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我的父亲洪汛涛和《神笔马良》

    ——写在《神笔马良》创作六十周年之际

    洪画千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8日   16 版)
    洪汛涛

        《神笔马良》是二十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童话故事之一,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中国明珠。《神笔马良》成稿于二十世纪中叶,1955年发表在第三期《新观察》上,作者是洪汛涛先生。他是继叶圣陶等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童话作家、童话理论家、童话教育家,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三代领军人物。

        洪汛涛有扎实的民间文学和古文学功底,有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他在童话创作上,推崇童话的民族化和童话的现代化相结合,他的众多的优秀童话作品是他理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洪汛涛同时也是一位颇具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教育家、杂文家、编辑家,是一位热心的文学活动家和组织家,一生的创作总量高达五百多万字。他的各种作品始终植根于沧桑巨变的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奠定了他在新中国文学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位置。

        《神笔马良》的由来

        浙江浦江自东汉兴平二年建县,已有1800年悠久历史,这里民风古朴,文化底蕴丰厚,民间文学十分兴旺。洪汛涛就是浦江积淀孕育出的作家。他的童年虽是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自幼喜欢绘画、篆刻、书法,尤其热爱文学。

        洪汛涛小时候大部分时间生活于以分销报纸为业的外祖父家。他回忆道:“我的母亲也是一个劳动力,报纸一来,就紧张的工作起来。后来,我渐渐懂事了,每天报纸一来,母亲便给了我一叠报纸,我就坐在工作台一角,安静地看起报纸来。”那时候他只有6岁,还不识字,只会看图画。洪汛涛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每天看报‘自学’,也认识了一些文字。后来,我慢慢能读一些浅近的文字作品,和一些我感兴趣的新闻通讯了。”

        那时的浦江,经济还很萧条,文化也不发达,整个县里没有一家书店,只有这一家“报纸分销处”。后来,上海、杭州的一些书局和印书馆,主动寄来一本本图书目录,希望能为他们经销书籍。可是,外公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营销书籍了。于是,这一本本图书目录,便落到了洪汛涛手上。他在这些目录的书名上,用颜色铅笔做上许多记号,自己最想看的用红笔画上一个圈圈。他还写好向书局邮购的书单,也写好了信封,只等有了钱就寄去。洪汛涛说:“那时候,我们这号家境不好的穷孩子,是一个铜板的零花钱也没有的,只有在过新年的时候,长辈为了图吉利,给了个‘红纸包’——用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可是凑起来,总也到不了一块大洋的。而且往往不等过完年,又给母亲‘借’去挪作家用了。所以,我写好的好几封邮购信,从来没有一封发出去过。我十分希望能看到这些书,可是我没有。我连做梦都想。”

        洪汛涛没有书看,就一遍一遍读那些图书目录。从这些断断续续的图书目录介绍中,他知道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故事,其中他特别喜欢王冕的故事,并处处以他为榜样,时时以此勉励自己。

        洪汛涛从小识的字多,上小学是跳级的。当时钢笔还很稀少,是一种名贵之物。有的同学衣服的口袋里,插着一支闪亮的钢笔,那是非常神气,叫大家羡慕的事。洪汛涛说:“童年的我,非常想有一支那样的笔,可是我没有。”一次,在都市里做事的叔父,给了他一支用过的旧钢笔。虽然这笔尖早已磨粗,笔杆子也漏水,一写字,中指的硬茧上会全是墨水渍,有时还会把衣服的口袋也滴上墨水了,可写起字来还是很流利,洪汛涛仍然非常喜欢它。有一回,跳远比赛后,他回家发现这支笔不见了,急得立即赶到学校,在漆黑一片的操场的沙坑里,用手翻掏,手指都擦破出血了,才找回那支笔。后来这支笔,一直跟随他走南闯北、四处流浪。

        童年的洪汛涛,就有一个心愿。“因为我爱笔,搜集有很多笔的故事,我便想到了要写一部以笔为主线的说部。写一个少年有一支神笔所发生的一切的故事。”

        抗战时期,他漂泊在浙东山区,从淳朴的山民那儿聆听到许多民间口头文学,搜集到不少民间文艺作品。这些丰富养料,不只哺育他成长,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己曾深情地回忆道:“使我得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使我爱上儿童文学,影响最大的,还是书和民间文艺这两位老师。”

        《神笔马良》后来的故事

        《神笔马良》这个神奇的故事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洗,经过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检验和认可而流传下来。它篇幅不长,故事也并不复杂,但有着耐读的永久的魅力。作为童话,它的生命是幻想。构成童话的“幻想”,要既大胆又真实,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神笔马良》中的“神笔”和它所画出的图画,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从这一点说,它是“童话”,但它又真实得很,这不但因为在我国有“梦笔生花”“画龙点睛”的传说,符合我国传统,易于为人们接受,又有着含蓄的象征意义。为童话选择这样的题材,不能不说是童话作家精妙的构思。《神笔马良》还具备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激情,人们只要读一读,就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音乐美、诗意美和作者奔突的激情,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愉悦。

        《神笔马良正传》是洪汛涛在《神笔马良》基础上的扩展,由原来的三千许字,扩充到十万多字,采用中国传统话本的写法,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是一本富有传奇色彩的长篇童话。除了新增“开头”与“后事”两段外,正文共分为50节,中有42节的内容是《神笔马良》里所没有的。洪汛涛对《神笔马良正传》作了多次重写和修改,1994年由海燕出版社出版。新加坡将此书收入《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书》,印行海外版,又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反应,各报刊纷纷选载其中章节。

        洪汛涛生前计划创作《神笔马良》童话传奇系列,即《神笔马良正传》《神笔马良别传》《神笔马良新传》三部长篇童话。遗憾的是,由于十年“文革”迫害,先生因病过早离开了我们,《神笔马良别传》《神笔马良新传》都未完成。洪汛涛自己曾感慨地说过:“这个故事我写了一辈子,我一辈子写了这个故事。”因此,《神笔马良》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终身作”。

        至今,各种不同版本的《神笔马良》,海内外还在不断出版和发行。从1953年到1987年3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量300万~500万册的图书一共有三种,其中低幼版《神笔马良》1960年出版,共发行358.6万册,是一个出版史上的奇迹。2006年1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其中《神笔马良》6年11个印次,发行60500册。许多著名的画家,如万籁鸣、方增先、张光宇、程十发、杨永青等都为《神笔马良》画过经典插图。这些插图极富艺术韵味,与文字相得益彰,是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融于一体的精湛之作。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神笔马良》因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特色,因此超越地域的界限,传播到世界各地。2009年,《中华读书报》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首次全面总结新中国60年儿童文学,推荐60部经典书目,《神笔马良》榜上有名。《60年60部经典作品小传》中指出:“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名至实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