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作古的黄裳又遭人拖出来说说是非,这本来有悖传统恕道,但再一想,若把他看作有了建树的历史人物,且事关当下风气,倒也不妨说说的。瞬间一反一正,我这点儿感慨变化乃起因于两篇争论文章,即肖跃华先生的《黄裳卖藏品实有难言之隐》和陈歆耕先生的《人格‘攻击’与人格批评》,(依次载《中华读书报》今年七月一日、六月三日。)黄裳“斥卖”张充和所赠书法珍品,他生前就为此和韩石山爆发过笔战,成一时谈资。黄裳走了,韩的相关四篇文章编入近期出版的新书《让我们一起谦卑服善》,于是陈歆耕旧事重提,以此倡言,学界、文坛不可缺失“人格批评”;肖文则来辩解,“斥卖”属事出有因。黄裳在《珠还记幸》(修订版)前言中就解释过:“一九九八年家人重病,我素无积蓄,一时慌急无计,只好斥卖书物,急迫中就手边所存斥去,不遑细阅。”尽管理由不很充足,却也勉强可以交代,博几分同情谅解。这回原指望肖文道出更为充分的理由,能为老先生彻底释咎。不然,他说:“先生也不是‘因生活所迫’,而是另有‘难言之隐’,并承认,黄裳可能碍于面子,可能有些内疚而原因又不便实说,他只好用‘家人重病’来搪塞了。”可是文章全篇,对何种隐情竟未及一词。原先尚可勉强交代的缘由被推倒,又给黄裳添了一宗谎言搪塞罪名,非但不能减轻“斥卖”之过,反而人格“瑕疵”有加,如此适得其反的效果,非肖先生为文时所料吧。
大道理没有人公然反对的,如肖文认同的“缺少足够事实依据的人格‘攻击’不可有,但对无良文人、艺术家的人格批评却也不能缺席。否则,就会把这个‘坛’那个‘圈’弄得乌烟瘴气。”我对肖文主张的,“深知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感情,没有对学者文人的特别敬重,没有物质上精神上甚至体力上的特有投入,这些名家手泽是不会这么容易‘搜罗’到的。”亦无从异议。正如肖文道理归道理,还是与陈文产生分歧,我对肖文亦未敢是从,因为一说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仁智差异就显露了。譬如他这段话:
先生不是“神”,他和许多常人一样也有毛病。比如卖掉寄托友情的书法没说真话,与书友淘旧书时耍点小聪明,好打笔仗不肯认错,“拼命要钱”预支版税稿费,据说文化大革命中还写过检举揭发材料,等等。我想,如果先生没有这些缺点,他的形象反而不会这般骨感丰满。
形象的丰满未必这么简单的优点加缺点,何况列数的种种缺点,在读书人颇为忌讳嫌弃的。再如这一句:
其(黄裳)庋藏之丰、知识之渊,同代文人中大概只有郑振铎、傅惜华等少数人士可以与之比肩。
郑、傅以外,大有为数不算少的一群,有阿英(钱杏邨),有晦庵(唐弢),有李一氓,有曹聚仁,有……
我是喜欢读黄裳和舒芜文章的,那文字的老到、明于叙事、精于说理,均叫人佩服。可惜两位的为人皆有不足,较之黄裳的瑕疵,舒芜够得上节操之亏。(亦事出有因,事情还有个并非一言能蔽之的过程,只是后果严重得惊人。)然而,纵然舒芜不是没有一丝委屈,终究事实不无出入,但舒芜心存愧疚,故未予强辩,因此后人的非议多少略有折减。黄裳反之,多方解释,更迁怒批评者,语多讥刺,失却长者肚量,结果给自己扩大了负面。聪明如黄裳,也脱不开当局者之谜误。我读黄裳著作有几处自己学力不逮的疑问,曾想请教老先生。虽说素昧平生,但书友中不乏与他过从甚密的人,拜谒路径是有的。我因“斥卖”这一点点成见而作罢,现在后悔气量太小。老先生还是很有学问的,其它也有贡献,瑕不掩瑜。
陈歆耕文章我读的不多,寓目的几篇似意在用力匡正时弊,净化他恼怒的“乌烟瘴气”。读韩石山文字多些,韩先生尤嫉恶如仇,或许有过,但拳拳之心不难感受到。读陈歆耕此文,最好置于当下文化风气的大环境,他已挑明的:在大环境下,“很多媒体,把老先生吹得与‘神’一般白璧无瑕。”肖文特意提及“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列举大串名家,或与会,或致贺,渲染黄裳了得,陈歆耕岂不愈加感到奉神之嫌?至少肖文无助乌烟瘴气的净化,还可能挫伤匡正时弊的锐气,当然陈歆耕先生不见得脆弱至此。
令人欣慰的是,肖文虽意见与人相左,却言词平和,并无当下争论文章常见的刻薄、挖苦,伤及感情,所以笔者有兴致加入讨论,恳请肖先生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