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3月18日 星期三

    安娜·西韦尔与《黑骏马》

    余凤高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3月18日   11 版)
    《黑骏马》,[英]安娜·西韦尔著,蔡文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3.00元

        《黑骏马》是安娜·西韦尔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而写下的唯一一部作品。她书中的一段格言式的劝导:“任何信仰都会宣扬爱。人们可能经常谈论自己的信仰,也很喜欢自己的信仰。要是不能让人们真正学会爱人类、爱动物,那这一切就全是骗人——全是骗人!”如今已经通过畅销3000多万本的《黑骏马》在世界各国读者的心中回响,唤醒一代代读者去理解所有不会说话的动物。

        在论及“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成功的时候,研究者常要提到它们的作者,女作家J.K.罗琳阅读《杨柳风》《彼得·潘》《黑骏马》等作品的熏陶。确实,这些儿童文学经典,每本都值得探究,它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如西韦尔的《黑骏马》,就很有特色。

        安娜·西韦尔(1820-1878)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基督教贵格会信徒的家庭,母亲是儿童读物的作者,所著作品总在表达她的宗教信仰。另一篇描写以马的眼睛看世界的故事,给安娜留下很深的印象。母亲平时也总是以贵格会的传统教育安娜和她弟弟菲利普要以虔诚、善良、温和之心待人。

        不幸的是安娜·西韦尔毕生都未能享有良好的健康。14岁的一天,她在雨中从学校步行回家时滑倒,髋骨严重受伤。治疗不当,成了瘸子,离开拐杖便不能站立,并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待在家里,靠父母照顾。她也只能在家受教育,由母亲教她读《圣经》,教她伦理道德,母亲还特别教育她能像她自己那样爱历史、爱动物、爱大自然,像她自己一样学习写作。

        安娜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只是在去欧洲大陆德国和西班牙等地治伤时,见过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等多位作家、艺术家和哲学家,受他们的启发,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1867年9月,安娜47岁,她和她父母都搬到诺福克城郊一个叫“老卡顿”(OldCatton)的小村子。如今在这里已经见不到“安娜·西韦尔家”了。原来的马厩也已改为车库,路段和房子之间曾有一个称为“安娜的花园”的小花园。穿过斯皮克斯沃茨路,当年是塞缪尔·格尼·巴克斯顿爵士的“鹿苑”,有许多马匹在里面放牧。从安娜家附近直到玛格丽特教堂,是一片花园、草地和森林,景色如画。

        “老卡顿网”上的《安娜·西韦尔、黑骏马和老卡顿》一文写道:

        “老卡顿的有些居民认为,安娜创作《黑骏马》的灵感是来自于放牧在这‘鹿苑’的一匹马。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安娜对马的爱起始于她很年轻的时候。那时,她因严重残疾,走动完全得依赖于马。安娜去往全国各地时,目睹许多马匹遭受虐待。在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时代,发电厂和马匹是几乎每种交通工具的动力。那些马匹就是被虐待和玩忽的牺牲品,经常因过度劳累和缺乏照看而死于轭下。事实上,安娜《黑骏马》的灵感可能来自于她弟弟菲利普的一匹叫贝西的黑马……”

        不过,该文接着说:

        “今天,在这地面的南端,还见有一座骏马喷泉,马槽上的题词是:‘1917。喷泉是阿达·西韦尔为纪念她的姑姑、《黑骏马》的作者安娜·西韦尔和她的姐妹伊迪丝·西韦尔而建造的。她们俩都是爱马的人。’”

        年轻时,安娜总是驾驭马车外出,甚至经常驾马车接送父亲上下班。现在,几乎全身都病,驾不了车,有了创作的欲望,甚至连书写都困难。于是,从1871年开始,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由她母亲记录,创作她的小说《黑骏马》。

