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

    手制书的诱惑

    肖复兴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01日   03 版)

        如今的世界上,书的品种越来越多。农业时代诞生并延续至今的纸质书籍,只是其中一种了。当然,还会是最重要的一种。不过,电子书,这个后起之秀,越来越流行。电子书,分为可以视和可听的两种,可听的,越发受到司机一族的欢迎,因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方便书的阅读——应该叫听读。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作家门罗的小说,在美国,这类的电子书比纸质书卖得或借得还要好。

        除此之外,手制书,更是后起之秀的后起之秀。

        手制书,和电子书,呈两极态势发展。电子书,借助的是高科技,是向前发展的产物;手制书,则走的是倒退复古的路,向着农业时代最初纸制书的前身大踏步的倒退,从设计到绘画剪贴书写,从选材料到裁页装订,退回到完全手工制作的个体作业模式,甚至连书上面的图画和文字,也是手工完成的。一新一旧,完成着人们对于书的前世与今生的想象。

        那天,到印第安纳大学艺术系看他们举办的手制书展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书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一种载体,也可以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的话,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都是既可以朝着激进的方向发展,也可以退回到保守主义方面发展的。那么,手制书更可以实现这样一种艺术个性张扬与多样性纷呈的追求和愿望。在正式出版的传统纸制书中,一种书,是千篇一律的内容和包装,个性被淹没在共性当中。即使有专业藏书家,他藏的孤本是很少见的,大多数的书,他有,你也可以拥有。在手制书中,却可以一本书是一种样子,就像大自然一样,每一片树的叶子,每一朵花的颜色,都不尽相同。如果你藏的是手制书,那么,完全可能你拥有的,是世界的唯一,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或许,独一性,就是手制书的魅力所在。在这本规模不大的展览中,所陈列的手制书不过几十种,却没有一种是重样的。内容不一样,开本不一样,封面不一样,插图不一样,用的材料不一样,连里面的文字,尽管都是英文,书写的方式却也不一样。真的像是走进一座天然的五花草地,不是那种我们司空见惯的人工修剪出来的花圃,所种的花不是品种统一,就是被剪裁得笔管条直的样子统一。这里展现的是千姿百态,各尽风情。

        在这里,有用缎子做的,有用布面做的,即使是用纸做的,纸张的选择也大相径庭,品质和颜色不尽相同。从材质看来,很像是服装秀。不同面料,彰显不同个性,不同的向往和憧憬,雍容华贵的缎子,质朴淳厚的布料,粗犷似沙的硬卡纸,洁白如玉的道林纸,朦胧绰约的硫酸纸……当然,还要和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匹配才是。

        书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有一本全部是各种蝴蝶的标本,有一本全部是各种树的照片,有一本书则都是猪的各种形象,全部都是黑白木刻,形态可掬,非常可爱,让你忍不住想起美国作家怀特的童话《夏洛的网》里那头叫作韦伯的好猪。在印第安纳,森林很多,蝴蝶、树木和鸟儿,成为大家的喜爱。而猪在这里是吉祥的象征。每本书画面旁的文字,不管是印刷体,还是手写体,或是艺术体,手工的痕迹很明显,没有一般正规出版的纸制书那么精致整齐,却一样文图并茂,相得益彰。

        有一本书的内容,非常别致,很小的开本,没有其他任何文字,全部都是从手机相互往来的短信里下载,打印在纸上,再贴在书中。来不及仔细细读,猜想是恋人之间的通讯,或是和家人的通讯。看那每一页故意贴得歪歪扭扭不尽一样,而且是故意将原来的文字拆解分行贴上去的,一下子将最为平常的短信,化腐朽为神奇,形成了诗歌的形式,跳跃着心情,响起了回声,真的是奇妙无比。即使一句也看不懂,也会感到很温馨,充满想象力。除了独一性,这种亲近的私密性,恐怕也是它存在的另一种魅力所在。

        如今手制书的流行,成为了一种工艺品。这种手制书,老少咸宜,尽人可为,有艺术家的作品,也有普通人的作品;可以制作得很复杂,也可以制作得很简单;可以自己把玩珍藏,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甚至自己的恋人。当然,也可以如这里的手制书一样展览交流,甚至出售。

        这里的手制书,全部是印第安纳地区艺术家的作品,既展览,也出售,出售的价格不同,最贵的几百美元,最便宜的只要十几美元。不管你是买还是不买,几位参展的艺术家,站在一旁,更愿意和你交流。如果你是只看不说,他们则凑在一起,兴致盎然地自己和自己交流。手制书的乐趣,并不完全在书成之后,更在于制书的过程。那种完全靠自己手指的工作,和钢琴家或小提琴家演奏钢琴和小提琴时,手指触摸琴键和琴弦上的感觉相似。那时候,才会体会得到手制书真的是一种艺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