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7月15日 星期三

    雷纳德·格茨获毕希纳奖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15日   04 版)
    头破血流的青年格茨

        读书报记者王胡报道 六十一岁的德国小说家和剧作家雷纳德·格茨(Rainald Goetz)上周获得了德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大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并获奖金五万欧元,约合人民币三十五万元。

        负责遴选获奖者的德国语言文学院宣布:“在他紧张、焦虑的表达意愿背后,是宽广的教育和敏锐的历史意识,从而使语言成为热情的表达、冷静的观察和清晰的讽刺之间的一种平衡。”

        德国之声报道,1954年,格茨生于慕尼黑,早早拿到了历史学和医学两个博士学位,但三十岁那年决定专事写作。

        1983年,他以心理学研究和德国的朋克文化为基础,写出小说处女作《发疯的》(Irre)。

        同年,在英格伯格·巴赫曼奖的朗读阶段,面对现场观众、电视镜头和壮年的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等诸位评委,金发蓬乱、语速飞快、坐立不安的格茨突然摸出一只刀片,当场划破自己的前额,然后继续朗读,直到结束,不顾鲜血顺着他的鼻梁和嘴巴,哗哗地流满书稿和前胸。

        他没有获奖,但因此次血染克拉根福的风采而名噪一时。

        此后,他创作了两部戏剧三部曲,1986年的《战争》(Krieg)和1993年的《堡垒》(Festung),均以法西斯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

        毕希纳奖由德国语言文学院创办于1950年,以19世纪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命名,奖励以其全部作品作出重要贡献的德语作家或诗人。

        毕希纳奖的往届得主中名家云集,包括马克斯·弗里施(1958年获奖)、保尔·策兰(1960)、英格博格·巴赫曼(1964)、京特·格拉斯(1965)、海因里希·伯尔(1967)、托马斯·伯恩哈德(1970)、彼得·汉德克(1973)、克里斯塔·沃尔夫(1980)和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1998)。去年的该奖颁给了德国老诗人于尔根·贝克尔(Jürgen Becker)。

        2015年毕希纳奖颁奖典礼将于10月在德国语言文学院的所在地达姆施塔特举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