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卢新华的《伤痕》正式在《文汇报》刊登。当天的《文汇报》被争相购买,紧急加印到了破天荒的150万份,卢新华由此成为“伤痕文学”代表人物。那么,他的阅读和写作是受谁的影响?
卢新华说,他看的第一本书是连环画,大约是《岳飞传》之类,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岳母在岳飞的后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几个字。童年时读的书大多是从同学和朋友那里借来的,遇到好看的书便通宵达旦地读,《欧阳海之歌》《红岩》《三家巷》《青春之歌》等都是这么读完的,尤其《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写给卢嘉川的那些诗句,多年后依然一直萦绕于心。
而真正对卢新华创作产生影响的书,在中国除了《红楼梦》,主要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的《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风波》等一直让卢新华爱不释手。至于国外的作家,俄国的有托尔斯泰、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法国的有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都德等,美国的有海明威,奥地利的有茨威格……
卢新华说,他的短篇小说《伤痕》更是直接得益于鲁迅先生的《祝福》。那时,他还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有一次上作品分析课,老师提到许寿裳先生在评鲁迅的《祝福》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卢新华那时正在思索文革对中国社会造成的破坏,因此这句话对他的触动特别大,脑海里闪电一样激发出另一个类似的命题“文革的极左路线对中国社会的破坏,不在于将国民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而在于给每个中国人的身心都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他想,“文革”对中国社会的极大破坏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更是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灵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
一篇小说的雏形逐渐在他心中清晰。只用了六七个小时,他在小阁楼上熬夜完成了处女作《伤痕》,流着泪写完的瞬间,他直觉这部作品是成功的。因为他深信罗曼·罗兰的话:“只有出自内心的才能进入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