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近代史研究的一份宝贵资料

    步平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3月22日   13 版)

        经过多年努力,《满铁剪报资料》档案史料集终于能够付梓面世了。当读者看到这一开始于近百年前,从当时能够得到得的海内外约170份报纸中剪辑的多达69万页的资料的时候,不能不感叹这一剪报资料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利用报刊资料最广泛,时间跨度最长,分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料宝库。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对“满铁”以及“满铁调查部”和这一“满铁剪报”的来龙去脉做一回顾,同时我也想就满铁剪报对学术研究的意义,谈一点心得体会,与读者朋友们共同切磋。

     

        1

     

        “满铁”的全称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上个世纪初,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配合其武装侵略政策的特殊的工具。

     

        日俄战争后,日本改变了原来由沙皇俄国单独称霸中国东北的局面。1905年9月25日,日俄之间缔结《朴茨茅斯条约》。该条约不仅使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而且对在中国的权益也进行了分割。条约第五款规定将俄国政府原来在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的权利转移与日本政府,第六款则规定俄国政府将原东省铁路(即中东铁路)自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铁道及所附属之一切权利让与日本,日本还可经营铁道内附属之一切煤矿及铁道利益。

     

        鉴于上述绝大部分权益均与中国有关,所以日本政府任命外相小村寿太郎为全权大使前来北京,同清政府会谈。经过一个多月的交涉,12月22日双方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12款。清廷承认《朴茨茅斯条约》第五与第六款日本在从俄国手中得到的各项权利,并承诺开放东北地区16处地点为商埠;设立“中日木植公司”,允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地方采伐林木;日本得继续经营战时擅自铺设的安(安东,即今丹东)奉(奉天,即今沈阳)的军用铁路;日本得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这样,日本分割了原来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独占的利益,中国东北南部成为日本独占的势力范围。

     

        日本获得在辽东半岛租借地后,遂于1906年10月在旅顺设立关东都督府,而在11月,为管理新获得的铁路,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为“满铁”。

     

        满铁名义上是经营铁路的股份公司,但实际是日本政府直接管理下“经营满洲”的超经济机构,因为日本是以其从1895年起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的经验来统治新得到的势力范围的,特别体现了曾任台湾总督的儿玉源太郎及任台湾民政长的后藤信平的思想。儿玉源太郎在日俄战争时任日军总参谋长,他首先提出了仿照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方式统治“满洲”的理念,后藤新平则接受其思想,在日俄战争刚一结束,就进行“满洲视察”,提出以表面经营铁路的方式而经营“满洲”。日本政府立即接受了他的意见,于是后藤新平当上满铁首任总裁,而他所谓侵略逻辑即被提炼为所谓的“文装的武备”。“文装”,即表面上建立的是“文事设施”(包括经济措施),而“武备”,则指一旦有事,便进行“武断的行动”,或者就是后藤新平所说“以王道之旗行霸道之实”。可见,满铁是日本以文武两道实现其独霸“满蒙”及征服中国的重要工具。所以满铁也被规定为依据特定立法设立和行动的特殊会社,由日本政府持股一半,外务省、大藏省等对满铁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监督权和发言权。满铁是可以代表日本国家意志和具有行政职能的“国策会社”。满铁的17任总裁均为日本大臣级的政客或财界巨头,其任命经天皇裁可。在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及后来将局部侵华战争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中,满铁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满铁迅速将关东军和来自日本的侵华日军输送到华北和“蒙疆”战场,满铁社员还配合日军占领了华北铁路,满铁出资的兴中公司则以“军管理”之名侵占了华北全部主要厂矿企业,把华北的铁路交通和山东、大同等重要矿山都掌握在其手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满铁积极配合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其企业规模也不断增大,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满铁总资产从开办时的2亿日元增加到42亿日元,就业员工从开办时的1万余人到后来的近40万人。

     

        2

     

        满铁建立后,在总社设有总务部、调查部、运输部、矿业部、地方部,于大连,在沈阳、吉林、长春、郑家屯、通辽、哈尔滨、安东(丹东)、营口、天津、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设事务所或出张所,在东京设支社。总社下设的调查部是其中规模相当大的机构,人员最多时达到2500余人,还有数千计的外围调查员,这就是后来一般称为的“满铁调查部”。尽管调查部的名称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任务与职能,即从事范围十分广泛的情报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为满铁、日本军部与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满铁调查部调查的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法律等各方面,其调查人员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各地,也包括搜集苏联的各种情报。许多调研活动远远超出作为满铁企业经营的范围,如为全面掌握中国东北的情况进行的满蒙资源调查、与移民密切相关的满洲农村土地制度调查,与日本占领华北华中地区相关的关于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农村的社会调查、工商业行规调查,许多这样的调查打着所谓“旧惯调查”的旗号。另外,满铁调查部还对俄国“十月革命”后西伯利亚的情报进行搜集,翻译相应的资料。

     

        满铁调查部从成立起就不仅是为满铁提供情报资料的“智囊团”,而且向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陆军参谋本部、日本政府提供情报资料。如在伪满洲国建立初期为关东军制订统治政策而接受关东军的委托进行调查与议案草拟的工作,为日本军部扩大对华战争而进行的“支那抗战能力调查”,为日本制定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进行的“日满支通货膨胀问题研究”等。那些情报成为日本军部和政府制定侵华政策的重要依据。满铁调查部是日本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国策调查机关”,从其1907年4月成立到1945年8月解散的40年中,先后提出各种多达12000余份的研究报告。

     

