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6月24日 星期三

    力挺“小财政”办“大文化”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6月24日   08 版)

        据5月26日《广西日报》报道,近年来,来宾市坚持政府主导、重心下移、整合资源、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创新机制的工作模式,市财政每年筹措近亿元,多渠道多元化建设基层宣传文化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笔者觉得,来宾市把文化“种”到家门口,最大的亮点就是“小财政”办“大文化”——注重加大投入,强化基层宣传文化设施建设,发挥阵地作用,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多年来,不少地方,特别在农村往往基层宣传文化设施缺乏,农民群众存在“文化饥渴”现象。几年前,来宾市针对农村文艺设施缺乏、文化生活单调,“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农村生活的普遍写照,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的状况,确立了“小财政”办“大文化”的工作思路。

     

        我认为,该市的做法值得推广。在文化机制建设上,该市强化“五个纳入”和“四个抓好”,即:把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财政预算和全市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抓好组织管理、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和“文化结亲”。目前已建立县、乡、村、屯四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中心898个、国学广场116个,村级民居画廊86个。所有行政村都按“十个一”的标准建设,即每个行政村建设1栋宣传文化综合楼、1个文艺舞台、1个灯光篮球场、1个文体小广场、1个学用理论政策服务中心、1个理论小广播、1个国学画廊、1个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1支农民文艺队、1支农民篮球队,实现了市、县、乡、村、屯五级设施和活动网络全覆盖。这些做法,尤其是在农村行政村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上的相关经验做法,能够让其他县市、乡镇党委政府借鉴学习。

     

        关心农民文化生活,是为农民群众兴办的惠民工程和实事。要搞活农村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小财政”办“大文化”是好的工作思路和好的工作举措。

     

        首先,要对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要思想上真重视。其次,要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譬如,要像来宾市“把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各级财政预算和全市城乡建设整体规划,抓好组织管理、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和“文化结亲。以及所有行政村都按“十个一”的标准建设文化设施”那样,把各项工作措施推进到位。再次,要将相关财政经费投入到位,这是最重要的保障机制。

     

        盼望“小财政”为农民群众办“大文化”的实事做法能够在其他农村乡镇、行政村得到推行,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和充实。

     

        江苏省东台市 朱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