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

    文本·文献·文化:建构戏曲传承与保护理论研究的范式

    ——评蒋中崎“越剧文化研究”系列

    叶志良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15日   19 版)

        关于戏曲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应基于这样的坐标:它的纵向轴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戏曲艺术基因演变的过程,属于内闭的中国戏曲内部艺术规律;它的横向轴,当是世界文化视野,以对世界艺术开放式的审视态度、方式,促使中国戏曲和戏曲理论新的建构。因此,关于戏曲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应持建构、发展的姿态与立场,而不拟以3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全盘西化的方式,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戏曲的辉煌过去,怀疑、质疑当下戏曲的存在与发展的现状。

        蒋中崎先生近期出版的“越剧文化研究”系列图书,无疑是传统戏曲研究学术建设的一个重要尝试。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越剧文化研究”系列,包括《越剧文化论》《越剧文化史》两种,皇皇一百二十余万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越剧文化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系史论结合,较为完整地呈示了越剧的整体面貌,而其在纵横交错的坐标上展开的文本、文献、文化的“三文”式研究,显示了研究的深厚功力和学术水平。

        第一是“文本”。“越剧文化研究”系列立足于越剧“文本”,作为具有完整、连贯序列的系统含义话语组织,显然是开展越剧文化研究的基础。这一文本,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对著名越剧演员演出舞台文本的记载与论述,包括对剧团、班社演出剧目的整理与研究。如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尹桂芳等“越剧十姐妹”名角演出文本与经典作品的记述与分析,像《祥林嫂》,论著在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论述后,明确它的演出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仅是雪声剧团而且是整个越剧界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新越剧的里程碑。二是对著名剧作家案头文学剧本的记载与研究,如像对顾锡东这等剧作家作品的评述,如标志着越剧艺术日臻完善的《五女拜寿》等,论著给予很高的学术评价。在此基础上,论著概括了越剧女扮男装的独特魅力、细腻动人的情感倾诉、雅俗共赏的审美品格。这个“文本”层面的研究,呈现了越剧之所以成为越剧的艺术“品相”。

        第二是“文献”。“越剧文化研究”系列采用了大量的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文献资料,从两个层面进行详实而丰富的研究。一方面,论著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做考古式的文献挖掘,对越剧剧目、越剧演出、越剧名家乃至越剧现象,作详尽的诠注。如关于袁雪芬的“新越剧”改革,正文较为详细地介绍袁雪芬这次“新越剧”革命的艺术主张、活动载体、参加人员以及社会影响,辅之以《上海越剧志》的史料式记载,相互佐证。同时附录以上海越剧演出场所、越剧主要演出空间、越剧专业表演团体、越剧主要演员名录等材料,还原历史场景。另一方面,又广泛择取知名文化人对越剧剧目、越剧演出等诸种越剧文化现象的种种评价。如顾锡东《徽班进京与越剧到上海》,就谈到南方两个剧种一个往北一个往南进入大都市的文化现象。刘厚生《关于四十年代上海越剧改革的几点认识》,则探究艺术革新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的推动力量。这两个层面铺开的历史、文献研究,试图从各种文献的记载中,爬梳历史,还原越剧的历史面貌,所以可以说是还原了越剧的历史“面相”。

        第三是“文化”。论著从地缘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双重文化中,审视越剧艺术的独特发展历程,立体架起越剧艺术的审美特征。一方面,论著依据越剧艺术的地理版图,将越剧置放于江南文化、吴越文化,尤其是吴文化的背景之下,阐述百年越剧艺术的生态文化;将越剧放入到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编年史的方式,纵向勾勒越剧的社会政治文化;将越剧发展分解成形成、兴盛、改革、创新等多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的表现,横向描述越剧发展的艺术文化。论著较为全面、系统、完整地揭示百年越剧发生、发展的文化以及越剧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取向,特别从浙江和上海两地演艺文化的比较中首次提出了越剧是江南文化和长三角文化的独特载体和集中代表的观点。另一方面,论著从世界文化的学术高度,审视地域文化视域中的越剧艺术与越剧艺术精神,对越剧艺术的独特性和将来走向,做了深入、深刻的阐述。正因为这种世界的学术视野,明确了发展中的越剧如何在第二个百年中走向世界广阔的舞台。这种研究的逼近,呈现出越剧艺术的文化属性,故可称“属相”。

        蒋中崎文本、文献、文化的“三文”主义戏曲理论的研究,以两种文本辨识越剧艺术的“品相”,以两类文献拓印越剧艺术的“面相”,以两重文化衬现越剧艺术的“属相”,既廓清了越剧作为艺术的内涵,又圈定了越剧艺术的外延,对于戏曲的传承与保护意义重大。而论著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志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具有戏曲理论范式建构的学术型价值。这种研究思路与理念,有助于推动戏曲剧种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越剧文化论》,蒋中崎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95.00元;《越剧文化史》,蒋中崎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年3月,9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