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2008年,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年,各界纷纷热议中国经济成就。热议之中,大家都在试图回答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高速增长30年?中国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究竟是做对了哪些事情呢?目前似乎还难有定论。回答各式各样,影响力最大的有自由派和中国模式派。在自由派看来,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秘密在于改革开放,在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未来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在中国模式派看来,功劳则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包括强势威权的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等等。围绕这两大派别,还有人口红利、后发优势、全球化等等诸多加分项。
时过8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在其新著《中国增长之谜》(中信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中,另辟蹊径,提出了不同于自由派与中国模式派的第三派观点,也许可以概括为:文化派。
在他看来,自由派和中国模式派理论中的制度变革、劳动力成本优势、全球化,或者强势政府,可以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增长会快过其他劳动力也很廉价、市场化程度并不比中国低的国家。问题的关键在,大家都在发展,为什么只有中国这么快?
朱教授的回答很明确:中国的高速增长之谜,谜底在于文化。过去30多年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政策、体制等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投资、教育和技术进步才是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了中国和东亚文化圈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呢?答案是勤俭节约与重视教育和学习。节俭的价值观,使得中国的储蓄率在过去30年里基本上一直位于世界前列。高储蓄率有利于投资增长,而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又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先进技术时,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前者影响物质资本的积累,后者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这才是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从文化的角度来寻找经济发展的奥秘,可以追溯到很远。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造就资本主义兴起的观点,影响深远。上世纪,学界也有不少儒家文化是东亚四小龙腾飞的奥秘的讨论。朱天教授从“文化”着手,算是推陈出新。当然,朱教授也提醒,经济发展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好的文化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倘若没有适当的制度和国际环境也无济于事。
当然,勤俭节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不是万能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秘密也许不是单一的,而是改革开放的实施、市场经济的扩展、强势的政府权威、全球化的机遇等等机缘叠加到一起才造就了奇迹。至于哪一个原因才是最根本的,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未来的中国经济会走向何方?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还是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于崩溃?这些年来,乐观、悲观者皆有之。朱教授是乐观派。他认为由于文化优势不会在一两代人内消失,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乐观,将会像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东亚经济体一样顺利加入发达国家。中国到2030年几乎可以肯定能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
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意味着人民幸福程度也必然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多年,也是各种社会问题飞速积累的30多年。用朱天教授《中国增长之谜》一书的结语来说,则是:在今后的10到20年里,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保持经济增长,而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有效地缓解巨大的环境负债、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以及如何逐步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廉洁、民主法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