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02日 星期三

    传统京剧“借帆出海”

    ——英语京剧的故事

    肖维青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02日   18 版)
    魏莉莎
    英语《穆桂英挂帅》剧照

        作为中国的国剧、国粹,京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剧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传统京剧,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联系全球华人情感的纽带,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一

        20世纪初叶是中国京剧真正打开世界通路的时期。1915年在北京举办的一次美籍教职员联欢会上,梅兰芳表演了《嫦娥奔月》。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S.Reinsch)就建议梅兰芳赴美演出。1919年梅兰芳率团赴日本演出,剧目有《天女散花》《御碑亭》等。1924年,梅应邀再次赴日演出。1930年2月,梅兰芳出访美国,率领京剧团在美国纽约49号街剧院首演,之后剧团从东海岸演到西海岸,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夏威夷等地共演出70多场。几年之后,梅先生又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演出。继梅先生之后,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于1932年率团出访法国、意大利、瑞士和苏联等国,历时一年有余。

        二

        除了京剧大师的海外献演,到20世纪下半叶,中国传统戏曲名作陆续有了英语译本,包括多部京剧剧本,剧本翻译的质量也大有提高。早期的剧本翻译往往只保留一个故事大纲,到60年代后才产生了一些比较完整的剧本,有的除了没有谱出乐谱,基本都用文字描写出了舞台上的声音和动作效果。译者中既有西方汉学家,如美国的白之(CyrilBirch)、荷兰的伊维德(W.L.Idema)、英国的霍克斯(DavidHawkes)等,还有不少中国本土翻译家。不过,戏曲译介,特别是翻译,兼有文本阅读和舞台演出两个维度。如果许渊冲、汪榕培是当下戏曲剧本翻译本土译者中不得不提到的名字,那么杨世彭、胡耀恒、魏莉莎(ElizabethWichmann)则是将英语京剧实实在在搬上舞台演出的先行者。

        1.杨世彭、胡耀恒和魏莉莎

        虽然之前有熊式一推出并上演于英国的英语话剧《王宝川》(1934),但是首开先例,训练洋人唱京剧的则是杨世彭(Daniel Shih-pengYang)。杨世彭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戏剧舞蹈系荣休教授,曾获得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夏威夷大学戏剧系艺术硕士、威斯康辛大学戏剧系博士学位。90年代曾转任香港话剧团总监。

        在梅兰芳访问夏威夷33年后,以英语演出的京剧出现在夏威夷大学的舞台上。1963年4月在夏大求学的中国台湾学子杨世彭执导的英语京剧《鸿鸾禧》在夏威夷大学花灵顿堂(FarringtonHall)连演五场,票价是1.75美元。同年5月又巡演三场。这出戏采用台湾大学女教授黄琼玖的英文译本。为什么选排这出戏呢?导演杨世彭披露了五大原因:第一,此剧是一出文戏,不需要杂技动作,便于训练演员;第二,不需要复杂昂贵的戏服;第三,与其他剧目相

        比,没有让外国观众感到特别刺耳的唱段;第四,不是特别程式化,西方观众容易欣赏;第五,这出戏是为数不多的已译成英文的京剧作品之一。在排练过程中,杨世彭坚持四个原则:尽可能忠于真正的京剧风格;尽可能减少唱段,只用了五个唱段,让观众感受一点京剧唱腔即可;充分利用西方的舞台调度,改变一些传统的呆板的舞台设计;使观众理解剧情、感到有趣。杨世彭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训练他的美国同学(20名演员和4名乐手),剧中所需要的唱段是在台湾录制的,真丝戏服也是从台湾运来。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当地华人引以为荣。

        这种借帆出海的京剧演出,除了华人受众,西方观众能够欣赏吗?当时《檀香山星报》的剧评《西方观众也喜欢夏威夷大学戏剧社制作的中国戏曲》恰好回应了这个疑虑。作者菲尔·迈尔(PhilMayer)写道,一些精彩的表演尽管“与众不同”,但哪怕是爱斯基摩人都会称赞:男主角捧着一碗热汤猛喝,女主角表现内心情感和女性魅力的细腻的面部表情变化,以及女主角的父亲撅着胡子高声地叫嚷“一旦做了岳父,就永远做岳父”,诸如此类的细节,活泼生动,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京剧演出的华丽戏服也是大受观众追捧的一大亮点。

        1972年2月,杨世彭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在夏威夷大学执导京剧《乌龙院》。与九年前导演《鸿鸾禧》的时候一样,他依然注重启用西方演员,谢绝了许多前来应召的华人艺术家。他花两个月的时间训练演员,剧中对白全用英语,而唱词则用汉语原文,唱词的英语译文以字幕形式逐句放映在银幕上。售票第一天,著名语言学大师李方桂率领罗锦堂等夏威夷昆曲研究社的成员排队买票。谢冰莹、吴大业、熊式一、王蓝从外地赶来观看,观后都赞叹不已,认为是传播中国文化开创性的戏剧盛典。《乌龙院》在檀香山演出11场后,又至四个外岛巡演;后参加该年度的全美大专院校戏剧比赛,在330个竞赛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同年4月应邀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公演,由美国之音转播东南亚;9月,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将90分钟《乌龙院》彩色电视片进行全国联播,受众估计为两百万户。

