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历史断面的“远观”与“回望”

    许福芦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16日   11 版)
    《陕甘宁根据地实录》,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出版,49.80元

        作者“远观”的冷峻与“回望”的温情,交织着表达出某种潜在的诗意,构成作品独特的叙事景观。

        陕甘宁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成功的意义举世公认,但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那些早期创立根据地的西北地区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事迹,他们为唤起民众抗击强权而抛头洒血的殊死拼搏,很多材料却鲜为人知。今天人们说起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只知道中共中央进驻陕北延安后,宝塔山高,延河水长,中国革命一日千里,人民武装迅速壮大,成为抗日战争威震敌后的重要力量,直至解放战争中最终推翻国民党政权。殊不知这个光辉灿烂的底盘,凝聚了多少先驱者的血肉牺牲。《陕甘宁根据地实录》就是站在中国革命大的历史背景下,首次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创建始末异常壮烈的搏杀过程,展开完整的记述。作者以直面血火的据实情怀,沉入历史断面,观照西北地区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于各种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经济和文化力量纷纭复杂的浴血角逐中,以坚定的政治信念、顽强的战斗豪情和高超的斗争智慧,赢得了千百万人心和广阔的地域,为党中央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立足西北号令全国,对外抵御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对内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绞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品冷峻地勾画出一幅幅壮丽的武装斗争宏观图景,让人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将踏实奋斗与博大情怀融会贯通的革命精神。

        纪实文学作品写作中的最大难处,其实并不在于史料的占有和妙笔生花。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乏多种文字记录可供写作者选择参照,而况很多当事人都还健在,实地采访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扑下身子扎实努力,全面占有史料总是可以做得到的。而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妙笔生花,对于具备一定文学创作能力的写作者来说,倒也不是难事。纪实文学的“纪实性”,难就难在如何站到具体的历史断面上,超越某种现实功利价值所造成的认识障碍,真正以“春秋笔法”写出史实自身的神韵。这需要创作者不但具备情怀和责任,还应有胆魄与见识。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也正是这一点。

        我们说,历史是一个宏观的进程,它的“断面”当然也势必关联着诸多复杂因素,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态景观。它绝不以作者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只会依照自身演进的逻辑态势,幻化纷飞,衍生出种种过往的存在。在这些丰富复杂的“存在”面前,往往有数不清的触发点,犹如“十指连心”般联结着世界的本质。这些触发点,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天地大势,也可以是枝梢末节。其与记述对象之间,可以是条件关系,也可以是因果关系。总之每一种表征与特性,都是时光的定格,人们只能去认识而不可随意更改。纪实文学的写作者对此应抱有一种神圣的敬畏之心,是不能肆意亵渎的。

        《陕甘宁根据地实录》的作者下意识地把握住了这一纪实文学写作关要,将西北地区党的武装斗争始终置于整个中国革命及武装斗争的背景之下,既为人物、事件的发展提供了逻辑参照,又使得所有记述与社会历史的整体格局丝丝入扣,相互吻合,有效地形成了整个文本波澜壮阔的气势,而史实记述中审美意味得以产生。也就是说,它以一个“真”字奠定了其文学品质最重要的基础。

        作品审美特征中的这个“真”字,可谓一以贯之,从不失范,从开篇所展开的国共第一次合作之长镜头,到结尾的毛泽东随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前往延安,所有记述文字无不保持客观冷峻,立足于彼时彼刻的历史断面,凝神聚力。我们从第一个长镜头中看到,作者从记述国民革命内部的分歧开始,自然而然地引出中共外在的影响,最后的落脚点则是陕西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并将视线巧妙地坐实到群体之中的具体人物身上。此人就是魏野畴,他作为全书第一个重点介绍的人物,经作者笔笔不苟的勾勒,奠定了全书记述风格的基调。由魏野畴又自然延伸至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这是中共陕西省委领导及民运相关军队参加的两大重要起义,是后来西北红军诞生与发展的奠基石。当一个人物、两大事件总共三个“触发点”抛出之后,全书的审美基调也就定下来了,整个作品意蕴及风格雏形一目了然。从叙事角度来看,后面的所有材料衔接问题,不过是恰当的逻辑延伸,顺理成章地做到纲举目张,水到渠成。

        当然,文学的主体性决定了作品所有的文字不可能铁板一块。《陕甘宁根据地实录》这部作品的尤为可贵之处,是作者记述本身不自觉的情感流泻,事实上也是作者潜在的写作态度。它让读者在领略客观冷峻的史笔中,又感受着暖暖的温情,二者交织所形成的分寸感及由此展开的叙事效应,在全书的字里行间清晰可见。作者的奥秘不难洞悉,是通过笔墨中间微妙的变化,实现某种冷热相济的纪实性审美效果。在这里,所谓的“冷”,它的客观性就寓含在“远观”的记述心境中。之所以称之为“远观”,是作者站在一定的历史距离上,排除了多种功利性的干扰,保持纯粹客观地史实记述。毫无疑问,这些文字的记述是恰切的“实录”。它瞄准了历史断面上如前所述的生态存在,具有无法更改的确定性。

        在这部“实录”作品中,作者“远观”的冷峻与“回望”的温情,交织着表达出某种潜在的诗意,构成作品独特的叙事景观。它的基础性托盘,即存在于特定历史断面中的人文蕴涵,是各种角逐的力量所构筑的史实画面。它们无疑凸显了军事文学所特有的崇高壮丽之美。我们看到渐行渐远的那一群共产党人,他们的人生,音容笑貌,血泊硝烟,以及他们展示生命情怀的地域,正是“盘龙卧虎高山巅”的大气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组由粗重的力学线条勾画出来的精神图案,是一曲大气磅礴的壮美之歌。特别是那一抹冷峻背后的暖色调,尽管是淡淡的微微一抹,却格外令人心动,确实达到了以轻代重、以简素的笔墨写出繁复的大势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