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西部城市别尔哥罗德的别尔哥罗德州立大学内,有一条“诺贝尔奖得主大街”,专为俄罗斯文学的诺奖得主立像。布宁、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三位大师的雕像早已入驻。帕斯捷尔纳克和布罗茨基像也将在这里现身。五位诺奖得主,布宁的名字对我国当代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因他在十月革命后就流亡国外。翻开国内出版的俄苏文学史,很难找到对他的评介。
伊凡·布宁1870年生于俄国中部一个破落贵族家庭,4岁时迁入祖父的庄园,后又寄居外祖母的庄园,在美丽的乡间度过童少年时代。他自幼酷爱文学,崇拜普希金、莱蒙托夫,8岁开始写诗。家庭教师懂得三种外语,并擅长音乐、绘画,在老师熏陶下,布宁从小就受到艺术启蒙教育。1887年布宁的第一首诗在彼得堡发表,大大鼓舞了这个17岁少年。翌年某大杂志也刊登了他的多首诗歌。19岁他外出谋生,当过图书管理员、资料统计员、刊物推销员和校对等,业余坚持写作。21岁时他的第一部诗集出版。
布宁于1895年到莫斯科,结识了契诃夫,从此以写作和翻译为生。他的第一篇小说投往某杂志,主编十分赞赏,预言作者将会成为大作家。他的著名诗集《落叶》在1901年问世,获俄国科学院普希金文学奖,使他一夜成名。1907年他的译著——美国诗人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再次获俄国科学院普希金文学奖。1909年俄国科学院授予他名誉院士称号。
十月革命前,布宁的创作已进入鼎盛时期。他的优秀作品,如《乡村》《冬苹果》《兄弟》和《从旧金山来的绅士》等都在这期间诞生。他被誉为天才作家、中短篇小说写作的高手。布宁不能接受十月革命。1918年5月他从莫斯科逃到尚未被红军攻下的南方。1920年1月26日南方重镇敖德萨被攻克,他立即登上开往法国的最后一艘轮船,以后再也没返回他热爱的祖国。
布宁与两位俄国文坛巨匠——契诃夫、高尔基建立了深厚友谊,对他一生创作影响很大。契诃夫比他长十岁,高尔基比他长两岁。布宁的幽默风趣常常使得契诃夫开怀大笑:“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天天能见到布宁!”当时莫斯科文坛有个“星期三文学小组”,小组成员个个富有情趣,说笑、戏谑,互起绰号。布宁因瘦骨嶙峋、谈吐尖酸刻薄,大家叫他“吸血鬼”。1901年契诃夫与克尼碧尔结婚,事前连自己的家人都未告知,唯独向布宁透露了这个消息。契诃夫在莫斯科时,布宁几乎每天去做客。克尼碧尔晚上常有演出活动,临走对丈夫说:“你同布宁先生在一起总是过得很愉快的!”便放心地走了。布宁留下与契诃夫谈笑风生,直到深夜女主人回来时才告辞。契诃夫的剧本《樱桃园》,就是听了布宁向他讲述自己的贵族家族史后受启发而创作的。契诃夫非常看中这位青年作家的才华。1904年逝世前出国治疗时,他托付一位朋友:“请转告布宁,让他多写,他会成为文坛巨匠!”契诃夫的最后叮咛永远铭刻在布宁心头。1910年纪念契诃夫诞辰50周年,布宁上台朗诵回忆契诃夫的文章,凡契诃夫说的话,他都用契诃夫本人的声音、语调。契诃夫家族成员坐在台下,母亲和妹妹听着都哭了。布宁善于模仿人,具有表演天赋,不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邀他到艺术剧院当演员……
通过契诃夫,布宁结识了高尔基。高尔基珍惜他的天才,对他百般爱护。1907年布宁的诗文集《在宽阔的天空下》问世,高尔基马上给他写信:“新颖,响亮,有一种孩童般纯洁的东西,也有一种对大自然的敏锐嗅觉。”“您的诗,您的散文对我来说,都是节日。……在我看来您是伟大的诗人,首屈一指的诗人。”高尔基在给友人的信中夸赞布宁:“你知道吗,他的散文写得这么好,如果要加以评价的话,那么可以说他是当代优秀的修辞学家,这决非言过其实。”布宁致力于农村题材的创作,就是接受了高尔基的建议。1912年布宁从事创作活动25周年,高尔基在给他的贺信中热情写道:“您25年来的创作,充满了对祖国语言的赤子之爱,您总是那么细腻地体现了祖国语言的美。您的创作即使还未得到充分评价,却已让我们自豪地宣称:您不愧是缔造了可与欧洲文学相媲美的俄罗斯文学并成就了19世纪俄罗斯文坛繁荣景象的众多巨匠的继承者。”1934年,此时布宁离开苏联已14载,高尔基在全苏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认为布宁是俄国文学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将他与果戈理、契诃夫并列。
