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汉字文化的图像形态与艺术边界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的跨界研究与学术意义

    王正林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04日   08 版)

        汉字文化研究中文字载体与艺术、语言被长期分隔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并以泾渭分明的方式成为学术研究中难以破解的“潜规则”。

        而朱永明先生所著《传统汉字图像艺术》以独特的视角消解了这一潜在“规则”的限制。该书运用符号学、语言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还结合了神经认知科学成果,从学理上深入探讨了人类信息、符号、语言、图像与汉字艺术生成发展关系,将书法、印刷文字与形象化、装饰化汉字艺术共同纳入到宏观的汉字文化演进史中考察和梳理,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汉字艺术宏大博厚的历史积淀,也更为生动具体地描画了汉字艺术的整体形貌。

        作者没有从人们所熟识的形式美学与文艺学传统来阐释汉字的图像性与艺术特征,而是以“图像”的共同属性与价值认同完成了汉字艺术门类与领域的整合。他从符号学与传播学的立场独辟蹊径地指出:汉字之“图”的本质是媒介化的视觉的造物,是一种由视觉的形“像”信息、言语标注的对应关系、物理的载体与技术共建的符号语言形态。汉字艺术之“像”正是依托“图”的载体,在人性的观照下对自然与精神之“象”的感知、体验与呈现。

        也因此,“图像”一词在本书中并不单指具体的、外在的形象模拟与再现,还包括意象的、抽象的与装饰的各类视觉形态,具有更广义和包容的性质。这样,专著从学理上建构起汉字图像艺术构造的整体模型:传统书写、雕刻的书法艺术,印刷复制技术下的工艺字体与民俗装饰的文字图形被纳入到一个系统的框架,也建立了极具价值的汉字艺术分类体系。

        这是从跨学科的图像符号学视角探讨汉字文化与艺术问题,并直面了极具争议的人类“语言”形态与本质的思考。这无疑是一种冒险。因为自唐宋以来,在道器观、义利观的精神信仰驱动下,在文人话语主导下,书体的研究与实践有了泾渭分明的价值判断与区分,文人书写被提升到至尊无上地位的同时,工艺应用的书体形式因为匠作的、技艺的特点与身份,长期处于被歧视和边缘的地位。如何立足整体的汉字图像艺术的观念,客观阐释书体发展历史中不同形式语言密切而深厚的文脉关系,正是作者在书中致力于阐释和论证的重要课题。

        还有一个同样显性的争议也影响着汉字艺术的基本认知与评价。为此,作者在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批判了源自欧洲“语音中心主义”一元论语言观。他明确指出,与欧美文化长期流行的观点不同,汉字语言并非天然的语音的附庸,更非单纯的象形、图画文字符号体系,汉文字的造字方法在数千年的应用实践中早已超越“形象”文字的初始模式,成就了形意相生的逻辑话语体系,其中不论象形、指示,会意,还是形声、转注与假借等,都蕴涵了抽象、逻辑的意义建构与东方式天道自然的感悟智慧。它在现代性的社会实践中,更是不断吸收、融和欧洲字母文字的长处与特点,兼收并蓄间展现出旺盛的包容性与发展力。

        值得关注的是,书中努力超越西方镜像论思想影响下的艺术“形式本体论”局限,打破了“形式与符号”二元对立研究传统,明确提出了“视觉话语艺术”的建构原理、方法与理念,强调汉字图像艺术与一切视觉图像艺术创造一样,其本体包含符号形式与符号语义两部分,是共生互补,不可分割的艺术本体形态。应该在注重艺术形式的造型语言研究同时,更加重视依附形式之上的视觉话语修辞对图像寓意象征的艺术创造。这是迥异于传统视觉艺术研究的观念与方法。为了更好说明这一观点,作者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像案例从意象化笔画、符号化象征、谐音取意、合字回文、图文同构等五个意义建构视角探讨其形意相生的艺术语言特点,探讨汉字“视觉话语”神奇的艺术表达能力。这与传统西学强调的形式艺术观念有本质的不同,可以为以图像性创造为主体的传统汉字艺术研究提供观念上与学理上的基础支持。

        全书除导论、结论外,正文部分共计六章,445幅插图。第一章“图像化汉字语言与艺术”,主要从“语言”的观念,言语、文字与图像的辩证关系来探讨中西语言文字的异同,论证中华视觉语言文明的独具魅力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追溯汉字造字图式、思维方式及其精神内蕴,感悟先人造字的视觉智慧与美学思想。第二章为“书画同源的历史文脉”,以实物记事、八卦书契、与仓颉造字的历史传说展开远古图画符号与人类视觉语言文明关系的思考。第三章“书体的形式”以形“象”的基础与抽“象”观念讨论展开汉字书体形式与意义关系的学理思考。第四章“文本的构成”分为“图像的形态”与“视觉的话语”两节。从字体与书体、装饰与形象化两个层面,探讨汉字艺术文本构成的基本形态,深入解析汉字图像演变中不同艺术形式的构造与特点。在第五章“祥瑞的吉语”中,作者分别从“信仰的图符”“祈福与教化”“载体与应用”三个方面探讨盛行民间社会的吉祥汉字艺术传统,思考汉字图像文化如何深刻左右和影响了千百年来传统社会的思想、观念与日常生活。最后一章作者针对近现代中国汉字文化的历史命运,分别从“汉字文化传播”与“西风东来”两个面向探讨中华汉字图像文化对外影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