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记者康慨报道越南出生的美国作家和学者阮越清(英化拼写:VietThanhNguyen)以描写越共双面特务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同情者》(TheSympa⁃thizer),于北京时间昨天(4月19日)凌晨获得了2016年的普利策小说奖。
美联社因为对东南亚渔业虐待奴工行为所做的系列调查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类奖项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这些报道促成了与美国人吃鱼相关的两千奴工获释,并导致华盛顿和国际社会在相关领域启动大面积改革。
文学闪电劈中阮博士
当地时间周一下午,阮越清在推特和面簿上看到了自己获奖的消息。“我瞎坐着,震惊,不知所措。”他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写道,我打电话给我绝佳的伴侣兰冬,我犯起恶心来了,文学闪电劈中了我。”
阮越清生于多乐省首府邦美蜀,1975年南北统一时作为难民随家人逃奔美国,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英文和民族研究,1997年于同校取得英文博士学位,2003年起担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英文和美国人研究及民族学副教授。
阮博士出版了很多专业著作,也发表短篇小说。格罗夫出版社2005年春发行的《同情者》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我是个间谍,一个潜伏特务,一个卧底,一个双面人。也许并不意外,我也是个双心人。”《同情者》开篇写道。
小说发生在1975年4月,越战即将结束,西贡势遭共军解放,一个不具名的北方特务已奉命打入南越军队,当上了深受将军信任的上尉副官,并随其残部逃到美国,一边为河内搜集流亡越军反攻社会主义越南的情报,一边帮助将军在洛杉矶的越南难民群体中清党,抓捕暗藏的共产党特务,以图重整旗鼓,拉起一支队伍,打回老家去。
主人公从小就过着双面生活。他父亲是法国神甫,母亲是越南人。中学时代,他已秘密加入了隶属北方的党组织,后来被派到加州上大学,研习美国文化。慢慢地,他明白过来了,这是他自己内心的一场战争,要在不同的种族和不同的国家之间鏖战。
阮博士的新作《永志不灭:越南与战争记忆》(NothingEverDies:VietnamandtheMemoryofWar)刚刚在4月5日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去年的普利策小说奖颁给了安东尼·多尔(AnthonyDoerr)的二战畅销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AlltheLightWeCannotSee)。
还有四本非小说
普利策奖共有五项书奖,除小说奖外,今年的传记或自传奖颁给了六十四岁的记者威廉·芬尼根(WilliamFinnegan)所著回忆录《蛮夷岁月:冲浪人生》(BarbarianDays:ASurfingLife);六十四岁的亚美尼亚裔诗人彼得·巴拉基扬(PeterBalakian)以其诗集《新气象日记》(OzoneJournal)获得了诗歌奖;历史著作奖由2010年的普利策传记奖得主TJ·斯泰尔斯(T.J.Stiles)所著《卡斯特的努力:在新美国边疆的一生》(Custer’sTrials:ALifeontheFrontierofaNewAmerica)获得;五十五岁的资深记者乔比·沃里克(JobyWarrick)则以高度适时的调查报告《黑旗:伊斯兰国的兴起》(BlackFlags:TheRiseofISIS)赢得了一般类非小说奖。
普利策奖是美国新闻界的诺贝尔奖,但其文艺类奖项,特别是书奖也非常著名,其中的小说奖可以称得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
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1904年所立遗嘱中,便规定了四项书奖,一本美国小说,一本美国史著,一本美国人传记和一本媒体所作的公共服务史著奖。1917年首次颁奖后,普利策奖委员会又将诗集加入其中,共计小说、历史、传记、一般类非小说作品和诗歌五项书奖,加上戏剧和音乐两个奖,共有七项艺术奖与十四项新闻奖争辉。
每位获奖者将得到一万美元奖金,但是新闻奖项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一般授予机构)得主,还将获颁一枚金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