布宁能占据如此崇高地位,在于他的作品构思玲珑剔透,文字简洁精致,擅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堪称散文的楷模。布宁作为杰出的诗人、小说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位经典作家载入世界文学史册。1933年,布宁在法国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同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是为表彰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布宁自称这是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获奖后他对记者说:“我深信瑞典文学院首先要褒奖我的是最近那部《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
布宁热爱俄罗斯但反对十月革命,他怀念祖国却又无法接受苏维埃政权。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他的思想感情极其错综复杂。作为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布宁晚年处境艰难。因用俄语写作,稿酬很低,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由于慷慨资助朋友而逐渐散尽。他和妻子双双患有慢性病,生活贫困。他曾萌生返回祖国的念头,但国内发生震惊世界的“大清洗”,又使他无法回国。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布宁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苏军俘虏,并在抗击法西斯的地下斗争中作出最大努力。德方曾以优厚报酬多次邀他出来办报,但他断然拒绝。那一时期他没发表过一篇文章,以示抗议。希特勒大举侵略苏联,布宁义愤填膺:“我绝不能看到在德国人统治下的莫斯科,绝不能看到他们在那里发号施令,肆意横行……我绝对忍受不了!”他是位爱国作家,非常想念祖国,1941年1月12日在日记中写道:“我一直想,如果我能活到那一天,一定要回俄罗斯!”
二战胜利后,1945年爱伦堡和西蒙诺夫等作家代表团访问欧洲。斯大林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动员布宁回国。布宁和代表团成员在苏联大使馆进餐时,大家站起来为斯大林干杯,唯独布宁端坐不动。他拒绝了回国的邀请,惹得斯大林十分恼火。因为布宁已看清斯大林的独裁制度。果然,1946年斯大林整肃了文学界,1948年又整肃了音乐界。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政局开始发生变化。此时布宁已衰弱不堪,同年11月客死异邦。
布宁在苏联长期遭冷落,原因是他反对十月革命。有人将他获诺贝尔奖归结为“出于政治因素”,这正是苏联官方惯用的口实,例如对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作品都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还有人说,布宁“是以法国作家身份获诺贝尔奖的”。这也不正确,他从未加入法国籍,一直用俄语写作,获奖理由是“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强调的是“俄罗斯”。还有人认为,“布宁的艺术才能从逃亡到法国后就几乎丧失殆尽,文思枯竭。他的作品成了无本之木,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较前都大为逊色。”这种说法不够公允,只因布宁反对苏维埃政权,便将他流亡后的文学成就全都一笔抹杀。当今的俄罗斯文学界早已挣脱思想桎梏。1955年出版了他的文集,并对他的创作和思想进行研究。近年推出15卷布宁全集。
我国20世纪40年代曾零星译介过布宁的作品。1950年上海某杂志刊登了他一篇小说的节译,此后布宁在我国便销声匿迹。“文革”结束,才出版他作品的中译本。在2013年布宁逝世60周年之际,国内出版社推出他晚年最后一部自选集《林荫幽径》(戴骢译)。布宁自称“这是一生写得最好,在技巧上最圆熟的一个集子”,“这些作品无论就它的独创性,多样性,艺术魄力,内在和外在的美来说,都是出类拔萃的”。中国读者可通过此书,对这位文坛巨匠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