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却几乎没有间断过。丘吉尔曾经说二战是“并非不可避免的战争”,可以避免而没有避免,这样的悲剧,一已为多,其可再乎?不汲取历史教训,将是21世纪人类犯下的最严重错误。
汲取历史教训,必须以对历史有正确认识为前提。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不少人对二战的了解似乎还主要来自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再有就是《巴顿将军》《漫长的一天》《拯救大兵瑞恩》《二战中的指挥官》等美国电影、电视,也不检验一下是否客观、全面,就轻信了那些说法。
“命运的关键”与“伟大的转折点”
丘吉尔回忆录洋洋6卷、226章,其中讲述1942年至1943年5月战争进程的第4卷,以《命运的关键》为题目,共45章,各章标题能见到中途岛(第14章)、马耳他(第17章)、“火炬”(第25、30和34章)、阿拉曼(第33章)、突尼斯(第42章)、意大利(第45章)等诸多名字,却找不到斯大林格勒。虽然书中也提到那个战役,但仅占4页篇幅,据说还是因为协助他写书的一位助手坚持才加进去的。他用了15页来突出阿拉曼战役,有一个被一再引用的名言:“阿拉曼之前我们从无胜绩,阿拉曼之后我们再无败绩”。
夏伊勒没有像丘吉尔那样只突出阿拉曼,第26章标题《伟大的转折点:1942,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称斯大林格勒“与阿拉曼和英美登陆北非一起,标志着世界意义的伟大转折点”。注意,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可不是这样说的。尽管1942年夏德军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再度陷入极其困难境地的时候,英美两大盟国不仅拒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还中断了按“租借法案”对苏联的物资援助,并且表示到1943年1月也不可能恢复,因为要把运输船队用于北非(《命运的关键》便有一章《缺少船舶的致命难题》),但战役结束丘吉尔便及时发来贺信说:“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罗斯福的贺信更赞之为“史诗般的战斗”,说那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最光辉的篇章之一,还寄来一份荣誉状,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同盟国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其实,在重要政治人物里第一个这样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还不是罗斯福,而是毛泽东。1942年10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他写的社论,收入《毛选》时标题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说:“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但“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他把希特勒与拿破仑相比:“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他还指出:“这一形势,将直接影响到远东。明年也将不是日本法西斯的吉利年头。”
德国人未必读过延安《解放日报》那篇社论,但他们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却与毛泽东惊人地相似。1982—1984年我在联邦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从1982年10月17日到希特勒上台整半个世纪的1983年1月30日,德国电视一台(ARD)每星期日晚上“黄金时间”播出一部13集文献记录片《纳粹卐字下的欧洲》(EuropauntermHakenkreuz),它回顾了纳粹起家、疯狂到覆亡的全过程,第10集标题为《决定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其明确指出:“1943年,在整整一个德国集团军投降之后,希特勒独裁统治的终结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要正确评价斯大林格勒、阿拉曼和英美北非登陆,首先得先掂量一下苏联战场和北非战场的“份量”。
极不对称的欧洲东西两战场
在步拿破仑后尘进攻苏联之前,纳粹德国可说是所向披靡,不仅波兰战役是“闪电战”,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诸役也都是“速决战”。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进攻卢森堡、荷兰、比利时,6月14日就占领巴黎,6月22日法国投降。
一般资料都说,自1941年6月22日发动进攻起,德国始终把三分之二或者更多的兵力投入苏联战场,其实那只是静态的比较,并不反映战争的真实情况。首先,到1945年5月9日战败投降为止,近4年时间里对苏作战始终都在激烈进行,从未间断,而由于英美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除北非外,长期“西线无战事”。其次,另外那三分之一兵力包括德国本土训练新兵的预备军,在苏联战场上伤亡惨重、大量减员、撤下来休整补充的部队,驻扎在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南斯拉夫等地的占领军,再有就是派往北非援助意大利的德国非洲军,其素质显然不能与派往苏联战场的部队相比。曾经担任德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的博多·齐默曼中将(Bodo Zimmermann,1886—1963)战后为美国战史研究提供资料,便说:
最高统帅部的方针是将一些疲惫不堪而且往往伤亡惨重的师由东线调到西线休整,一俟这些师经过整编和补充装备,便立即返回俄国。因此我们的战斗序列有相当的迷惑性,它常常给人以拥有许多师的假象,实际上都是些空架子。
