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23日 星期三

    《回归大学之道》:无用之用与大学通识教育

    徐梦真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23日   19 版)

        “我们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作为教师,这是我们每学期都会面对的熟悉提问。

     

        “大学里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语文学了有什么用!”这是作为承担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老师常常面对的尖锐与无奈。

     

        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我们的努力似乎就会付诸东流。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他到大学选择了一门书法课旁听学习,当时并不指望书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十年之后,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计算机时,这些所学浮现在他眼前并被设计进了计算机中,使之有了漂亮的文字版式。当初非功利性的偶然选择却在日后开出娇艳的花朵,所以乔布斯认为:凭著好奇心和直觉所干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都证明是无价之宝。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

     

        看似无用的大葫芦,不过是被错误使用而已。

     

        个人的成长史由无数个点连接而成。当我们在今天这个点厌弃某个选择时,后来回首却只能扼腕叹息。在这个功利化、暴富论不断冲击我们三观的时代,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说,美国人也忍不住抱怨:“现在我们所说的知识,是指立即能派上用场,能见到成效的信息……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

     

        历史没有假如,有用与无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迅速验明正身。譬如设计师马克在创立“无用”这个品牌之时,她也没有想到这些衣服有朝一日会穿在外交场合成为民族品牌代表而蜚声海内外。今天被某些人弃之如敝履的课程,其实本可以滋养他们的灵魂、点亮指引其前行的灯塔。

     

        大学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苦苦思索,践行现代大学教育已逾百年的美国人也在努力探求。《回归大学之道》是一本若干年前出版的“旧书”,然而却常读常新。因为它讲述的是永恒的大道。书中结合许多毕业生的文字功底无法令雇主满意的事实,对美国大学教育的历史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后认为: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素质的素养和广泛的兴趣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作者将学会表达作为书中重要的一章详细阐述,他对文化素养的推崇对我们的大学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启示深远。何谓语文?语,言也;文;字也。看不见的“说”与看得见的“写”,在有用的专业技能之外,却是人人成长成才所必须。博克直言:人们很难找到其他哪门课程能像口头和书面表达课程那样,让如此多本科生终身受益。例如,南希·索莫斯的研究就解释了为什么人文专业的学生比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进步更大——因为其文字作业的大量不断练习促进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而有效表达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十分期待却最不满意的一项。

     

        既然大学教育离不开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对大学教育意义重大,为何通识课程如今却不怎么受人待见呢?对此,《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也做了科学分析:首先,必须协调好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关系;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邻壁之光,堪借照焉。”因此,在转变观念的大前提下,通识课程的教师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更丰富的学养和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他人的偏见。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出发,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合作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程讨论、阅读训练及相关社团活动中培养其自主思考、各抒己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表达评价与接受评价。

     

        古人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博克则断言:“任何大学的校领导都有望创建一种‘自我评估—不断实验—不断改进’的校园文化。”求新求善、不懈追求的精神古今贯通,中西互释。为此,我们必须以更长远的目光、更博大的胸怀和更坚决的勇气来处理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诚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该书的读后感中对大学教育的批评:重当前的有形、有用,轻长远的无形、“无用”。重,无可厚非,轻,则完全错误;而所轻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更为基础的。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第二版),[美]德雷克·博克著,侯定凯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3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