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聚焦图书:《德国天才》 引进单位:商务印书馆

    写给德意志知识分子的情书

    杜廷广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24日   20 版)

        《德国天才》(TheGermanGenius)的作者彼得·沃森(PeterWaston,1943—),国内读者并不陌生。其重要著作大多被译为中文出版,如《20世纪思想史》《人类思想史》《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美第奇阴谋》等。彼得·沃森系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和记者。曾就读于伦敦达勒姆大学、伦敦大学和罗马大学,先后担任《新社会》等多家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的撰稿人。1997年起担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德国天才》是彼得·沃森倾力撰写的又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最早出版于2010年7月,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哈珀·科林斯重点推出,甫一问世,旋即在图书市场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许多媒体争相宣传报道。《纽约客》评论该书是“写给德意志知识分子长达840页的情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独立报》报道说:“这部著作最为出色的品质就是它将科学发现置于文化史的内核,用引人入胜的科技与工业发展将二者串联起来……《德国天才》将成为未来很多年里的基本读物。”此后,该书不断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自然也引起国内多家出版社的关注。经多方洽谈,并由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努力,商务印书馆顺利签下该书中文出版权。

     

        得知《德国天才》由中国最悠久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彼得·沃森十分高兴,时刻关注图书的进展。2014年6月,他专程访问了商务印书馆,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确定了出版时间。清华大学张弢,华东师范大学孟钟捷、范丁梁、王琼颖、王志华,华中师范大学王莹几位研究德国史的译者对此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他们的协助下,编辑、设计、印制人员分工协作,2016年8月,《德国天才》中文版如约出版。考虑到原书篇幅较大,为满足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和我们商定将中文版分为四册,并对版式、封面及分册书名再三斟酌,精心设计,使之达到素朴淡雅,不失精美的效果。分册书名分别冠以“德意志的命运大转折第三次文艺复兴”“受教育中间阶层的崛起”“现代性的痛苦与奇迹”“断裂与承续”。

     

        谈起著述缘由,彼得·沃森说,“美国和英国说的是英语,但他们很清楚是在用德语思考”,因而,他致力于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德国的陈旧观念,尤其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给世人留下的阴影,同时改变以往人们对于德国人刻板化的印象。在他看来,自18世纪中叶,德意志日渐由一个文化贫瘠的地区转变为举足轻重的科技文化强国,甚至比当时的欧美诸国更具创造性和影响力。她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灿若辰星——贝多芬、康德、尼采,歌德、瓦格纳、孟德尔、普朗克,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弗洛伊德、勋伯格,约瑟夫·博伊斯、于尔根·哈贝马斯、约瑟夫·拉辛格,等等。他们将科学文化成就推向了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20世纪希特勒和纳粹帝国的统治使天才锐减,折断了这一进程。二战后,德国重整旗鼓,再次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德国的天才人物功不可没,他们不但塑造了德国人的生活,而且持续影响着我们今日和未来的世界。彼得·沃森的目的即是要拨开历史迷雾,追溯历史真相,探索这些天才人物的起源,揭示德国的科学文化何以能蓬勃发展,以及为何“大多数人赖以构造不同人生的土壤来自德意志,即便人们不想接受这一事实”。

     

        作者的结论是,德国天才的涌现和德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取决于五个因素:受教育的中间阶层、内在性、教化、科学研究、对共同体的救赎精神及文化悲观主义。相比其他国家,德国自1871年统一,更加注重教育,大学的数量最多,识字率最高,甚至德军的战斗力之强也是由于德国士兵受教育程度较高,军事素养较高。尤其是作为联系上层和下层的中坚力量的德国中间阶层受教育程度较高。内在性是指对于真理和神学,德国人醉心于内在的信服,而不是外在的表现,知识只有内化于心,才能爆发出最大的力量;浪漫主义和音乐即是内在性的两个方面。教化则是通过人性进行的教育,是通向内在性的真正途径。科学研究不是德国人的发明,但是只有德国才如此重视它。在德国,科学研究不仅制度化了,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不是为了生存的工具,而是一种习惯和献身精神,科学成就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德国人似乎天生有一种文化悲观主义倾向,因而对于共同体的救赎就成为他们的使命。不求助于外在,而是内心,心灵的自由才是创造一切的真正源泉。

     

        《德国天才》一书涵盖的人物多达上百个,涉及其经历、著作和思想。初接触样书,很担心是一本流水账式的叙述,但读下来才知,作者知识的广博,娴熟的驾奴和处理材料的能力,使得全书毫无松散之感,似是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紧凑连贯。对每一个人物成就和思想提纲挈领的介绍,准确到位,是一部“自巴赫去世以降逾250年的德国思想史”。几位译者均为研究德国史的优秀青年学者,曾译图书多部,孟钟捷曾译《德国简史》《非自由主义的失败:论现代德国政治文化》等,张弢译《脚注趣史》曾获得2015年度中国书业翻译奖。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质量的译文,确保了《德国天才》一书明快流畅的叙述风格,使之成为一部颇具阅读性的佳作。

     

        (作者为商务印书馆学术编辑中心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