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将“千古一帝”请下神坛

    张龙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23日   14 版)
    张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学术分社编辑。曾编辑出版《由巫到礼释礼归仁》《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马一浮与国学》等书。

        推荐图书:《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

        “康乾盛世”,被广泛认知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期,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百姓富足。而这一盛世则肇始于康熙帝玄烨,他被称为“千古一帝”,备受称誉,似为史学定论。姚念慈先生在浩如烟海的清代史料中,爬梳有限的可靠记录,利用史学家的辨析之功,终于让神坛上的玄烨在《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的书中回归了真实。

        姚先生师从清史大家王锺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清初政治史的研究。有关康熙朝的政治史研究,好似被深挖多年、接近干涸的枯井,但姚先生秉承“独立之思想”完成了多篇在学术界备受关注的学术长文。他立足于个案研究,本书所收的五篇文章均为个案,但个案内部之间却有着深层次的逻辑联系,暗含着一条主线即均关注当时的政治核心问题,故全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所谓康熙朝的政治核心问题就是本书副标题所示“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即清朝的正统性问题。正统性决定着统治的合法性,中国历代王朝均极为重视,但清朝的统治者非中原汉人,而是兴起于东北边疆的满人,故为了维护长久统治,皇帝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宣扬自己的正统性。这成为了清代的历史主题。玄烨自亲政以后,便在努力维护统治之合法性。平定三藩叛乱、两次废立太子,极力压制汉人对满人治国的不满情绪;关注明代历史书写、重定历代帝王庙之排序,着力强调大清之正统性;兴兵准部,彰显盛世武功;规范道学,突出治世学术。玄烨花费数十年时间,努力营造盛世局面,让一个又一个的光环在自己头上熠熠生辉。而于康熙五十六年在《面谕》中首次提出“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是对他多年实践的总结,也对未来的国家治理提供了政治纲领。后继者胤祯、弘历皆尊此“祖宗之法”,将维护满人治国正统性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基本准则。所谓“康乾盛世”,正是玄烨祖孙三代自导自演、只许观众好评的历史大戏。一代代的观众在观看后,逐渐将戏剧情节当作了历史现实,盛世观念也随之根深蒂固,入戏越深则离现实越远,但却正中导演们下怀。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虽是接受传统史学训练的一代学者,但却不局限于老派的学问,深受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对孝宗心理分析的影响,在撰写本书各篇论文之时,大量参考心理学知识,结合玄烨的身世经历,归纳出玄烨的心理基本特征是内怯和猜疑,其言谈行事则表现为夸诞和矫饰,应激则容易先发制人。康熙朝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其原因、过程和结局,都可以从中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在玄烨的许多看似真诚的情感表达的背后,隐藏着不易察觉的深层意图;而每一次大的行动之前,却又几乎都能找到其内心冲突,并遵循某种固定的模式。结合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研治历史,国外早已有之,最重要的便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国内学界也曾有人大力呼吁,但应者不多,而真正能够在研究中运用者更是寥寥。近年的情况虽逐渐改善,但学术精品尚不多见,而本书则在那不多见的精品之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