        满铁调查部成立后,收集中国及周边(朝鲜半岛及苏联远东地区)情报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利用当时的报刊,把制作满铁剪报则作为其一项重要的“工程”。从1918年开始,满铁调查部从能够订阅到的近170份中日西文报刊中,根据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社会等专题,分门别类地将涉及中国(包括日本、朝鲜半岛)的相关新闻、报道、评论及文章等剪裁下来,黏附在剪报本上,前后持续进行了近30年。到日本投降前,这些剪报本已累计达3587册,涉及20余大门类,近百个小门类,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涉及上一世纪20-40年代中国(东北亚)问题的采集范围最宽、分类最细致、数量最庞大的资料剪报。

     

        日本投降后,满铁及其调查部的资料在满铁总社及各地的支社和许多图书档案部门都有收藏,其重要性也逐渐纳入研究者的视线。吉林省社科院从1958年起就开始了“满铁史资料研究”的课题,直到建立了满铁资料馆,编写了大部头的《满铁调查资料目录》。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在1957年得到了大连遗留有满铁图书资料的消息后,也立即进行调查,并向文化部建议将有关经济、国际关系、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调拨给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而科学院图书馆以储备的影印外文期刊及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刊作为交换,充实大连图书馆在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馆藏,以便为当时以建设工业城市为目标的大连工业建设服务。据记载,当时移交的图书资料约13万册件,其中就有3587册满铁剪报。当时,中国科学院中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有关的研究所属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979年独立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系列,所以,这一批满铁剪报就被保管在近代史研究所的图书馆内。

     

        3

     

        近代史研究所收到了“满铁剪报”后,在图书馆中特地开辟了房间,对重要资料进行了保管。虽然在数十年的时间中也经历了“文革”那样的动荡,但由于图书管理人员的尽职尽责,没有使这一资料受到任何损坏。但是在交接的过程中,不知是哪一环节的问题,近代史研究所收到的是3510册,与原来的数字相差了77册,这是比较遗憾的。2007年,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特地为保管包括满铁剪报在内的重要资料,建设了恒温恒湿库房,接着对全部剪报进行了扫描,并为每一本剪报量身特制了防虫蛀的保护外套,使这一重要资料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保管在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的3510册“满铁剪报”,是把报纸剪裁后,粘贴在厚纸制作的剪贴册上,剪贴册的开本有多种,比较多的是长41cm,宽27cm的大开本,和长22cm,宽16cm的小开本。扫描后统计页数为69万页。

     

        我们了解到,满铁总社规定了“文书业务别分类表”,将其文书资料分成17大类,而满铁调查报告属于其中M类,依据另外的分类标准。满铁调查部对其保管的文献使用的分类法是如下原则,即:A经济、B企业、C农业、D林业、E畜产业、F水产业、G矿业、H工业、J商业、K交通、L金融、M财政、N政治、P法制、Q殖民、R社会劳动、S都市、T地理、U历史、V文化、W自然科学、Y杂类、Z总类、MT满铁社内出版物。但满铁剪报的分类与这些原则有所不同,其种类被印在剪贴册上,关于其分类的原则,还没有看到详细具体的说明,可能还需要专门的研究。

     

        上一世纪初直到日本侵华战争结束,中国基本处于动荡的战争时期,当时的历史资料尽管有所保留,但是有很大的缺陷,虽然可以利用当时的报刊资料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补充依据,但当时的报纸印刷数量不多,保存条件不好,人们不可能便利地检索。而持续进行了将近30年,从一百余种报刊中分门别类有选择地制作的剪报资料,就成为研究那一段历史的重要的宝库。正因如此,国外的一些学者和机构,曾多次向近代史所提出共同开发这一资源宝库的建议,只是因各种原因搁浅。2007年,近代史研究所决定首先将所有的剪报资料扫描复制,在扫描复制和印刷的时候,完全保留了原来的分类原则与格式。不过,原有的分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所以,近代史研究所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决定在出版的时候,录入每一条资料的原来名称,以提供更加便利的检索。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满铁剪报中,还有一些超出剪报领域的档案资料,其价值更为重要。如在剪报中有四大册特别的资料,即“满洲事变日志记录”。这是由满铁调查部(当时称为调查课)时局资料综合班对从1931年9月19日开始到10月31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整理后形成的。与其他剪报资料不同的,是这一记录采用了大量当时满铁参与“九一八”事变的第一手的档案资料,包括日本关东军开始行动后,满铁机关及所属的各个事务所(出张所)收集上报的各种情报,满铁调动车辆配合军队行动的资料,属于几乎没有公开的原始资料。关于“九一八”事变,日本方面曾出版了片仓衷编《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日本参谋本部第二课编《满洲事变机密作战日志》、日本关东宪兵司令部编《满洲事变中宪兵队的行动》以及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等,但是满铁在“九一八”事变中扮演的角色,人们并不了解,如何从满铁的角度了解事变当时的各种情况,如果不看这些资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鉴于这些资料多为手写,利用起来相当困难,日本新潟大学教授芳井研一先生动员力量进行了仔细的辨认,2009年在日本不二出版社出版了排印版,为不是特别精通日语的读者提供了读原版的便利。

     

        满铁剪报在1945年后能够相对完整地保存至今,现在又经过扫描复制和印刷,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近代史研究所及其图书馆功不可没。在此,应当感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几代管理人员的努力与贡献,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接了如此大规模的印刷出版的责任,满铁剪报不再是书库的庋藏,而成为社会各界均可查阅利用的资料,实现了海内外学界多年的企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第一辑,“满铁剪报丛刊”编委会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