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二战时期的熊式一

    陶欣尤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16日   19 版)
    《天桥》中文版书影
    《天桥》英文版书影

        熊式一(1902—1991)是现代中国杰出的双语作家,一生勤于笔耕,著述宏富,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当属他二战期间在英国创作的英文小说TheBridgeofHeaven(《天桥》)。同时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熊式一在那段时间所做的抗战宣传工作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一

        熊式一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科,毕业之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1932年底他西渡英伦,准备攻读英国文学博士学位。但到英国后他很快改变了主意,在著名作家萧伯纳等人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用英文进行创作。1934年他完成了一部四幕喜剧La⁃dyPreciousStream(《王宝川》)。该剧改编自京剧《红鬃烈马》,讲的是宰相之女王宝钏和平民薛平贵的爱情故事。剧本完成后,于1934年冬在伦敦小剧院(LittleTheatre)上演,首演即卖座奇佳,轰动英伦。此后一周八场,连演三年逾九百场,玛丽王后携儿媳和孙女(今伊丽莎白女王)亲莅观看,一时盛况空前,好评如潮。此后,欧洲各国也纷纷演出该剧。1935年秋,《王宝川》飞越大西洋,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上演,成为首部在百老汇公演的中国戏。该剧在美的演出亦影响非凡,罗斯福总统夫人亲自接见作者,合影留念。1936年熊式一回国之前,与纽约当地剧院已协商好,打算组织一个“纯中国人但是英文讲得地地道道的好班子”出国演出。1936年底归国之后,熊式一与纽约函电交驰,积极筹划演出事宜。但是,正当他们在为《王宝川》的继续上演而奔走忙碌时,世界局势也在暗流涌动悄然改变,法西斯主义野心家们将枪口瞄向各自的邻国,战争阴云此时已笼罩在全世界的上空。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北方局势凶险,熊式一前往上海。虽然出国演出的事宜已安排妥当,也花费许多精力购置了最精致的戏服,但是“在这种兵荒马乱之时,那不是歌舞升平之秋”(熊式一《八十回忆》)。放下演出等事,熊式一和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士,组织起全国文人战地工作团,努力在后方做各种救济工作。众人公推左右两派均可接受的国母宋庆龄、离日返国的郭沫若和刚刚自英美归来的熊式一三人组成主席团,在上海接待外国新闻记者,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不久,日军开始轰炸京沪后方,上海不宜久居。工作团决议推举宋庆龄前往美国,郭沫若前往德、法,熊式一返回英国开展工作,通过在各处发表文章、讲演以声讨日本侵略者,博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文人战地工作团究其根本是文人自发组织的爱国团体,并无财政来源,因此也无力支付宋、郭、熊三人的出国经费,甚至连船票也只能自付。最后,只有熊式一于1938年成行,赶到了英国,在伦敦“哥兰兹书局”(VictorGollanczLtd)主办的“左翼书社”(LeftBookClub)协助下,到英伦各地进行演讲,同时筹集捐款,用于救济战地灾民。嗣后不久,欧洲二次大战也全面爆发。在丘吉尔上台之前,熊式一曾陪同孙科前往拜见。当时丘吉尔正在乡下院内砌墙,他一边砌墙一边表示只要自己上台,一定支持中国抗日。1940年,丘吉尔上台执政,但为确保英国在远东的利益,避免与日开战,竟答应日方的要求,关闭了滇缅公路。英国驻东京大使与日方签署了《英日关于封闭滇缅公路的协定》,协定包括禁止从中国香港输送军需资材、禁止从缅甸向内地输送军火弹药军需资材等内容。滇缅公路为国际交通要道,在战时几乎是中国国内物资的唯一来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熊式一得到消息后,当即写信指责丘吉尔言而无信,并在报纸上批评英国当局。不久丘吉尔夫人回信:“我很高兴地告诉您,滇缅公路又开放了”。

