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画家与画匠

    ——《爸爸丰子恺》读后

    刘小革(四川省)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08日   14 版)

        知道丰子恺是很早以前在报上看到过他的一张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画十分简洁,画旁有我熟悉的评论家郑振铎的评价“我的情思,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让我后来又注意到一些丰子恺的画作,但作为一个外行,我看他的画技巧似乎很平常,怎么会博得那么大的名气呢?近日,有缘读到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所著《爸爸丰子恺》,心中的疑团不觉飘散。

        一直以来,听说绘画之人有画家和画匠之分。可心中糊涂,明明有人画的东西看来很完美,可还是被称为画匠,另有人的画看起来十分平实,怎么却成了享誉世界的画家呢?“画人分为两种,具有艺术思想,能表现人生观的称为‘画家’,是可敬佩的。没有思想,只有技巧的,称为‘画匠’”丰子恺先生如是说。醍醐灌顶,我心中豁然开朗!

        怎样的画才称得上有艺术思想呢?丰子恺先生用他的画回答了我。近年来,有一个时尚的词叫“接地气”。岂知生活在90多年前的丰先生就已经懂得艺术必须接地气了!他的作品洋洋大观,却没有一幅趋炎附势之作,笔下的人物都是普通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系列作品。《愿作安琪儿空中收炸弹》: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在空中拦截日军空投的炸弹;《仓皇》:日本人空袭时老百姓仓皇逃命的惨状;《一心以为有警报将至》:正在上课的学生们提心吊胆怕飞机轰炸的情景。

        丰先生故乡在浙江省桐乡县石门镇,他亲自设计了住宅“缘缘堂”,一家人在那里生活得安宁、平静。但是,日本侵略者入侵,他带着70岁的老岳母、怀孕的妻子和6个未成年的儿女,加上亲戚朋友十多人,离开故土,开始了长达9年之久,行程数千里的流亡生活。然而,在流亡生活中,丰先生胸中不只是装着自己的亲人,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存亡,民众的疾苦。因此,他无论流亡到哪里,都坚持用画笔控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丰先生说:“我虽然未能真的投笔从戎,但我相信以笔代枪,凭我五寸不烂之笔,努力从事文艺宣传,可以使民众加深对暴寇的痛恨。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抗战必能胜利!”这正是一位爱国者满腔热忱的宣言。

        当然,说到丰子恺先生的画作,除了抗战题材的作品,不能不提到他一生最重要的巨著《护生画集》。这套画集的第一册是丰先生为他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50岁祝寿而作。弘一法师十分喜欢,并嘱托丰先生以后要每10年画一册,在他整寿的生日送他,一直画到他满100岁。弘一法师请丰子恺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在他看来这套画集护生的意义远胜过给自己祝寿。这套《护生画集》,从第一集的50幅、第2集的60幅到第6集的100幅,共有450幅。

        由于我的孤陋寡闻,过去只知道丰子恺先生是画家。然而读了《爸爸丰子恺》,才知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界就称他为“十项全能”艺术家了。丰先生最初是以漫画闻名,而时人赞赏他的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至于音乐,他早在1925年就出版了音乐专著《音乐的常识》,将西洋音乐介绍给国人。《爸爸丰子恺》中还介绍了不少丰先生各个时期的散文随笔和诗词。而丰先生对诗词的酷爱,更难以用笔墨形容。无论是早年流亡,还是晚年住牛棚,他只要有一点点时间,都要读诗词。他曾说,死后只有一样东西舍不得抛弃,那就是诗词。丰先生还精通多种外文,留下了大量的翻译作品。

        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虽身患重病,仍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又写了《红楼杂感》、翻译了三部日本物语、画了《敝帚自珍》漫画四套、写了《缘缘堂续笔》散文32篇、翻译了《大乘起信论新释》、重译了《旅宿》、另外还临摹了字帖《月仪》,把童年时代唱过的歌曲凭记忆抄录下来汇结成集。他真是完全把自己的生命和艺术融为一体。

        合上《爸爸丰子恺》,丰先生的话依然在我耳旁回响:画人分为两种,具有艺术思想,能表现人生观的称为“画家”,是可敬佩的。没有思想,只有技巧的,称为“画匠”。

        作为喜爱写作之人,我联想到,写作也当如此。作品有思想,能表现人生观的才能称为“作家”,没有思想,只有技巧的,恐怕只能称为“写手”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