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吾自散淡悠然

    王春林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31日   03 版)

        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现代社会,万事唯恐不快。但在这里,却有一人备好了做工精美的云纹椅子,并于小院中打来井水、煮好茶,以一种殊为难得的散淡悠然的心态,邀请你慢下脚步驻足停留,一道回忆故乡亲人、感受四时变化、信马由缰地去纵横古今。这个人,就是《云纹椅子》(广西人民出版社)的作者叶华。这部被命名为“云纹椅子”的散文集,集结了作者从2007年到2012年的所见所思与所感所忆。

        叶华谦称自己的这些文章“仅仅是些日记行文”,是这些年来的“闲言碎语,做自己的听众,好坏无所畏惧”。或许正是与如此一种无功利的散淡写作心态密切相关,我们从叶华的文字中,既看不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吟哦,也看不到阴柔病态的忸怩之姿,我们所能充分感觉到的,只是一种格外真诚的古典韵味,是一种精神的纯粹与健朗。这里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散文这样一种相比较而言自由度比较大的文体,明显赋予了作家这样一种“随性而至”的写作特权。

        细读这册《云纹椅子》,我们即不难发现,叶华的散文创作,多采取一种近乎于“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比如《紫云英·蓬蓬早春》一文,即从故乡山野里的紫云英,联想到捕蝶玩耍的少年时光,从“少年望天”写到“白色蚕丝棉”一般的云,又由这云进一步写到脚蹬缝纫机缝制衣服的母亲(“把云朵摘下,熨平,母亲把它们旋入灯芯绒领口之间”),再由盛放时如“初夏间少女裙摆”的紫云英,联想到少年时女生们的游戏、联想到读书的岁月。如此一种看似散漫的写作方式,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随性而至”。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作者便看似不经意地经由紫云英这一故乡的野花,把对故乡的眷恋、对少时生活的回忆很巧妙自然地串联了起来。借助近乎天马行空一般的想象与联想,作者得以完成时空的跳跃,此地与故乡,当下与过往,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交错编织成为一个艺术整体。

        除了这种“意识流”式的写作方式,叶华散文的另一个鲜明特征,便是古典气韵与乡愁情结的突显。叶华是一个深具古典情怀与修养的作家,正如王兆胜所言:在叶华的笔下,“古典诗词的色泽被饱吸于毛笔之中,挥洒于宣纸之上,于是满纸烟云、力透纸背,一个成为昨天的历史记忆,鲜明地呈现于眼前!……这种诗意只有在一个古典的情怀中才会开放,它仿佛一只蓝色的精灵,透过历史的时空,从宋、元、明、清时代的屋脊上空飞来。”

        古典气韵之外,作者对故乡与亲人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乡愁情结。除却故乡的院落与老井,他在散文中也少不了对于故乡习俗的回忆。比如,立春时有春锣师傅送春的习俗,春节待客要用自家茶园制作的“烟熏茶”“点茶”,正月待客用自酿的谷酒,三月三要吃地菜煮蛋、艾草米粑,清明要吃青团丸子,立秋要吃西瓜,冬至要喝冬酿酒。不仅如此,回忆中父母亲的责骂,也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意,充溢着难得的温情。在《每一个人都和自己若即若离》一文中,作者曾经专门写到离家的一个细节:“每次离开时,母亲会不经意地说:‘你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习惯,老觉得你还在家里。’我欲说还休,神色黯然。”想必每一个离家的游子,对这样的情景与话语都不会感到陌生,对叶华笔下的乡愁也必定会有真切的认同感。然而,或许与所谓现代性的弥漫影响有关,这些年来,很多人的故乡已然是“回不去”了:“其实一个人是永远无法真正返乡的,无论是气息安静还是风尘仆仆;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但实际的情况却是,这种理想看似唾手可得实则遥不可及:“现在想,如果自己逃回故乡,梦想立即实现,关键是我能回得去吗?其实每一个人都会这么问自己的。”如此一个深藏于内心的“终极梦想”,其实也是正是作者“乡愁”情结的具体体现。

        一言以蔽之,叶华散文的动人之处,在于真诚随性、在于古典浪漫,也在于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回忆。此外,叶华的散文的趣味性,也不容小觑。究其因,趣味性的具备,或许与作家在散文中曾经提到过的“天真烂漫是我师”有关。比如《平明闾巷桃花开》:“江南乡村,杨梅塘畔,禾苗青青遍野。熏风撼柴扉,院落中的柚子树和他一样意气风发,柚子花开满枝,层层花瓣白得凝练,落瓣如小令。他带着竹尺出门了,朝晖如虹,紫花满径,满田满野的蒲昌花,淡紫淡紫的花朵像盛放出来的消息,这是一篇烂漫的小说。”充满各种色彩的这一小段长短句交织错落的文字,读来不仅颇具节奏与韵律感,而且更是表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散淡悠然心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