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商务、中华、人民等出版社纷纷自评好书

    “书单风”劲吹出版界

    曲祯朋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17日   01 版)

        本报讯(实习记者 曲祯朋)每到岁末,很多媒体和机构都会开展“年度图书评选”,微信、微博上,读者时能看到各种书单出炉。近日,商务印书馆2014年十大人文社科好书对外发布,《罗马史》《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等内容品质好、市场表现佳的图书榜上有名;中华书局则评出了该社年度“双十佳”,包括《想象异域》等人文社科类十大好书和《史记(修订平装本)》等古籍整理类十大好书,反响热烈。人民出版社本年度十大优秀学术著作将与本月22日评出。此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等,也推出了各自的本社好书评选活动。

        “年度图书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大约已有十年历史,像《中华读书报》评选年度十佳、百佳好书,今年已是第10次。“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今年已是第9次。开展“年度图书评选”最多的是媒体,如今,书业媒体、大众类媒体、网络媒体都以此作为每年的保留节目。此外,像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合作推出的“中国好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国家图书馆一年一度的“文津图书奖”等等机构推出的年度书单亦备受关注。“书单风”越吹越劲,而出版社已成为媒体、机构之外的第三类推动主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第一,近年来出版社出书品种数激增,数年间从两三百种到数百上千种,正如人民社社长黄书元所说,“目前不是没有好书,只是图书的基数太大,使好书没能凸显出来”,而年度图书的评选就在于把这些好书推荐出来。第二,自媒体时代使得出版社具备这种能力,尤其是微信、微博兴起,适合晒书单这一营销形式。“出版社意识到网络时代传播越来越便捷,通过自己的自媒体,逐渐具备媒体属性,进而能够直接面对大众,对出版社而言是很好的年终盘点和宣传方式。”资深阅读推广人绿茶说。第三,出版社早有年度图书评选,但以前是为了内部激励,鼓励编辑做好书,现在则更加重视对外推广。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告诉读书报,中华书局内部往年都会评选好书并进行奖励,从去年开始对外发布十佳书单,这也是以往经验的延伸和升级。

        和传统媒体书单相比较,现在出版机构的“自荐书单”又具备哪些特点呢?首先是更具专业性。黄书元认为,出版社图书评选更强调专业视角,注重图书本身的学术价值。其次,出版社所选择的评委一般由学者、书评人、媒体人等三部分专业人士组成,评选程序毫不马虎,表现出相当的严谨性。另外,书单也反映了出版社各自特色,如商务印书馆的西学著作的翻译,如中华书局的古籍整理等,分别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准,这也可以看出书单专业化的趋势。

        出版机构的“书单风”对于读者和出版界又有怎样的影响?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王永康认为:“出版社自评年度好书显然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一,推动全民阅读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多一个榜单,会让读者多一个选择权,多一个判断的依据,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引;其二,每个出版社出书品种也比较多,书单评选可以给信赖出版品牌的读者有明显的指引作用,可谓是引领社会阅读风尚,搭建出版者、学术界及大众读者之间思想交流的平台。”

        谈到对“书单风”未来的看法,经常参加图书评选活动的绿茶表示,以后为读者推荐好书的形式会更加丰富,而且他希望未来出版社的榜单更加专业化,且能够让自媒体真正直接地参与其中。黄书元也认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阅读分享和推广的形式“不会仅仅限于年度好书的形式”,但目前年度书单被证明传播效果不错,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出版机构跟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