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镇诗社有位年轻诗人潘乐乐,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其新作五言律诗一首,随即有改动,就删而重发,后又有改动。到了午夜后,已是一点左右了,又删而重发,说是“睡前没忍住又改了一次”,并声明坚决不改了,甚至有“再改剁手”的话。读后令人忍俊不禁。他第一次发出时自然是已改就之作,发出后又改了两次。下半夜又改,可见其辛苦,所以我为其点赞,并说:“再改再点赞!”对他这样认真改诗表示赞赏。此时正值冬天,且又逢降温,教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他的五律《山居》为:“径深微雨湿,小阁闭轻寒。桂影香浮枕,溪声静入栏。饱蔬惟手植,阅世到心安。此味年来识,云烟独坐看。”典雅蕴藉,令人爱读。不亏改了几次,颇见炼字功夫。
由潘乐乐的认真,使人想到了改诗问题。
我们的古代诗人,有认真改诗的优良传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黄庭坚“残蝉犹占一枝鸣”等句的反复修改,颇为后世所称颂。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陆游的“改诗眠未稳”,刘克庄的“改诗成癖”,读之皆甚感人。因为改诗,更给我们留下了“推敲”一词。这些佳话,如今许多读者尤其是诗人,自然是知道的。在中镇诗社,像潘乐乐一样认真改诗的还有不少。如邓世广先生、苏些雩女士等,也是每每“改一处”“又改一字”,便是为了使其诗能更好一点。
可惜就整个诗坛来说,如今这样当真的诗人还是太少了。从国家领导人到广大读者,都在呼唤文艺创作精品。对精品的呼唤越迫切,越是说明当下精品稀缺,粗制滥造之作过多,有的甚至粗糙得不成样子了。如前些时因湖北作协主席方方的文章而知有诗人柳某欲申请国家级大奖,所举柳诗如:“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讲习所黄埔军校,众志成城。陈独秀孙逸仙,国共合作。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读之令人颇感惊异。柳某爱作诗是好事,但为什么不肯认真改一改,使之稍可读呢?据云如今这样的“诗”多了去,甚至更有令读者感到恶心的,真不知叫人说什么好。所以有老诗人感慨道:请手下留情,莫要再糟蹋诗了!
清代袁枚说过,“一诗千改始心安”。我们不能要求千改,但应如潘乐乐这样认真负责,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所以对如今的诗人来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还有“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等前贤名言,还是应该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