫而走:中断了11年的高考要恢复了!素昧生平的我俩分别在淮河之北与长江之南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初闻涕泪满衣裳”。
当时我俩的情况分别如下:莫砺锋,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68年秋天赴江苏省太仓县璜泾公社插队务农。1974年迁至安徽省泗县汴河公社,在公社农具厂当“亦工亦农”的农民工,农忙时返回生产队务农。下乡之前,莫砺锋已经学完全部高中课程。早在1966年5月,他便填写了高考志愿草表,前三个志愿是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系、数学力学系和自动化控制系。到了6月,莫砺锋正摩拳擦掌准备走上考场,不料高考突然被废除,前功尽弃。下乡以后,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任何招工、招兵都与他无缘。从1970年开始,部分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但那种“群众推荐、领导选拔”的招生方式将莫砺锋彻底拒之门外。由于不肯用辱骂亲生父母的举动来与家庭“划清界限”,莫砺锋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进入“推荐”或“选拔”的程序了。几年后,莫砺锋超过了25周岁的招生年龄上限,他的大学梦“他生未卜此生休”。但是他天性喜爱读书,务农、务工之余仍是手不释卷。后来他再也弄不到新的中文书了,便设法找些英文书来看。
陶友红,1965年毕业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并考进南京师范学院附中。从南京最有名的小学到南京最有名的中学,陶友红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惜她初一还没读完便遭遇“文革”,“停课闹革命”两年后便算初中毕业了。1968年年底,16岁的陶友红赴溧阳县沙河公社插队,务农两年多后当上了本公社东陵小学的民办教师。那天她正要下地,突然被叫到学校,直接走进二年级教室去讲课。孩子们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在等着,她赶紧回忆当年长江路小学的老师是怎么教自己的,再照葫芦画瓢。就这样,陶友红站了几年小学讲坛,不但保住了在七年正规教育中学到的知识,还被迫“充电”,稍有长进。1976年,陶友红招工回城,进入南京第一服装厂,成为裘皮车间的工人。她报名参加了鼓楼区办的职工夜校,选修了初中代数等课程,想把被“文革”打断的学业再接续起来。裘皮车间的活儿挺累人,有时为了赶工期,一天要干十几小时。但她一直坚持学习,虽然断断续续的,却也补修了从未学过的初中课程。她不肯放弃大学梦,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一直没有熄灭。
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久便被证实了。报纸上刊登了文章,论述高考制度的重要性。传说中央下达了正式文件,并已传达到基层。大街小巷贴出了大标语:“庆祝恢复高考制度!”“广开才路,快出人才!”街头巷尾都听到人们在议论:“这下要靠真本事上大学了。”“大学招生的后门被封死了!”
好事多磨,莫砺锋遇到的障碍是报名。他听说高考报名已经开始,担心过不了“家庭出身”这一关,便跑到公社里打听虚实。文教干事热情地把安徽省关于高考报名的通知拿给他看,还帮他逐条解读。关于政治条件的条文中没有提到家庭出身,只说要由所在单位对考生本人的政治表现作鉴定。文教干事对莫砺锋说:“你去年已经评上全县的‘扎根农村积极分子’,公社领导认为你是已经被教育得很好的‘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政治鉴定肯定不会有问题!”莫砺锋紧绷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了。可是关于年龄的条文成了新的拦路虎:“考生年龄不得超过25周岁,1966、1967、1968届高中生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学有专长。”天哪,莫砺锋已经28周岁了!他虽是1966届高中生,但除了种庄稼、开车床外,哪有什么“专长”呀!他一下子傻了眼,闻风而来的闲人七嘴八舌帮着出主意。突然公社生产组长一拍大腿,说:“你们真是骑驴找驴!小莫不是经常看‘曲曲弯弯’的书吗?你们有谁认识那些曲曲弯弯的洋字?这英语不是他的专长是什么?”于是莫砺锋在报名表上填上“专长英语”,并将几个志愿都填成外文系。至于考试,莫砺锋觉得根本不需要做准备。他报名后依然天天上班,只是借了一堆报刊来看,算是温习“政治”。他的考试只有一个小插曲:高考的第一天清晨,莫砺锋赶往考场,发现满街都是赶考的人,有些考生年龄很小。莫砺锋不好意思与那些小弟弟、小妹妹同赴考场,为了掩盖自己的考生身份,他把握着墨水瓶的右手插进棉衣口袋。结果藏在口袋里的准考证被墨水染蓝了一半,证上的照片刚巧染成了“青面兽”,惹得监考人员反复盘问。
陶友红的报名还算顺利,她面对的困难是考试。江苏省对高考的动员非常充分,服装厂的书记、厂长亲自在大会上动员青工报考,甚至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必须报名,要想不报都难。厂里还史无前例地给报考的青工放了假,让他们复习功课。领导一声呼,全厂都来劲,一时间考大学似乎成了比完成生产任务更重要的事情。这股热潮使陶友红顿时忘记了自己只读过一年初中的实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离厂返回尚在溧阳的家中,全力以赴温课备考。连她父亲也亲自出马,对她进行抱佛脚式的辅导。针对考生人数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江苏省的高考分两轮进行。第一轮重点考查初中的内容,淘汰掉水平低于初中毕业的考生。这时陶友红从夜校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顺利通过并进入复试。她清醒地拈量了自己,定下了放弃理科主攻文科的复习策略。果然,她在数学卷子上只找到少数几道会做的题目,而史地、语文等科答得还算顺利,写作文时尤其得心应手。
1978年春天,29岁的莫砺锋走进安徽大学外文系,26岁的陶友红走进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成为“77级”大学生。又过了一年,莫砺锋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南大与南师的校园近在咫尺,两家中文系的师生交往频繁,两人的人生轨迹终于在随园附近初次交集——高考不但是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月下老人手中的那根红绳子。
四十年光阴风驰电掣,转眼间我俩已“白头偕老”了。回首平生,往事如烟,但是1977年冬天的那场高考却历历在目,至今难忘。因此尽管有一部电影已经用过这个题目,我们还是将这篇短文题作“高考,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