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曲祯朋)浙江大学出版社成立“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出版平台,与由浙江大学(发起单位)、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科所牵头组建的“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研发“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出版。近日,由“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承办的“交流·互鉴·合作·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一带一路’主题出版”活动在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发布前期出版成果。发布会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袁亚春主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赵海云指出,中国新闻出版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推动在新闻出版产品、技术、资本、服务、平台等方面与丝路国家开展广泛、深入、务实、共赢的双边、多边交流与合作”。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的浙江大学出版社正是乘势搭上了“一带一路”顺风车。
除此天时之利,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亦备地利之优,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三大商品——丝绸、瓷器、茶叶,都是杭州地区的传统优势产品,同时沟通南北的杭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转运中心。而浙江大学出版社在“一带一路”出版领域具有长期优势学术资源而具人和之能。一方面,由浙江大学发起的“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成为重要学术依托与出版资源基础。另一方面,借助浙江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等学科优势,与敦煌研究院、新疆文物局、西藏文物局以及甘肃、陕西等丝绸之路上的大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政府部门等也建立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副书记周谷平表示浙大社要集中布局“一体两翼两支撑”,即“经济为主体,文化和法律为两翼,以人才培养和数据库建设为支撑”,“以书为‘媒’,通过书展的形式与沿线各国交流、互鉴,以此促成合作、发展,可谓是丝路精神的回归”。
在此次活动中首发的《“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一百问》及《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依托“一带一路”中心资源,获得国家、学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支持,打造的“一带一路”重大出版项目成果中的一部分。为该书作序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正司级巡视员欧晓理点评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全面。这两本书(《读本》和《一百问》)是目前唯一一套全面阐释一带一路的读物;二是准确。该书主编秦玉才是一带一路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能够准确阐释一带一路的战略要义。”
据悉,浙江大学出版社已将《“一带一路”读本》和《“一带一路”一百问》版权输出到美国、印度、阿拉伯等地,并计划在未来推出联合国5种工作语言版本,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版本等。
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出版平台的组织带动下,浙江大学出版社在十三五期间在各个层面都有“一带一路”精品图书出版。一是智库系列:《“一带一路”战略蓝图与实施路径研究丛书》《“一带一路”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研究丛书》《“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丛书》《“一带一路”国际规则与法律体系研究丛书》等;二是人文学术经典系列:“丝路文明经典”学术外译项目(四个系列)、“浙江学者与丝路文明书系”(40册)等;三是壁画艺术系列:丝路沿线壁画艺术系列出版物,包括西藏“阿里壁画”(15册)、甘肃《敦煌石窟精品集》(8册,国礼图书)、《东千佛洞壁画艺术》等;四是一带一路知识传播系列:《一带一路读本》《一带一路100问》多国语言版及一带一路沿线法律、风俗、文化知识读本等。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表示,希望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通过“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出版平台,从“一带一路”战略前瞻研究、政策机制设计、政府科学决策、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全面覆盖,使浙江大学出版社成为国内“一带一路”研究的文献资源中心、选题策划中心、学科组织中心、成果发布中心与文化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