        二

        整个二战期间,熊式一都在欧洲为中国的抗日进行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其中特别值得一书的是他在国际笔会第十六届年会上的事迹。国际笔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非政治、非政府的作家组织,目前享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类团体的地位,于1921年由英国女作家道森司格特发起成立,在多个国家均设有分会。当时成立的初衷是为恢复一战后各民族之间的感情,笔会英文名为PEN,是由三个英语单词Poets(诗人)、Essayists(散文家)、Novelist(小说家)的首字母组成,实际上成员还包括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和编辑。总的来说,在成立之初,这就是一个“不问政治”、颇为风雅的文人团体。每年一度,笔会在不同的国家召开年会,1932年即有中国代表参加该年年会。日本比中国入会时间晚,但是入会后积极运作,东京成功申请得到1940年第十八届年会的主办权,笔会也因为答应了日本的申请,一并将日本纳入国际笔会执行委员会,而中国那时还不是执委会成员。1938年6月26日至30日,国际笔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熊式一以中国代表的身份专程从伦敦前往参加。26日他与当时中华民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公使梁龙商酌提案,决定不顾笔会“不问政治”的政策,提出声讨日本的议案。下午熊式一将议案交给大会秘书,秘书认为议案措辞过于政治化,恐难以通过,熊式一告诉他,自己相信议案一定可以通过,拒绝改动。26日当天大会执行委员会即接受熊式一的提案,并且决定向大会提议将日本摒出执委会,以中国代之。那届的会议日本没有代表出席,意大利的代表得到消息后集体回国。第二天的报纸上就登出意大利代表退席回国的新闻。28日在会场上,大会秘书宣读了刚刚得自东京的电报:“日本笔会对于邀请笔会于一九四零年往东京开第十八次年会之约,永远取消。”当时全场闻听此讯,“掌声雷动,垂数分钟之久”。30日上午的大会一致通过“严词声讨日本轰炸城市,屠杀城市,毁坏文化”的议案,中国也取代日本成为国际笔会执行委员会成员。熊式一发表演讲(大意):“中国的作家,在这紧要的关头,向他世界上的兄弟们致意,并感谢他们所表示的好意。笔会所取的‘不问政治’的政策,若行之太过,便近于‘不顾人道’,则我们大可‘不必生存’了。世界上最‘不问政治’的机关,当首推日内瓦的‘国联’,它和英国的‘西冥寺’相同,都是大政治家休眠的地方。我觉得西冥寺还要好得多;因为大政治家,一进了西冥寺,我们便可永远不见不闻他们了。中国作者,若不问政治,今日我不能出席。西班牙不问政治,今日决无代表参加;捷克若不问政治,大家今日决不能在此开会了。”(《笔会十六届万国年会记》,《时事月报》,1938年第19卷第2期)发言完毕,前任笔会主席、英国作家威尔斯首先向熊式一表示祝贺,全场亦爆发出热烈掌声。国际笔会声讨日本,剥夺日本执委会成员身份,虽然只是创造了一种舆论声势,并无太多实际效用,但是在一个素来标榜“不问政治”的国际组织年会中,取得如此结果,熊式一功不可没,而世界上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作家的支持也是值得后人记住的。

        二战中,熊式一不仅向欧洲宣传日本侵略的恶行,还广泛地向中国通报欧洲战场的情况。这一时期他是《大公报》等报纸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定期为相关刊物供稿,撰写了一系列杂文,如《从凡尔赛到轴心》《墨索里尼的没落》《希特勒的封锁政策》《英国人的战争观》《波兰的抗战精神》等。笔者目前搜集到熊氏撰写的与二战直接相关的文章共计17篇,实际数目肯定远较这个数目为多。这些文章从一个身处欧洲的中国人视角出发,介绍欧洲战局,分析欧战形势,向中国传递了很多第一手见闻。如在《欧战观感录——海军及护运》《希特勒的封锁政策》等文中,熊式一对比了英德海军的实力,描述了英国的战时护运及粮食配给政策。《伦敦战时杂记》《在德国军闪电轰袭下的英国妇女》等文则详细介绍了战争中伦敦的防空、交通、教育等内容。而《一个高度文化的民族是不畏轰炸的》、《英国为民主而战》诸篇则运用当时最新的统计数字,预言德国及其同盟国必将失败,中、英等国终将获胜,表达了坚定的必胜信念。

