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决定以年鉴学派的史学理念与治学方法为本国年轻人编写一部历史教材。在这部《文明史》中布罗代尔如此定义心中的文明——“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中世纪的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当白描穷尽十年时间,笔力纵横于中国玉文化的长河中时,他的理想又何尝不是希望再现一个国家失落太久的古典诗情,为一种遥远文明的传承流布,寻求一种“与今天仍旧有关”的可以落地生根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谱系浩瀚,今日传承下来的任何一个脉络似乎都有说不尽的往昔旧事。若谈及历史起源之早、一脉绵延之久、辐射阶层之广、文化艺术之深,玉文化之博大恐怕是任何一支文化无法比拟的。如何在一部作品里,钩沉索隐中国玉的文明堂奥,且能带领广大普通读者步入当下的玉器市场之门,这自然并非易事。作为一位在玉器界浸染年深的文学写作者,白描在《秘境:中国玉器市场见闻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中的考辨,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为当下这一领域的文化写作树立了一种典型的范式。
本书名为《秘境》,然而书中所涉却并未流于猎奇揭秘,更未止于真假玉器与翡翠的辨识。作者采用纪实文学这一体裁,分以《白玉纪》《翡翠传》上下两部,力求从文化研究与社会传播两种方向,兼及玉文化的行业渊源与现实面貌,将本书真正创作成为一部饱含生命体验与生活情感的玉器市场见闻录,一座连接玉文化研究界与普罗大众之间的文化桥梁。由此我们便可看到,本书并非学者书斋式的学术著作,其以温润如玉的文字摒弃了冷冰冰的学术文章,以百转千回的小说式笔法代替了枯燥乏味的繁琐考证。然而,始终贯穿其间的,却仍是一位学者“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处无出处”的治学精神,书中的任何一种立论,无不是作者以第一手历史资料为依据,并于现场调研实证而来,诸多面目模糊的历史秘闻、传奇故事,因为有了实物发掘、文献佐证与文化的阐释,而终于揭开了尘封于旧时光里的面纱。
《扑朔迷离的身世》一章,作者严谨细密地推论翡翠传入中华及其为当时社会主流所广泛接纳的时间,对于各种伪史正本清源,终还原了这一中国玉器的后起之秀的本来风貌。《玉案惊奇》《卅二万种》《四大国宝》三章,更是以数万字的篇幅对曾销声匿迹六十年的腾冲“振坤玉”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大胆假设与求证。读者从中得以窥见了一段翡翠文化发展史上的文化奇观,蔚为壮观的背后,更是那几代相玉人、琢玉人、守玉人与这一块块“石之美者”的缘分、信诺与坚守。
作者在《分香散玉》一章中为读者讲述了一段关于“视玉以德”的文坛旧事。作家贾平凹因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方“金香玉”。一日,诸位京内朋友邀聚白描家中。正待众人观玉之时,那方美玉却被失手跌落,分为六块。贾平凹心中虽苦,却瞬间归于平静,叹道:“玉有缘分,今有六人,果为六块,正是得其所哉!倒是祥瑞吉兆!”好友雷抒雁事后记道:“平凹今夜‘分香散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轻物重友;视玉以德,真有古贤士之风。”遂传为一段趣闻佳话。
《诗》中曾有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中国玉文化承传的那一抹古典诗情,在现代社会已是“大雅久不作”,尽管现代人心功利的镰刀早已斩断了中华玉德的经幡,但在玉石世界里却仍有如《秘境》这般的作品在为它招魂。谦谦君子,温其如玉。既见君子,我们如何能不欢喜?既见君子,我们却又何敢欢喜?也许,只有当玉的德行与灵性真正融入现代的国民精神,我们才可以说,这块“误入凡尘”的石头已经踏上了返璞自然的回家的路。我们才可以欢喜的期待,“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