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重生的民国学术畅销书

    傅娉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04日   14 版)

        2012年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了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这部书曾经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大学历史教科书,近年来被学术界认为是“代表民国知识分子立场和最高学术水准的经典之作”。然而这部书的出版并不顺利,即将付印时险遭“枪毙”。社内不少意见认为,这部书学术性强,文字不通俗,部头大(60万字),定价高(原定78元,后降为68元),担心在历史图书通俗化、名家化现状下,读者不买账。由于存在不同意见,本书没能成为社内重点书,也就没做针对性的宣传和营销。

        民国图书出版热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出版界努力发掘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教材等多方面的出版资源,一时间,民国出版蔚然成风。不可否认,民国时期出版的不少历史著作有着厚重的学术和文化品位,同时为了启蒙大众,又有着相对通俗的文笔。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在经过几年寻找后,我们发现了这部《中国近代史》。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前所长张海鹏说过:民国时代影响最大的近代史著作有三部,一是翦伯赞的《中国近代史》,二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三是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翦伯赞的著作代表的是左派观点,蒋廷黻的著作体现的是当时政府的意识形态,而陈恭禄的著作则体现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最高水准。于是就有了出版陈恭禄《中国近代史》的念头,从想出版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到签下出版合同,光等授权就三年多。

        这是一本接近70万字的大作,且原稿没有标点,为民国版复印件,竖排繁体,名词(人名、国名、地名、书名……)都没有标点,而是以竖线或曲线标识,而竖线、曲线又常常连在一起,影响判断。重新出版的过程中,全部按照现代语文方式一一标点。外国人名、书名原书没有括号,这不符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都逐一加上了括号。一校稿子排出后,错字极多,一页之内,少则十几处,多则几十处。只能对照原稿,逐字核对。半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解决一大堆琐碎问题。

        一本厚重的书,一本代表民国知识分子立场和学术水准的经典之作,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向读者呢?编辑很早就注意到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以及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这两本书的开本、装帧形式等是很好的参考范本。从编辑初衷来说,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学术畅销书的形式来包装的。

        编辑为陈恭禄的作品找到了合适的推荐人选。包括陈恭禄的弟子、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章开沅,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厦门大学教授谢泳。既有德高望重的历史学家,也有活跃在学界的名流,学术界老中青三代囊括其中。

        编辑的活告一段落,作为责任编辑,关注着《中国近代史》的发货、添货,关注着当当、卓越、京东等网站读者评论的增加。看到网站渐渐增加的读者好评,为陈恭禄先生,为出版社,由衷地高兴。

        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是民国时代的大学历史教科书,1935年出版,被推荐为当时大学必读书目。当年本书出版之后,很受欢迎,再版两次,到1947年已经印到第七版。七十多年后,要重新包装出版《中国近代史》,世易时移,摆在编辑面前的是一个厚重的出版课题:一本七八十年前的学术畅销书如何走进今天读者的视野。2012年重新出版的《中国近代史》,印刷六次,22000册的印量,是可以接受的。

        图书销量,读者好评大体评论印证了编辑的策划设想,充分说明了编辑要想编辑出一本好书,需要刻苦的编辑,需要前期做认真的市场调研,需要对本书精准的定位,需要适当的包装,等等。编辑工作像一个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功亏一篑。编辑工作像厨师,做一个好编辑如同做一个好厨师,不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