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30日 星期三

    最美的积淀:从人生到人格

    杨宜音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30日   20 版)

        个人内心的健康成长:30年的焦点

     

        杨眉教授出版了新书《健康人格心理学》。这已经是她的第11本著作。与有些作者不同,杨眉的著作,主题一直只有一个——人格。这是她30年不变的焦点,也像是她30年栽培的一棵树:她守在种子边,忙忙碌碌,又看着它不断带给她困惑,带给她问题,带给她动力,带给她惊喜和新期望。杨眉也化身为这棵树的一个守护者。

     

        比30年前更早,我就认识杨眉了。没见面之前,我在参与筹备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那是1982年的下半年。会议截止征文的日期刚过,心理学前辈卢玉老师递给我一篇论文,是写健康人格的。当时大多关于青少年的研究还局限在思想政治的思路里,以为所有的青少年问题均来自思想政治观念的不正确,极少有人能看到青少年的问题可能有其心理原因,并且可以从人格塑造入手进行化解,甚至以人格的塑造作为路径,为青少年提供一生的心理支持的资源。于是我就破例接受了。这也是我能有的小小权力——当时我从学校借调到会议筹备组负责论文征集和组织评审。

     

        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当时我们都是77、78级的毕业生,工作都在经济类高校,又都喜欢心理学。于是,我们一起在北师大心理系旁听,一起逛书店,并且分别选择了社会心理学(我)和临床心理学(杨眉)作为改行发展的方向。

     

        当时改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心理学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很低。要不断说服自己的领导理解心理学这个学科的角度,很是费力。另一方面,当时还是主张服从组织安排,个人只是“东西南北任党搬”的一块砖,个人选择的空间非常小。还好,坚韧的人格和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特有魅力最终帮助了我们:我考入北师大心理系攻读硕士学位,走了做学术研究的路。杨眉则坚守在大学,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学科普以及社会服务接近了她的理想。

     

        杨眉从在经济类院校里开设心理学课程开始,至今已有30年。每有心得或需要,她就写书,至今已有11本。她教过的学生已经有上万人,而这些书则超越课堂,走向更多的读者。杨眉著作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又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记得我1987年偶然在国家图书馆的新书阅览书架上看到一本已经被磨损得皮开肉绽、黑黢黢的书,拿出来一看,竟然是出版不久的杨眉的第一本书《再塑一个你——个性心理探幽》。再后来,杨眉在大学课堂上尝试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并且出版了国内第一本集体(团体)心理辅导的著作《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此后,又陆续推出了一本接一本的心血之作。可以说是,杨眉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默默地积累,自己也践行了对自己人格的重塑。

     

        人格发展的方向性:积极与健康

     

        人格到底是什么?人格心理学家一般将其定义为一个人区别与他人并且较为稳定的心理系统。所以最初从俄文翻译时,人格也被称为个性,也就是个别性。它来自类型学的思路,即把人分成一些相互区别的、独特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一些特质。比如,自控型的人会比较倾向于行为的规划性,交往型的人会比较倾向于人际依赖和对他人感受的敏感。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他人,预期他人的行为,也有助于自我认识,让自我走过不成熟的时期。

     

        人格有没有好差之分?人格的发展,有没有方向?从杨眉的著述里,我们看到她清晰和坚定的回答:有。那就是积极与健康,积极健康的人格就是好的人格。

     

        她从人格心理学人本主义流派汲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设定了“自我认识与认识他人,自我悦纳与悦纳他人,自我成长以及与他人共同成长”为心理健康的目标,将自我,人际、发展、健康这些主题,有机结合,反复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最终有了一个可操作的,强调积极健康方向性的人格心理学的新思路。这样的人格心理思想,蕴含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和人文关怀,是人生与人格的合一,因而也可以视为确立人生的人格心理资源。

     

        借助大师伸出的手

     

        在这本书里,杨眉从积极与健康的立场出发,选择让大师伸出他们的手,用他们的理论来助青少年读者一臂之力。这8位心理咨询大师的思想,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和他人的深刻洞悉和深爱,更伴随着他们自己人生的起起伏伏。例如,年幼时哥哥的健康而出众,使体弱多病的阿德勒感到非常自卑,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了追求卓越而超越了自卑,也写出了《自卑与超越》这本名著。二战期间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弗兰克,通过对集中营幸存者的观察,理解了“意义”在与命运抗争的强大力量。他自己努力调节情绪,并为难友做集体心理咨询,直到获救。这段经历就是《人对意义的寻求——意义治疗学》这本著作的背景。

     

        这些大师们提出的健康人格的要点,集合起来,就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成熟的、有动力、明方向、富有意义的人格结构和人生发展的图景。实际上这也是杨眉认为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最可能出现问题和最可能帮助青少年健康积极成长的人格资源。每到危机来临,这些好的人格就会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渡过困境。

     

        《健康人格心理学——有效促进心理健康的9种模式》,杨眉著,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3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