意大利:轴心国的“短板”
西方一直在努力造成一种印象:英美军队在北非的主要对手是隆美尔指挥的德军,其实北非轴心国力量始终以意大利军队为主,总司令自然也非意大利人莫属,起初是艾托尔·巴斯提科(EttoreBasti⁃co,1876—1972),后由意军总参谋长乌戈·卡瓦莱罗(UgoCavallero,1880—1943)亲自出任。不过两军关系微妙,德军统帅部对隆美尔有指示:“不投入对德国无意义的战斗。”1942年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进行期间,北非轴心国非洲装甲集团军便由德国非洲军、意大利第10军、第20摩托化军、第21军和第133装甲师组成。
从1861年意大利统一起,它就一直想称霸北非,对手起初是奥斯曼帝国,后来是英国。德、意、日三大轴心国瓜分世界,北非自然也就划为它的地盘。1940年夏法国投降,英国远征军也在敦刻尔克“胜利大逃亡”,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到来,便于9月进攻英国殖民地埃及,10月进攻希腊。然而意军战斗力实在差得出奇,很快就被远称不上强大的希腊军队打败,接着又被英军打败,不但被逐出埃及,还丢了从奥斯曼帝国夺来的北非殖民地昔兰尼加(Cyrenaica,利比亚东部)。墨索里尼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认为虽然在军事上北非对德国并不重要,但对意大利斗志有很大影响,决定派兵支援,起初仅为团级规模,后来扩建成第5轻装师(5.leichte Divi⁃sion),隆美尔任师长。再后来,其发展成“德国非洲军”(DeutschesAfri⁃kakorps),主要力量也只是由第5轻装师改建的第21坦克师和第15坦克师组成。有人称它为“德国非洲军团”,让人以为是“兵团”那样的大部队,实有虚夸误导之嫌。二战期间德军的最大作战建制是“集群”(Heeresgruppe),由多个“集团军”(Armee,英语army)组成,集团军之下是“军”(Korps,英语corps)、“师”(Division)。德国非洲军如其名字所示,就是一个军,而且是由先后派到北非的一些小部队拼凑成的,并不是原来就成建制的部队。这与它在苏联战场的兵力根本不能相比。
利比亚等地现在是重要的石油产地,但那里的石油是二战结束以后很多年,由于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才发现的,当年那里还只是一片荒漠。这样,从经济上说北非对德国也无重要性可言。
“断其一指”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初,莫斯科战役虽然以德军遭受重大损失而被迫后撤结束,但也让希特勒看出英美绝不会真正对苏联施以援手,“西线无战事”的局面仍将持续。经过充分准备,希特勒又在苏联战场发起代号“蓝色行动”(UnternehmenBlau)的大规模进攻。执行此项任务的“南集群”(HeeresgruppeSüd)得到很大加强,从1941年进攻苏联时的6个集团军(其中2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增加到10个,按任务一分为二:
A集群由4个集团军(德国第1坦克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组成,任务是夺取高加索和巴库的油田。
B集群由6个集团军(德国第4坦克集团军、第2集团军、第6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组成,任务是夺取斯大林格勒。后来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也参加斯大林格勒作战,这样就达到7个集团军。进攻从6月28日开始,7月24日德军占领顿河上重要战略城市沃罗涅日,到8月10日已经把顿河西岸大部分苏军清除,23日进抵斯大林格勒城下,二战期间最惨烈的城市攻防战由此开始。
与德国非洲军是由先后派往北非的一些小部队拼凑起来的不同,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都是主力部队。最后被围并被全歼的第6集团军,前身是第10集团军,司令官瓦尔特·冯·赖歇瑙(Walter KarlErnst August von Reichenau,1884—1942)早在纳粹上台前的1932年就加入纳粹党,这在德军将领中极为罕见,深得希特勒信任,希特勒曾两次想让他任德国陆军总司令,都因其他将领反对未果。1939年进攻波兰,第10集团军就是主力之一,10月10日番号变更为第6集团军,后来进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也都是主力。法国战役结束不久(7月19日)赖歇瑙就晋升元帅,1941年进攻苏联,在南集群6名集团军司令官里他是唯一军衔为元帅的人。1942年1月17日,赖歇瑙因病返回德国,死在出故障迫降的飞机上,所遗职务由弗里德里希·保卢斯(Friedrich Paulus,1890—1957)接任。保卢斯也是该部“老人”,波兰战役、法国战役都任参谋长,后来一度担任德国陆军副总参谋长,原来军衔是大将,投降前刚被希特勒擢升为元帅。
陆军之外,希特勒还把苏联战场上80%的空军力量(整个德国空军的54%)都集中到斯大林格勒,这就使配合B集群作战的德国空军第4集团军(Luftflotte4)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军作战单位。但其损失也很大,到11月初,可用的轰炸机已经从480架减少到232架,有经验的机组人员损失近千人。尽管遭到重大损失,在保卢斯被围以后它仍然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中补给与人员撤离行动。当时第6集团军几乎相当于通常两个集团军的规模,包围圈里还有第4坦克集团军部分部队,每天需要补给730吨物资,但空运能力严重不足,加上天气、机械故障、苏军高炮部队和战斗机拦截等影响,实际上平均每天只空运了85吨,最多的一天(12月19日)出动154架次,也只运送了262吨。按惯例机组人员是不参加货物装卸的,但由于被围困德军已经虚弱不堪,卸货吃力,机组人员也不得不参加卸货。返程用于人员撤离,总计撤离了3万余人(一说42,000人),其中伤员24,760人,后勤、技术支持等非战斗人员5,150人。由于已经损失了苏联战场四分之三的运输机,一些轰炸机也被改作运输机使用,这样在损失274架运输机之外又损失了165架执行运输任务的轰炸机。在此期间,为了保证斯大林格勒前线空军的油料供给,德方不但减少了国内飞行员的训练飞行,还减少了其他战场空军的使用。这就直接影响到阿拉曼,隆美尔便几乎完全没有得到空军的支援,他的参谋长弗里茨·拜尔莱茵(FritzBayerlein,1899—1970)战后为美军提供战史研究资料便说:“希特勒需要把他拿到手的每一架飞机都用于俄国前线”。