        除去杂文之外,作为一名剧作家,出于一腔爱国之忱,熊式一1939年还创作了英文剧本TheProfessorFromPeking(《大学教授》)。《大学教授》共三幕,从五四运动一直写到抗战爆发前夕,将中国那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国际国内政治的明争暗斗,做了细腻入微的描写。在后记中,作者写道:“在我这部《大学教授》的剧本之中,取景于杀人如麻的中日战争前夕的南京一幕之后面,我又加了几行开战之后的一鳞半爪,我恐怕有人要说这是画蛇添足,反减低了戏剧的高潮;但是宁可如此,我要大家听一听日本军阀对世界人民祈祷和平的反应是什么!”诚然,在最后一幕的结尾,该剧的艺术性确实有所降低:主人公张教授在南京的寓所遭到日军轰炸,儿女劝他速速离开,张教授答道:“我怎么能离开这呢?我留在此地并非为了房子和财产——这些在我们最后回来时都是可以再建,再赚的——我留下是想与成千上万不能离开的人共命运!”接着又叮嘱儿女要尽职尽责,对当护士的女儿说道:“代表这次野蛮侵略中的数百万的受害者,我请求你,请求所有医护人员,请求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医生,护士,尽你们的全力救治负伤的士兵和绝望的难民,他们现在一无所有,只有寄在你们身上的希望!”,对当兵的儿子说道:“还有你,我的儿子,亚洲的未来在你们的肩头,要勇敢,孩子,但同时也要切记小心谨慎!保护我们的人民,保护国内对我们怀有信心的外国朋友!愿我们最终获得和平!”这些话具有很强的爱国性质,但伤于直白,有点类似宣传口号,由剧中人说出来比较生硬。熊式一此处宁愿牺牲艺术上的完美,也要赋笔直写,足见其爱国情怀。《大学教授》剧本出版之后,亦得到批评界的称赞。可惜的是,不久英国政府即下令疏散妇孺,戏院门可罗雀,该剧只在英国摩尔温山举行的世界性文艺戏剧节上演,未能在伦敦及欧洲其它大城市与观众见面,因此影响力远不如《王宝川》。但是仅仅两三年之后,熊式一的另一作品又即问世,并且很快便被译为多国文字,风行欧洲,这部作品就是他创作生涯中继《王宝川》之后的又一巅峰——英文小说TheBridgeofHeaven(《天桥》)。

        三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赠给熊式一三首诗,其中一首绝句广为流传:

        海外林熊各擅场,卢前王后费评量。北都旧俗非吾识,爱听天桥话故乡。

        其中的“林熊”分别指林语堂与熊式一,两人用英语写作,在西方均十分有名,孰优孰劣,正如初唐四杰中卢照邻与王勃一样高下难分。林语堂以小说MomentinPeking(《京华烟云》)知名,但是作为江西人的陈寅恪不太了解“北都旧俗”,所以说,还是“爱听天桥话故乡”。其中的“天桥”指的就是熊式一的名作TheBridgeofHeaven。上世纪初,西方读者对中国认识少之又少,市面上描写中国的书,也多数荒谬不堪,把中国说得稀奇古怪,将中国人描写得愚昧无知,大谈特谈缠足、鸦片、纳妾等内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熊式一“决定了要写一本以历史事实,社会背景为重的小说,把中国人表现得入情入理,大家都是完完全全有理性的动物,虽然其中有智有愚,有贤有不肖的,这也和世界各国的人一样”(《天桥》香港版序)。这就是《天桥》的缘起,创作过程自1939年开始,期间因为战争,屡有耽搁,直至1942年才全部完成。

        《天桥》这部小说内容丰富,结构宏大,情节始于清朝光绪五年,结束于1912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间跨度超过三十年。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李大同在江西乡间成长、到南昌城教会学校求学、与青梅竹马的女友私奔、参与维新、加入兴中会、发起武昌起义、最终归隐故乡的故事。整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至第八章,讲述李大同的童年及少年求学时期,地点在江西乡下和南昌城;第二部分为第九章至尾声,亦是八章,是李大同北上维新、南下起义的成年时期,故事发生在北京、上海、香港、武昌等地。全书通过李大同的人生经历,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变和进步青年的奋斗历程,为西方读者和后人了解那一时期中国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提供了十分感性的资料。《天桥》虽是用英语写作的小说,但书中内容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中医、诗词、地方风俗、民间谚语均有所涉及。每章的回目也都是现成的中国成语。如第二章回目为:“River coursesbend and change, Earthquakeshavemountainrange.Manisbutafeeble creature,Yetno powercanchangehisnature.(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第五章回目:“Thepros⁃perityorthe adversityofana⁃tionistheresponsibilityofeverysoulofthecountry.(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九章回目:“Eatingplain food, drinking water, andbending my arm for pillow,Ican still find happiness in suchsurroundings. Wealth and honouracquired not by the right wayare as void to me as floatingclouds.(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英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此书的一大特点。

