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5月06日 星期三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像是一种有所保留的回归。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成熟笔触与从容叙事是如今村上春树的写作水准的直接体现,而七个短篇贯穿始终的对人性本质的发掘,对“孤独”这一莫可名状的处境的复杂玩味,书中人物不时流露的细碎品位,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哪怕微小起伏的精准刻画,都宛如重现曾经的那个村上春树。

    七种孤独回归最好的村上

    汉嘉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06日   11 版)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竺家荣、姜建强、岳远坤、陆求实、毛丹青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35.00元

        最近一次听到村上春树的消息,是他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访,内容涉及一些国际政治话题,还言及日本政府应向二战受害国家道歉,一直道歉到对方原谅和接受。这自然不是他第一次公开谈论政治,事实上,虽然他的写作更多关乎个人情感,他的思想和言论却从来不囿于文字之内。2009年在耶路撒冷领奖时演讲中那番关于高墙与蛋,他选择与蛋为伍的高论,算是他身为作家的良知与倾向的一个注脚。他从来不吝于在作品中或明或暗地展现、投射这个世界上种种阴暗、不堪之事,比如《1Q84》中的邪教与东京沙林毒气事件。

        姑且臆测,这样的姿态意味着村上春树不会停留于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文学的一位标志性人物存在,日益蔓延的国际影响力与时时攀升的图书销量是他文学事业的过程,而非目的。纵然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博彩公司和媒体、读者们视村上春树为热门人选、结果揭晓后又每每为其再次“陪跑”扼腕有些一厢情愿,但起码,他是朝着更为厚重、宏大的“文学野心”迈进,未来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家”(马尔克斯?奈保尔?),这样的心气与方向在他的作品中其实有迹可循。

        所以,在《天黑以后》《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长篇之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像是一种有所保留的回归。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成熟笔触与从容叙事是如今村上春树的写作水准的直接体现,而七个短篇贯穿始终的对人性本质的发掘,对“孤独”这一莫可名状的处境的复杂玩味,书中人物不时流露的细碎品位,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哪怕微小起伏的精准刻画,都宛如重现曾经的那个村上春树。低调闷骚的中年男人,披头士和爵士乐,红酒与猫……位列文艺青年文学阅读符号人物的村上春树,看起来还将继续符号下去。这些年来,每一部作品的写作于他而言就像是跑一场马拉松,这位写了三十多年仍不见倦怠的文坛老运动员在一程又一程的奔跑中,大体葆有自己好的那一面。

        哪怕索引爱好者和隐喻发掘狂们仍能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书中这些又有趣又伤感的故事里发现影射了什么、暗指了什么的蛛丝马迹,也不能遮掩一件事,那就是,整本书的字里行间隐约闪现的就是大大的“孤独”二字,如此简单直接,也如此多变、无解。《驾驶我的车》中丧妻后发现妻子不忠的戏剧演员的“孤独”是愤怒和沮丧相互纠结而无处安放的;带点小清新意味的《昨天》里那位“我”的“孤独”,则是近乎啜饮陈年佳酿似的缓缓回放十六年前得到又失去的暧昧恋情(这个短篇的故事线索和意境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非常相似);《独立器官》可能是几个短篇中把“孤独”写得最为极端的一篇,中年美容医生长期保持着与不同女性的亲密关系,但他的独身主义理念反而越来越坚定,他认真对待每个女友,又时刻保持内心距离,直到不慎动了感情……在村上春树的笔下,这些“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或是社会精英,或是浮世畸零,殊途同归的是他们主动或被迫与“孤独”为伍,不管是离群索居、孤寂一人,还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作者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很得体,没有考验读者耐心的迟缓,也不会陷入故事本身而淡化人物的情绪流动和细节呈现,正如“孤独”这种意境本身,难以言说,感同身受,不尖锐却有绵绵不绝的情感重负。

        就像很多导演喜欢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抖个机灵埋个伏笔,向心仪的前辈同行致敬一样,村上春树的很多小说也有类似意趣。不管他本人是否出面承认,《1Q84》和奥威尔的《198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总归有点关联,而这部短篇集中的《山鲁佐德》、《恋爱的萨姆沙》显然在遥遥向《天方夜谭》和卡夫卡的《变形记》挥手致意。《山鲁佐德》是个“戏中戏”的结构,被半软禁的男子每次和前来的神秘女子幽会后,都会听她讲一个故事,其中最离奇的莫过于她在高中时代三次趁自己暗恋的男生家无人而潜入其中,只是触碰、面对男生的文具、衣物就能心潮起伏,这个如王家卫《重庆森林》中王菲潜入梁朝伟家中般的故事,从始至终连一次真正的交集也没有,“孤独”感足够,却有其他几个短篇没有的温暖。最扣人心弦的是《木野》,人物的对话、情境的递进,极有悬疑、推理感,读到戛然而止的结尾,意犹未尽得几乎期待东野圭吾据此好好写个完整的故事。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的几个短篇延续了村上春树小说的流畅可读特质,甚至比他以往的作品还要流畅可读。忍不住说说这本书的翻译,不懂日文的我其实没有资格评判翻译得是否信达雅,只能从中文译笔中有所感受。前两年关于村上春树不同译者中译本的优劣争论热闹而没什么结果,反倒这次一本短篇集让林少华、竺家荣、毛丹青、姜建强等知名译者以各译其文的形式参与是不错的主意,不管是村上春树原本就一人分饰几角尽显七种孤独的不同滋味,还是不同译者的译笔各有风格,都值得读者品味。我好奇的是他们最初如何分工,怎么确定不同篇章由谁来译。

        “哪怕再是理应相互理解的对象、哪怕再是爱的对象,而要完完全全窥看别人的心,那也是做不到的。那样追求下去,只能落得自己痛苦。但是,如果那是自己本身的心,只要努力,那么努力多少就应该能窥看多少。因此,说到底,我们所做的,大概是同自己的心巧妙地、真诚地达成妥协。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这是出自《驾驶我的车》中,男主角情敌的话,相当到位地点出看清他人与自我认识的“孤独”、无奈实质。书中那些深陷“孤独”中的男人们,有些努力自救,有些甘愿沉醉,但归根结底,还是被笼罩在无处不在无可逃遁的“孤独”中。咖啡是苦的,掺奶加糖都不能完全盖住它本身的味道,但并不妨碍很多人对此甘之如饴,“孤独”也是如此,说不定村上春树也喜欢不时来上一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