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3月18日 星期三

    《阐释的空间》:看不见的风景

    曹文轩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3月18日   11 版)
    《阐释的空间》,孙雪晴著,台海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79.00元

        我们时常热衷于谈论种种玄妙高深的理论,使用一些艰涩难懂的词汇,故弄玄虚,却羞于或者怯于讲出自己真实直观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孙雪晴并未为这种惰性的研究风潮所席卷,她依然保有对于文学,对于电影的真实情感。她勇于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回避。

        卡尔维诺有本书叫《看不见的城市》,讲述的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向鞑靼人的皇帝忽必烈汗汇报他一系列的旅途见闻。他向忽必烈描述了一座又一座存在抑或不存在的城市。空间就这样神奇地在言语中经由文字无声无息地慢慢舒展开来,不断膨胀立体,不断清晰生动。卡尔维诺充满寓意的作品恰恰最为形象地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文学创作就是借由文字,依靠想象而形成的空间。而对于文学研究来说,研究者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以游历者的身份亲身体验这个空间,找到一种打开一条或者多条走出来的道路的可能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阐释不是一种内容的复述与解释,它更多的是对于研究文本的已有空间的拓展与延伸,是对于潜藏在文本空间中那些看不见的动人风景的描画。而我手里的这本《阐释的空间》,也正是一个年轻的学人在文学的空间中游历的过程。

        孙雪晴的这本著作的体例很特别,她分为了四个部分,首先是理论探析,她花了很多的笔墨去梳理了一个又一个戏剧史上的文艺理论。其实很多理论不仅仅局限于戏剧领域。比如说对于“崇高”的辨析,对于“悲剧”的探讨。它们更多的应该属于思想范畴。让我颇为惊讶的是,在这个章节里,孙雪晴以一种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对理论进行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式的溯源与分析。而这种治学态度以及追寻真理的精神,在而今的学术界,尤其是年轻的学人之中,更显得尤为可贵。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运转,造成了世人普遍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功利性和唯目的论。而这同样也影响到了学术研究,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对于理论的“拿来主义”,总是带有明确的目的和功利性去阅读和使用理论。对于理论,经常是斩头去尾,随意宰割,只挑选对于自己的研究对于自己的论文有用的东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对于这些理论很多时候我们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误读。另一方面,也因为怀疑精神的丧失,使得我们的研究常常是浮皮潦草,辞不达意。所以,对于理论研究,了解其来龙去脉非常必要,只有准确地把握其流变的过程,我们才能娴熟地理解进而使用理论,它才会真正变成文学研究合手的工具。同时,我们时常被时下一些新鲜花哨的理论所吸引,而忘却真正需要阅读的是那些经历了岁月沉淀与淘洗的经典。这些经典应该是学术研究者的精神底色。只有通读这些厚重的经典理论,才能拥有纯正高贵的学术血统。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名为文本解读、影视絮语。这两部分,我觉得都可以看做是孙雪晴对于阐释的实践。她尝试着运用理论对于一些文本进行解读,电影影评同样也是一种解读。这种尝试也许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她对于梅特林克的《群盲》进行分析时,就遭遇了困境。这是必然的,因为失败原本就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况且任何理论都不是万能和通用的,当我们先入为主地举着一个理论的旗帜贸贸然闯进文学空间,企图挑拣归类时,往往会发现本末倒置。因为文学研究的顺序本身就应该是从文本出发,从最初的阅读感受出发。这最为简单的道理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我们时常热衷于谈论种种玄妙高深的理论,使用一些艰涩难懂的词汇,故弄玄虚,却羞于或者怯于讲出自己真实直观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仿佛一旦被打上感性的烙印,研究立刻就变得肤浅和幼稚起来,所以我们需要用那些复杂的不知所云的理论来支撑我们的论著,需要时不时拽出一些西方的名词来点缀我们的文字,装饰我们的门面。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能显现出思想的深度与高度。这几乎已经成了现今学术界的惯例,实在令人沮丧。摒弃了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对于文本的本真感受,使得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几乎变得千篇一律,所谓的研究只不过是将理论的外衣套到不同的对象身上的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机械动作。

        所幸,孙雪晴并未为这种惰性的研究风潮所席卷,她依然保有对于文学,对于电影的真实情感。她勇于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回避。这种情感的纯真还表现在她的论文语言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文章,似乎都是大工业时代机器批量生产的产物,匠气十足,灵气全无,形式呆板,语言也毫无美感可言,读起来着实让人感觉憋闷和厌烦。文学需要的是个性,而文学批评与研究也同样如此。文字风格的重要性体现在语言不仅是载体,它本身也应该是研究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再回去读前人的文章,周作人、鲁迅,后来的沈从文、朱光潜等等,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语言风格,这些风格和他们的研究本身融为一体,自成格局。所以,真正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大师往往是用通俗易懂的表述讲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之中,已经使得读者了然于胸。而在阅读这些学术著作的同时,实际上就是一次难忘的美的历程。

        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非常有意思,它是作者对于自己求学过程中的听课笔记的整理和梳理。这种梳理并非是简单的记录,而是融汇了作者自己作为一个求学者、聆听者的很多思考。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一种思想的回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