纳粹德国动用这样大的力量来夺取斯大林格勒,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那里是顿河、伏尔加河两条水运大动脉相距最近的地方,又是陆路交通的枢纽,连接苏联中部和南部的公路、铁路都经过那里。苏联南部是主要粮食产区,更是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当时90%的石油都产自巴库和高加索地区。一旦运输通道被截断,对空军和坦克作战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的六集文献纪录片《二战中的指挥官》,获得美国“2010年度历史缔造者奖·最佳创新影片奖”,宣称“从全新角度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第二集称斯大林格勒战役双方指挥官是保卢斯和崔可夫,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用另一种方式歪曲了历史。被围并最后率部投降的保卢斯只是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官,而崔可夫更只是苏联第62集团军司令员。是役苏联动用了三个方面军(фронт),即叶廖缅科(Андре́йИва́новичЕрёменко,1892—1970)指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Рокоссовский,1896—1968)指挥的顿河方面军,瓦图 京 (Николай Фёдорович Вату́тин,1901—1944)指挥的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第8、第28、第51、第57、第62、第64共6个集团军组成。不过当时苏联的“军”(корпус)规模只相当于德国的“师”,集团军(а́рмия)只相当于德国的“军”。比保卢斯年轻10岁的崔可夫军衔是中将,而他的部队是一支完全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军。1942年5月苏联“大本营”(Ставка)组建总预备队,其中的第7预备集团军(7-ярезервнаяа́рмия)于7月更名为第62集团军(62-яа́рмия),9月12日由崔可夫担任司令员。由于战斗极其惨烈,减员严重,尽管不断得到补充也只保持在11,000~13,000人,但先后在这个集团军作战过的则达81,000人。
1942年10月12日毛泽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发表时,德军仍在疯狂进攻,两天后(10月14日)还出动飞机2,000架次狂轰滥炸。后来崔可夫采取放德军入城、“紧贴敌人”的战术,双方纠缠在一起,没有清晰的战线,德军火力优势,尤其是空中优势就无从发挥,这才转入相峙状态。许多资料说德军一度占领全城的90%,其实应该说巷战弥散到全城的90%,因为大多数地方都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易手多少次难以算计,很难说是在谁手里。就连“巷战”的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已经不是一条条街道、一个个街区,而是逐楼、逐层、逐个房间、逐个楼梯间、逐个地下室的争夺,德军戏称的“老鼠战”倒颇符合实际情况:“夺取了厨房,还得夺取客厅和卧室”。
11月19—20日苏联红军三个方面军同时发起反攻,22日攻克顿河大转折处的卡拉奇,完成对德军的包围。为营救被围德军,希特勒专门组建了以第11集团军为基础、由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顿河集群”(HeeresgruppeDon),并且配备一个从德国本土调来装备重型“虎式坦克”的坦克营,一度进展到距被围德军仅40公里的地方,但终没能接应保卢斯突围。1943年1月8日,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以前线司令员名义向被围德军发出最后通牒,限他们在24小时内投降。1月10日清晨,歼灭被围德军的最后战斗打响。1月30日是希特勒就任帝国总理10周年的喜庆日子,保卢斯给他发来一份电报,但不是贺电而是告急电:“最后崩溃将不出24小时。”希特勒回电晋升他为陆军元帅,德国历史上从无投降元帅,显然意在要他顽抗到底。但保卢斯没有听命,2月2日率领剩余部队投降。那天下午2点46分派去观察战况的德军侦察机发回报告说:“斯大林格勒已无战斗迹象。”
阿拉曼战役
丘吉尔极力夸赞的阿拉曼战役,其实只指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历时仅11天。此前第一次阿拉曼战役(1942年7月1日至31日)打成消耗战,以转入僵持状态结束。第一次阿拉曼战役英军(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等大英帝国自治领军队)15万人,轴心国军队9.6万人。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英军19.5万人,坦克1,029辆,伤亡13,560人;轴心国军队10.4万人(其中德军5万人),坦克496辆(其中德军206辆),伤亡约3万人(多数是意军)。这对纳粹德国,恐怕只能说是皮肉之伤。丘吉尔不遗余力地抬高阿拉曼,除了为英国争功,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一再拖延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作说词。
顺便说说,他那回忆录以三章篇幅大肆渲染的1942年11月8—10日的“火炬行动”(OperationTorch),对手更连意大利都不是,是维希法国军队,仅约6万人,而且大部分倒戈,只打了三天,英美盟军便以479人阵亡、720人受伤的极轻代价大获全胜。那是美军在欧洲-北非战场首次参战,艾森豪威尔、巴顿等美国名将二战首次“闪亮登场”。夏伊勒把它和阿拉曼拉在一起来和斯大林格勒构成“伟大的转折点”,还真不怕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