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6月01日 星期三

    吃货藏书票

    黄发有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6月01日   03 版)

        我喜欢书,还喜欢吃。作为一个书痴兼吃货,看到以“吃货”为主题的藏书票,真有他乡遇故知的味道,真亲切啊!我收藏了一张意大利漫画家贝尼托·雅克维特(BenitoJacovitti)设计的藏书票。这是一幅平版作品,画芯尺寸为11.5×8.5cm。票主MariodeFilippis是个典型的吃货,他约请名家,度身定制了各种以美食和食客为主题的藏书票。在这款藏书票中,餐桌上摆满了产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图案中夸张的男人成了他的化身,正在张牙舞爪地大快朵颐。头顶的书页纷纷散开,变形为他的头发,形象生动而幽默。这位专注的吃货右手高举叉子,左手紧握着一瓶产自日本的清酒,一只苍蝇(蜜蜂)闻香而至。他面对食物的满足的表情,就像是一位久别战场的将军横刀跃马,再次驰骋疆场。缠在桌脚上的馋虫像一根巨大的意大利面条,让人看后忍俊不禁。画面的下方摆着两本书,封面上的署名为票主本人,其中一本的书名为《好胃口》(Buonappetito)。这或许是一种搞笑的方式,也可能票主真是著作等身。

        画面左侧的桌面上摆着一堆水果,上面的标签上写着“产自卡坦扎罗”,卡坦扎罗是意大利南部的一座小城,是卡拉布里亚大区的首府,盛产橄榄、葡萄和其他水果,葡萄酒和冰淇淋远近闻名。当地菜肴属地中海菜系,味道鲜美,辣中带酸,以猪肉和香肠为主料的菜别具一格。在一条狭窄的小街上有一家餐馆DaSalvator,供应有当地特色的菜肴,其中有一道叫Salsic⁃ciaallaPalanca(蔬菜配香肠),它以一个当地的足球明星的名字命名,他每次经过时都要进去点这道菜。

        雅克维特是意大利享有盛誉的讽刺漫画家,他创作的系列故事和漫画人物成为意大利漫画的艺术标杆。他1923年出生于泰尔莫利,父亲是一位铁路工人,他自幼热爱绘画,六岁时在街道的石头上绘制了首幅漫画习作。1939年,还是一位高中生的雅克维特在讽刺杂志《碎片》发表处女作,以这部作品中的角色皮波(Pippo)为核心,又衍生出系列化的冒险故事,从1940年开始在天主教周刊《胜利》上连载。不久,作者给聪明的皮波增加了两位朋友——疯疯癫癫的瘦子佩尔蒂卡(Pertica)和胆小如鼠的帕拉(Palla),这就变成了“皮氏三人组”(ThreeP’s),这部系列作品长盛不衰,一直连载到1967年。他塑造的著名人物除了皮氏三兄弟,还有牛仔可可比尔、记者菲卡纳索和贾拉西亚等。雅克维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漫画家,对奇怪的东西始终怀着好奇心。他的作品不属于任何流派,也很难被模仿。他的签名也别具一格,譬如他在连环漫画中,经常用一根鱼骨来代替自己的签名,因而他被戏称为“鱼刺”,后来还用香肠或戴帽子的小虫子作为花押。他画的漫画形象常常有着圆圆的大鼻子和夸张的大脚,在细节的刻画上独树一帜,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雅克维特的这幅作品让我想起意大利儿童文学泰斗姜尼·罗大里(GianniRo⁃dari,1920~1980)的一篇作品——《“老饕王国”的历史》。老饕王国的开国君王为“消化大王”,他吃完了面,居然嘎吱嘎吱地把盘子也咬碎了吞下去,而且还全部消化了;继任的为“三勺大王”,喝汤时要用三把勺子,自己左右开弓各执一把勺子,王后还要拿一把勺子喂他;接下来的几位国王的名号分别为“前菜大王”“猪排大王”“饿鬼大王”“生吞大王”“不饱大王”“米糠大王”。老饕九世为“钢牙大王”,他是一位亡国君主,他把王座和坐垫都吃下去了。

        真正的吃货都有程度不同的痴迷劲,而文人中的顶级吃货往往既是书痴又是老饕。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道:“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也。”金圣叹临刑前的遗言是:“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如此好吃成痴,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著名漫画家和散文家丰子恺是著名的居士,提倡素食,写有散文《素食以后》,学持杀戒是系列漫画《护生画集》的重要主题,他有一幅漫画《平等》,画中一个坐着的男人托着两腮,面对着身前坐在地上的一条狗,画中引用了黄庭坚的诗句:“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伦敦市区的波多贝娄市场(Potorbel⁃loMarket)边上有一家厨师书屋(BooksforCooks),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果蔬、鱼肉,和书店里的食谱相映成趣。书店老板蕾斯勒(HeidiLascelles)是一个着迷于烹饪的家庭主妇,因为难觅好的食谱,于1981年开了这家书店。近年实体书店的倒闭成为趋势,不知这家书店是否还能幸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