        短短三年之后,1975年11月底至12月初,由夏威夷大学戏剧系教授胡耀恒翻译、改编和导演的京剧《白蛇传》,在夏威夷大学肯尼迪剧院上演。该剧采用象征性的灯光布置,有现场锣鼓加英文唱腔。与杨世彭执导的《鸿鸾禧》和《乌龙院》相比,胡耀恒在唱词上更进了一步,不仅翻译成英文,而且要求演员用英语演唱。胡耀恒在导演手记中写道,由于原剧的音乐和舞蹈是为中文演出设计的,既要尽可能保留原来的词序,又要让观众听懂英文唱词,把准确性和可理解性结合起来。演出获得评论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檀香山演了11场后,又赴各外岛演出,成绩斐然。胡耀恒后来曾担任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和戏剧研究所所长。

        在夏威夷,早期英语中国戏剧的制作和演出多集中于社区。从60年代开始,重心向大学校园转移,形成了以华人主导,演员以非华裔美国大学生为主的模式,英语京剧逐渐形成。夏威夷大学戏剧系的亚洲戏剧教学,除了日本和印度等戏剧外,中国戏剧也是重要的一环。最早是由美国教授讲授,至于中国人最早任教的,应该算上杨世彭博士和胡耀恒博士。而夏大东亚语言文学系的中国戏曲教学,是罗锦堂先生最早开始的。英语京剧的核心难题之一在于唱段的处理。第一部英语京剧《鸿鸾禧》是最初的尝试,对话用英语,唱段则用录音代替;第二部为《乌龙院》,念白为英文,唱段为中文;第三部《白蛇传》中的唱腔部分和对话一样,都以英文表演,在形式上趋于完整。英语京剧的成功上演在非华裔人群中培养了包括魏莉莎在内的一批忠实的研究学者和观众。魏莉莎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早年曾在南京大学留学,专攻京剧艺术,并拜梅派名旦沈小梅为师。回国后,魏莉莎致力于京剧的研究、教学、翻译和表演。魏莉莎后来是夏威夷大学戏剧舞蹈系教授,担任亚洲戏曲部主任。前面提到的杨、胡二位,都是魏莉莎的老师,尤其胡耀恒博士,是魏莉莎博士论文的指导教授。自80年代以来,魏莉莎教授翻译、执导了多部京剧作品,包括《凤还巢》《玉堂春》《沙家浜》《四郎探母》《秦香莲》《杨门女将》《白蛇传》等。

        魏莉莎不是把京剧变成话剧演出,也不是把中文唱词按照罗马拼音依葫芦画瓢地仿唱,而是把京剧的唱腔、念白、动作,以至服装、乐器全部搬过去,只是演员换成凹眼高鼻的美国人,唱词换成英语。

        2.英语京剧的可表演性原则和魏莉莎的实践

        戏剧剧本具有文学性和舞台性双重特征,但是京剧的翻译首先还是以文本方式存在的。魏莉莎的京剧英译本和以前的译本有着本质的区别,凸显了京剧翻译中舞台版本和阅读版本的巨大差异,在实践中确立了京剧

        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可表演性,并非京剧翻译的独创,而是西方戏剧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美国的文学翻译研究者兰德斯(CliffordE.Landers)认为舞台戏剧翻译与其他题材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差别,舞台戏剧翻译的本质是“可说性”(speakabili⁃ty),与之相比,文本的意义、忠实性、准确性以及风格都降到其次。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戏剧的演出版本和阅读版本存在差异并涉及不同的翻译策略。一般以为,戏剧文本的全面潜能只有在演出之际才能得以彰显,戏剧创作以舞台演出为目的,戏剧翻译亦应有别于其他文学翻译,为舞台演出服务。

        戏剧剧本翻译要照顾文学性已是不易,再加上舞台性或者可演出性的双重枷锁,就是难上加难。而中国古典戏曲的特色是唱做念打,有对话,有唱词,唱词或一韵到底,平分阴阳,仄分上去,或声韵优美,婉转动听,一唱三叹。戏曲唱词的翻译如何遵循可演出性,获得较好的舞台效果呢?

