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科普属于过去式,科学传播属于现代时。这种说法不一定没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名词的真正意义还在它所对应的内容。事实上,在中国,无论是科普还是科学传播,都无法涵盖过去百年之中某一个群体所践行的那种期待彻底改变族群认知方式的努力。这种努力今天仍然在进行之中。
11月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在整个庆典过程中,一系列的新书发布会梯次展开。这些发布会中,我参加的第一个,就是由董仁威教授任主编,松鹰、尹传红、陈俊明等任副主编的两卷本洋洋七十六万字的《科普创作通览》。
我跟《科普创作通览》的关系,大概要追溯到五年之前。那时候董仁威教授来到北京跟我说,鉴于当前科普读物急需、科普作者稀缺的情况,他要编辑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概论性教材。
董仁威是所有中国科普作家中我最佩服的几个人之一。多年之前在一次科幻会议上我俩熟识,董老师那种平易近人和充满热情的交往方式给我深刻的印象。此后,我们偶尔联系,但多数时间是天各一方从事自己的创作。他在科普、科幻等多个领域作出了突出成绩。不但如此,还不负众望地担当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的理事长长达10年。在他的主持下,更多四川科普人才的热情得到了发挥,大量作品得到了出版。也恰恰是这种长期的科普组织实践,给了董教授一种编辑科普教材的紧迫感。
说干就干是董仁威教授的性格。在他的组织之下,来自四川省和全国各地的作家编辑等立刻投入了框架设计、内容编写之中。2007年,第一版《科普创作通论》出版。我有幸跟随著名科幻作家王晓达一起参与了其中科幻小说部分的编写。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董仁威教授的那种博采众长、虚心听取大家意见、给予写作者充分学术自由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对内容本身他也一丝不苟。我记得我们的那个部分修改了大概三次。最终出版时稿子已经面目全非。
《科普创作通论》出版之后,得到了众多肯定,也有许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作者尽力与时俱进,但其中的内容仍然有点陈旧。许多观点显得还比较老气。第二,两极化比较严重,即一方面空对空的理论较多,可操作性不够,另一方面有的章节只讲案例,理论阐述不够。第三,由于多数作者来自董教授所在的四川当地,博采众长受到了限制。但在批评的同时,人们肯定这本教材有助于改变多年来科普缺乏理论研究、仅有的一两部教材自夸独大的局面。当科普出版社的编辑们看上这本教材之后,特别邀请编者重新编辑、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编者,将理论跟实践相互结合,努力使之成为一本真正具有操作性且不失理论价值的科普专业教本。
新版更名为《科普创作通览》。这是编者认真思考整个读本之后一种非常恰当和谨慎的改革。这种改革不单单是名称的改变,也是思想方式的改变。在中国科普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教材式的读本。虽然也选择了当时重要的从业者参加编写,但终究令人感到学霸气息太浓。科学普及本来是一种令普通人走近科学技术的接地气的事业,弄得封面黑乎乎且内容说教气息浓厚,在读者中引发的影响反而不好。而且,当存在着多种观点的时候,博采众长是唯一可行的教材编写方式。也恰恰是在这种考虑之下,《科普创作通览》力图实现多元化、口语化、实际操作化。不采用论说,而采用博览的方式,更多将大道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阐述出来,配合上大量案例,成了这个新版教本的特色所在。
我很喜欢当前这个教本的编排方式。上卷基本是从理论上做一些讨论,涉及当前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领域中争论的要点,平等阐述后也给出自己的看法。在各类文体分论方面,尽量设法包容更多文体内容,以便使人们看到当前我们已经处于一种新文体不断出现、旧文体不断交叉更新的时代。由于此卷的编者多数来自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的科研领域,因此这部分的理论内容充分全面,深入浅出。下卷从各种体裁上对当前科普读本的创作给出详细创作指南。这部分的作者多数来自创作第一线,对每个类型中的重点难点的把握都非常准确。下卷的另一个特色是给出了11位科普作家、编辑的专访和100部优秀科普读物的内容提要。这些经验性访谈跟优秀读物内容的提取与简单分析,给学习科普的初学者良好的指导和充分的启发。整个读物的那种编排模式,让我立刻想到它可以被全部搬上网络。这一点在信息博取的时代尤为重要。
我不仅想在博采众长、面对现实、注重操作等方面给《科普创作通览》较高分数,还想在基本观点的革新方面给这部著作打高分。把社会科学甚至人文都纳入科普的范畴,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很有危险的做法。但如果从人类整个知识体系或认知方式的角度看,这个做法又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科学本来就不存在一个僵死的外部边界,科学普及更应该是不同认知方式交会的场所。只要作者能自圆其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这个教材本身的价值就已经达到。对不确定科技新闻报道的一个章节,也是全书的亮点之一。作者提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种种神秘现象该如何报道,是像过去那种假装科学警察、装腔作势地展现科学的霸主地位,还是教会人从多种侧面收集信息,从多种侧面发掘资料,自发地找到认识和解释神秘现象的方法,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对著名从业者的专访,是全书的第三个亮点。作者精心选择了一些受访者,通过访谈的呈现,比较全方位地呈现了科普从业者的热情、态度、经验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前几天有个朋友突然扯出一本《无线电》杂志给我看。它居然还“健在”?这个发现勾起了我对过往那些
科学普及读物的热情。我发现不但《无线电》是真实的存在,《航空知识》《海洋》等我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阅读的杂志都还“健在”。想到中国科普所走过的漫长道路,我觉得其实我们有许多经验仍然没有被总结。期待《科普创作通览》能在未来的新版中,更加注重这种资料的整理与发掘。
这可真正是题外的话了。
真心祝贺《科普创作通览》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