        《天桥》人物众多,勤奋好学的李大同,仗义憨直的丁龢笙,温柔贤惠的吴莲芬,博学多才、思想开明的李刚等人物都塑造得十分形象,许多细节让人难忘。比如,勤奋刻苦的李大同求学时期,为多念一点书,常常晚上去操场在月光下读书。长大后为报答教育自己的叔叔李刚,李大同赚到钱后马上为叔叔买了一套《白香山诗选》,他十几年未回故乡,忙上忙下,忙得把命都快丢掉,但这本书却一直带在身边,保存完好。再比如,李大同的养父李明是标准的守财奴,掌家后操办弟弟李刚的婚礼,每道菜都做得精打细算:“李刚一定是多喝了两杯水酒,不知怎么,居然说起醉话来了。他说他哥哥比老爷浪费得厉害!大家问他怎见得。他说父亲当家,红烧肉虽是一味荤菜,它里面总要放一点萝卜。今天哥哥当家,红烧萝卜虽然是一味素菜,它里面居然也放一点肥肉骨头皮起来了!”在李家老太爷出丧那天,李明宴请村邻吃酒席,其中的“红烧鸡”远近闻名,成了大家的谈资:“他们说,大家都知道,鸡有五德,但是在李家吃的鸡,至少还要加一德:‘年高有德’”。在沉稳的叙述中不失幽默,保持了熊氏一贯的风格。《天桥》不止虚构的人物活灵活现,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也纷纷登场,如康有为、光绪帝、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等,经作者的笔触点染,也很具神韵。李大同与这些人物或合作或对抗,让小说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和历史质感。熔裁巧妙,将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相结合,这是《天桥》的另一特点。

        《天桥》完成后,英国著名诗人梅斯菲尔德(JohnMasefield)为之写了代序诗。整部作品于1943年由伦敦彼得大卫斯书局(PeterDaviesLtd)出版,一问世就大受欢迎,“当月就销售一空,不得不同月再加印,同年就重印了四五次,第二年又重印了四次,最终重印了十次之多”(《天桥》台湾版序);此后又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欧洲出版。这部诞生在战火中的小说,为西方读者了解真实的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英国大作家威尔斯(H.G.Wells)读后写道:“我觉得熊式一的《天桥》是一本比任何关于目前中国趋势的论著式报告更启发的小说,从前他写了《王宝川》使全伦敦的人士为之一快。但是这本书却是绝不相同的一种戏剧,是一幅完整的、动人心弦的、呼之欲出的图画,描述了一个大国的革命过程。”(威尔斯《近年回忆录》[AContemporaryMemoir])

        四

        二战结束之后,熊式一在剑桥大学教授元曲,后应林语堂邀请任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50年代返回中国香港创办清华书院,60年代中期受聘于夏威夷大学,曾短期担任该校客座教授。80年代初从清华书院退休后,熊式一常年在香港、台湾居住,备受当地文艺界礼遇。自50年代开始,他将自己早年的英文作品亲自翻译为中文,在港台地区发行。相比之下,作为饮誉海外的一代文人,熊式一的名字在大陆却不见经传,《天桥》的简体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才由外研社出版,与内地读者见面。至于他的生平,二战前后的经历、创作,作品的影响,为国家所做贡献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我国极为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全球各地兴办孔子学院,力争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其实,早在数十年前,这方面已经有了很成功的案例。在振笔直遂地画竹之前先有成竹在胸,好好研究前人成功的经验,这显然更有利于我们文化传播工作的展开。而值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厘清历史,介绍先贤事迹,让读者切实体会到一代文人典范的学识修养、爱国情怀,这也是本文的目的。

        (作者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