        魏莉莎的京剧英译实践,是研究先行、译介并行的结果。她认为,一个译者仅仅局限于剧本文本内部的语言文字转换,对京剧的唱腔、化妆、行当、服装等文本外一无所知,对京剧的艺术特点缺乏了解,是不可能译出好的作品的。魏莉莎的英语京剧译本本着为演出服务的宗旨,表现出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第一,语言简洁易懂。用词简单,慎用大词难词,句型简单,语言自然,不为押韵刻意调换词序或句序而造成语言生硬的现象。这样的念白或唱词翻译,有助于满足演员断句换气或拖腔的表演需要,也有助于观众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和接受信息。

        第二,译文音韵优美,适于演唱。京剧唱腔原为中文创设,而中文是一字一音节,英文则是一字一音节或多音节,魏莉莎的做法是尽量将英文字的音节拆开对应于中文原唱词,这和歌曲译配的填词很相似。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荣休教授、兼任夏威夷华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的罗锦堂先生这样评价:“她所翻译的唱词,每句发音都是按照中国京剧的音节,所以在胡琴方面颇能一致,听众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

        例如,《白蛇传·游湖》一幕中船工的唱词:

        例(1)

        Myoars breakup river’scalm,

        桨 儿 划 破 钱塘 江,

        Guestsviewblo-ssomsall

        送  客孤 山 看

        daylong.

        落梅。

        受到原唱腔的束缚,译者用与中文等量音节(7个音节)的英文勾勒原意,诚属不易。又如,京剧常有的拖腔对句尾元音有具体的要求,那么译者最好也在译文中同一位置选择相同或类似元音;同样地,唱词每句结尾的韵脚,译者也要尽量对应。另外,京剧不同角色惯用的韵,也需要选用英文单词的类似元音,比如旦角喜用“依”(ee),生角喜用“啊”(ah)。魏莉莎基于对汉语音乐效果和京剧声韵系统的了解,精心调整译文语言的音韵,尽量做到适合吟唱和演出。例如,《凤还巢》中的一段,译成couplet,四行形成aabb的韵式,声韵优美。

        例(2)

        人说妹妹长得好,我说奴家长得俏;喜爱我的人儿多,见我美貌都要笑。

        Theysaymysisterlookssofine;

        Well, check me out,I’moneofakind!

        World renowned for mygoodlooks,

        Master Mu will burn hisbooks!

        第三,魏莉莎不是对剧本原来文字内容进行简单英译,而是根据演出要求所做的一种变通式的翻译,译文做了许多适应性改造,既为了照顾演员的表演方便,更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营造好的舞台效果。比如,例(1)中的“钱塘江”、“赏梅”这些文化意象,就在英文唱词中进行了必要的取舍。不仅如此,魏莉莎对原文中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双关、土语、人物称谓等,也会酌情进行创造性的归化处理。请看《凤还巢》中的一段俏皮话:

        例(3)

        朱焕然:岳母!程夫人:贤婿!

        朱焕然:再“咸”我就吃不得啦。程夫人:事到如今,有什么长策无有?

        朱焕然:这会儿,甭说长策,我连个短策都没有了。

        Zhu:EsteemedMother-in-law!Madam:EsteemedSon-in-law!Zhu:There's enough steamaroundheretocookmygoose!

        Madam:Nowthatthingshave

        cometothispass,haveyouanyinspiration?

        Zhu:Aninspiration!Nojustalotofperspiration!

        魏莉莎巧妙地运用esteem和steam的谐音,来处理原文中的同音词“贤”与“咸”,用cookmygoose(自讨苦吃)来翻译“咸得吃不得”,又用inspiration(灵感)和perspiration(汗颜)来翻译“长策”和“短策”。

        另外,魏莉莎的英语京剧在对白中会加入一些道地的美式幽默,还在表演中穿插耸肩等美式身势语,丑角演员甚至允许尝试一些即兴撰造的英语插科打诨,以丰富剧场效果,拉近与现场观众的距离。

        夏威夷大学戏剧系每三四年排演一部京剧,不仅在美国当地演出,而且“输出”我国,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最近一次的盛事是2014年2月英语京剧《穆桂英挂帅》系列演出,该剧由夏威夷大学戏剧系教授、享有“洋贵妃”美誉的魏莉莎编剧并导演,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长江教授任音乐指导,江苏省京剧院三位专家担任艺术顾问。全剧用英语表演,穆桂英、佘太君和杨文广等经典角色,全部由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用洋腔洋调演绎。演员表演热情投入、唱腔唱调体现京剧特色,加之色彩鲜艳、布景精致的舞台,原汁原味、华丽夸张的戏服,抑扬顿挫、热炽喧闹的锣鼓奏乐,生动地传达出京剧以及中国传统戏剧的韵味,也让更多的美国民众有机会接触、了解、欣赏京剧,给美国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与窗口。

        三

        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在中国国内,古老的中国戏曲艺术,包括京剧,仍然延续着以往严格程序化的表演、缓慢的节奏、文雅的唱词、略显过时的故事情节,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化进程中,京剧面临着何去何从、如何传承、如何创新的问题。文化不仅要传承(内传),也要传播(外传)。要“外传”,要使京剧跨越国界,像西方的芭蕾和欧洲的歌剧一样,赢得全世界的接受和欣赏,这需要一个不断摸索、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夏威夷大学50多年的英语京剧实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值得推广的范例。

        (本文若干材料由华东师大外国语学院陈茂庆教授提供,谨此致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