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23日 星期三

    一场与时代的漫长对话

    王爽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23日   20 版)

        编李辉老师的书是第一次,读他的书却是很早就开始的事,早到当时还不能完全读懂。

     

        时间辗转至2015年春天,《人民日报》社的会客厅里,当这位写下太多“历史”的前辈坐在我面前,我竟深感,自己面对的也是一段正在发生的庄严历史,我想让更多的人听到他存留下的那些沉甸甸的声音,那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值得一听的声音。

     

        李辉在他的记者生涯中铸就了一段独属于他的不可复制的“传奇”。他与上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一批文化老人的真诚而恒久的交往,他在治史方面的求真求实、“瞻前顾后”,他的能动能静以及出离的勤奋,令人感喟和钦佩。在《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的自序中,他写道:“1982年至今,做记者转眼就是34年。实际上,34年,我只做了一件事——不停地与人聊天、对话,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感兴趣的人物,展开自己觉得值得深入的话题。”翻开这本访谈录,他以“聊天”的方式打开了一个个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彼时彼地的时空隧道。王世襄回溯自己热爱文化到痴狂的一生,林贤治阐释鲁迅在这个国度的精神版图上刻下的深重印记,马悦然畅谈对20世纪中国文学从作品到作家的种种观感,蓝英年展开苏俄文学的壮阔画卷和画卷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王元化剖析近一个世纪前的“五四”之于近代中国的双方面影响,陈思和述说一个毕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的思索与担当,杨宪益追忆一场场运动中跋涉而过的苦乐年华……正如李辉所言,这些话题看似独立,其实互有关联。历史是蜿蜒流淌在我们身上的血脉,并没有那样一个特别的时刻,可以将其截断,而让我们轻装上阵地走进新时代。那曾让上一个世纪忧伤的诸多问题,仍是今日人们的心头之痛,或许,痛定思痛,才有希望告别忧伤。

     

        因为访谈这一特殊形式,被访者的日常情态得以被最大程度地还原,他会沉郁顿挫感时世之多艰,也会难掩回忆时的悲欣交集,会洋洋洒洒谈古论今,也会期期艾艾重触伤痕,而一个访谈者的真正成功,我以为不是形成漂亮恣肆的篇章,而是捕捉每一个细节的真实,让被访者的心灵在对话时段达到最自然舒展的状态。李辉的访谈录之所以可观、耐读,自然与他自身的博闻广识密不可分,由此才构成了与不同访谈对象之间能够深入对话的基础和空间,然而更重要的或许在于他对访谈活动独到的“经营”之道。作为两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散文家”奖项获得者,他运笔行文时可以精彩飞扬;作为一个试图通过对话触摸往事、求索历史的访谈者,他专注聆听时又愿意敛气屏息。如今,我们能够在太多地方看到太多浩浩汤汤的发问对应着简短到敷衍的回答,这一本访谈录恰恰反其道,往往一个甚至不是问句的句子,就引发一大段读来都令人畅快并深思的回答。我想,这正是一场访谈的至境。而作为一遍遍游历于这一场场对话的编者来说,自有其妙处,李辉在访谈别人,编者亦在无声地“访谈”着他。在这本书里,也许我们难以陶醉于同散文家相遇的优美享受之中,但那一份重回现场、重温冷暖的真实感,足以使人获得一种并不那么怡然的满足——“真”从来不是总让人舒适的。当我们零零碎碎地拼起这些感受,一个时代的骄傲与创痕已在心中,凌然矗立。

     

        李辉衷心热爱并为之执着付出的“聊天”,为后人储存下已不可再得的丰厚而珍贵的信息,第一手材料于他而言,不是获得,而是培育而成。30余年来对多位文化老人以及伫立于当代思想文化潮头的同辈的访谈,何尝不是一场与时代的漫长而挚诚的对话。对于给一位让人敬重的作家划分“类型”的做法,我曾深不以为然,所以从读李辉的书伊始就并不接受他是一位“传记作家”的说法,而多年过去后的今天,我忽然了悟,他的确是一位卓越的传记作家,只不过不是为一个或几个人写传,而是通过研读、行走、对话和书写,在为一个时代作传。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李辉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33.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