        小说主人公黑骏马是一匹漂亮的优种黑马,他皮毛乌黑发亮,前额上的一点白色皮毛,像是一颗美丽的白色的星星;温顺、聪明又强壮。

        黑骏马原本从小生活在贵族人家,受过良好的训练。主人也非常喜欢他。但因主人家里发生变故,不得不卖掉他。后来又一连被卖过多次。在这过程中,黑骏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有喝多了酒就拿马撒气的醉汉,有动辄抽鞭子的出租马车车夫,有不把动物放在心上的野蛮人,也有把动物看成是朋友的好人家,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个善待自己的家,可以安度晚年,有了一个好的归宿。小说中的黑骏马,既从动物的视觉冷眼看人类社会,更多的是以富有人性的心灵来讲述他所感受的人和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使读者感到:动物也是通达人性的,它们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像人和人之间那样,人怎样对待它们,它们也就会怎样对待人类。

        但是读过小说之后,就会觉得,作品写的不只是马,不只是动物,实际上也在写人。

        首先,作者称她的主人公“黑骏马”,用的不是Blackhorse或者BlackSteed,而是BlackBeauty(黑美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她的前辈威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BlackBeauty。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黑夫人序列”最先的第127首就表明,诗人的情妇是一个头发、眼睛和皮肤全都黝黑的“黑夫人”。诗人特别声称,这黑“就是美的真容”。诗中开头的四行“在远古的时候黑并不算秀俊,/即使算,也没有把美的名挂上;/但如今黑既成为美的继承人,/于是美便招来了侮辱和诽谤。”(梁宗岱译诗)原文为In the old age black was not counted fair,/Or if it were,it bore not beau⁃ty's name;/But now is blackbeauty's  successive  heir,/And beauty slandered with abastard shame:。就用blackbeauty。可见,安娜·西韦尔采用blackbeauty一词,可能受莎士比亚影响,像莎士比亚称呼他所爱的情妇那样,以blackbeauty来称呼她所爱的马;至少她自己就是这样看的。

        另外,《黑骏马》从第一段第一句开始:“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第一个家是一片可爱的大草场……”,到全书的最后一段最后一句:“我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写的是作者自己,以致在黑骏马身上,不但可以看到真诚、勇敢、温顺、友善等人类的品质。看到黑骏马的一生既有维多利亚时代各种马的缩影,又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人的品行。难怪有评论说黑骏马即是安娜·西韦尔。

        《黑骏马》于1877年11月24日由贾罗特父子公司在英国出版,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维基百科》写道:

        “随着此书的出版,很多读者都开始关心和同情马遭受伤害的痛苦,最终希望看到引起改革,以提高马的福祉。小说发行两年后,100万册《黑骏马》的复印本在美国流通。同时,动物权利活动分子都乐于将此书的复印本分发给驾马和养马的人。复印本中有关‘颈上控缰’(bearingrein)的描述是那么的激发读者的同情和愤怒,以致颈上控缰的马术不仅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被禁止,在美国,公众对反虐待法的关注也明显增强。复印本中有关控马的有害做法,启示在各国立法,谴责对动物的这种虐待行为。小说在今天仍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动物权利和动物福祉百科全书》的作者克劳迪娅·约翰逊和维蒙·约翰逊曾称《黑骏马》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反虐待小说’。他们还写到,在很多作家为了让人们改变严酷对待动物而写作小说的时候,安娜·西韦尔的《黑骏马》无疑因影响最广属最好的一部。可以将《黑骏马》和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抗议小说,哈丽特·比彻·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作比较,因为两部小说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愤慨和抗议活动。”

        《黑骏马》是安娜·西韦尔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而写下的唯一一部作品,此书出版不久,她便去世了。但她书中的一段格言式的劝导:“任何信仰都会宣扬爱。人们可能经常谈论自己的信仰,也很喜欢自己的信仰。要是不能让人们真正学会爱人类、爱动物,那这一切就全是骗人——全是骗人!”如今已经通过畅销3000多万本的《黑骏马》在世界各国读者的心中回响,唤醒一代代读者去理解所有不会说话的动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