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

    钱理群:京沪要团结一山容几虎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1月21日   13 版)

        我讲一点回忆,一点感想。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新人中缺了两个人,缺了我和吴福辉,另外还有一些青年,原因很简单,我和吴福辉已经不是青年了,那时候我正好是46岁到50岁之间,这个年龄挤进青年确实不合适,我当时没有任何意见,我觉得是正常的。黄子平当时是可以的,是可以挤进去的,通常大家就把我跟黄子平一起看,称之为我们为青年学者,到后来我退休了,大家突然发现钱理群是老教授,所以我只有两个命名,从青年学者一下子跳到老教授,所以我是一个没有中年时代的一个学者,不过当时我们这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跟他们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并没有多少的界限,而且是互相帮助的。这特别感谢子平,刚才赵园说到她的第一本书是子平取名的,实际上是子平推荐的,因为我们这群人首先出名的是黄子平,他文章的题目叫《沉思的老树的精灵》,非常的出名,我们当时还默默无闻,当时上海的一位找到了他,想出他的书,同时问黄子平你的同学当中是不是推荐两位?结果他推荐了我和赵园,大家很难想像,当场就确定你在写什么?我说我在写《心灵的探寻》,他说好,就写这个。我觉得今天听我们的讲话,我有一点担心,我们会不会给诸位造成印象,把80年代过于理想化,80年代好像青年人非常容易出来,其实并不是如此。

        我今天谈我的一点经验,我的第一本书到现在都出不来,我真正的第一本书,我下的功夫写的,作家的年谱开始,我记得我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辛苦写的年谱,但是就是出不来,所以我的稿子一直到今天,我前段时间在整理我的书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个稿子还在,到今天都没有问世。大家不要把80年代想的过于理想化,只不过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要出来,都遇到种种的阻力,这个要靠自己去努力,自己去解决的,不要想到好像过去很好,今天就不是,不要把过去理想化,但是那个时代确实有一个特点,虽然也有外在的方面,但是我们确实有一大批,一个是我很感激我们的老师,老师对我们的全力的推出,我记得当时不止是一个老师,还有更多的人,甚至我发现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学生有可能超过他,他还是推他出来,这个境界就很难有,现在的导师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气势,他恐怕就不那么热情地把这个学生给推出来。另外还有那时候有真的是有很多的出版社,很多的杂志的编辑,他们真的是全力地要把新的人推出来。

        另外一个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之间确实非常团结,刚才提到了京沪两派,实力最强的,但是恰巧也是关系最好的,有一种说法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我们同样几虎在一起,大家都处得非常好,而且尽量地互相支持。我觉得这个经验可能更重要,因为外界环境总是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会遇到阻力,那怎么办呢?靠自己的毅力,还有靠互相的支持,总是能够出来。

        所以我觉得这里一个很重要的一点,生态环境问题,那个时候80年代总体来说,那个时代比现在好,我觉得现在令人担忧的就是现在的生态环境,当然现在也比我们那个时候也有优越的地方,比如说现在出书要容易一点,不是那么难了,我刚才一边听大家讲,一边在想,实际上我们今天跟青年学者,他们写出来的书,他的质量并不一定比这套书差,现在也有一些很好的书,但是不大可能有这套书的影响,我就说,你们无论从结构,还有很多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弱于我们,甚至超过我们,但是你得承认这个现实,你们很难有我们这代人的影响,这就跟现在的环境是有关系的。那怎么办?我对我的学生说过两句话,因此你们现在就不要再去追求有多大的影响,多大的效应。我说两个,第一个凭兴趣做学问,第二个凭良知做老师,或者做编辑,凭良知做你自己的事情,现在年轻人只能选择这么一条路,但是我觉得大家尽管生态环境不尽理想,但是我们是不是完全没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我觉得也不一定,更大的环境我们掌握不了,但是小环境里面,我觉得还是有良知的出版编辑、杂志的编辑,还是可以为制造好的生态环境做出一些努力,更多的还有我们自己,彼此之间是不是可以联络起来,可以互相支持,也创造出一个相对好的一个生态环境。我想我们之间,最主要的是呼吁这个,大家第一要面对现实,第二个就是怎么样能够有自己的努力能够创立更好的一个环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