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清风雅集

    对马克思“巴黎手稿”研究的新拓展

    侯才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10日   10 版)

        韩立新教授的《〈巴黎手稿〉研究》是作者长期潜心学术研究的结晶,也是国内迄今首部较为系统研究马克思1844年巴黎手稿的专著。我个人以为,这是一部富有探索性、开拓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在笔者看来,该书有如下一些主要成果或突出特点。

        一是,以“从孤立的个人到社会关系”为内在逻辑、视角和框架,提出了《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是马克思完成从早期向成熟时期的思想转变的转折点的观点,并据此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关于早期马克思思想阐释的“解释模型”。这种解释模型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将马克思的《德法年鉴》文章或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作为马克思完成思想转变标志的既有见解。其主要理论前提,是关于《摘要》一文写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第一手稿之后、第二手稿之前的假设,以及关于在《手稿》的第一手稿(即“异化劳动”章)中马克思仍囿于“费尔巴哈的异化论框架”和“孤立个体的主客关系结构”的判断。依托和通过这一解释模型,作者对马克思1843至1844年的主要文本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文章特别是“巴黎手稿”(主要是《摘要》和《手稿》)进行了独具特色的重新解读、诠释和描述。由于逻辑、视角和模式的不同,早期马克思的思想也就在作者笔下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某些已有诠释的外貌。由于其理论前提并不具有不证自明性,对于作者提出的这一解释模型人们或许不免见仁见智,但也正因如此,它无疑会推动和促进学界对于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

        二是,较为充分地占有和广泛地借鉴、吸取国内外既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著涉猎相关研究文献和研究资料较为广泛,尽量采用和使用原文第一手资料,具有较为广博的国际视野。这为作者将视点和论域置于某些前沿性问题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尤为突出的是,书中较为充分地引介和批判性地借鉴、吸收了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而赋予论著以较大的信息量和较强的实证性。日本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形成和存在已久,在某些领域和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世界前沿性水平,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某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也未能被及时地翻译过来,致使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其了解甚少。所以,该著系统引介和评析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本身就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是,对黑格尔在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思想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揭示和阐明。对于黑格尔在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既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特别是国内既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往往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作者通过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成果,对此下大气力进行了深入挖掘、揭示和比较式研究,使其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例如,作者仔细考察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概念对马克思的影响,并将其追溯到赖以建立的经济学基础即亚当·斯密的生产性劳动和分工等理论。又如,为了论证和说明马克思从个人到社会的思想演进逻辑,作者极为详尽地考察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对马克思《摘要》一文的影响;为了说明黑格尔“物象本身”的概念,作者又逆《精神现象学》形成史而上,追溯了黑格尔耶拿《精神哲学》手稿的相关内容。这种研究,看似有些远离论著的主题,但是对于深入挖掘和揭示马克思思想中的黑格尔理论渊源却是十分必要的,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务求彻底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在笔者看来,如果不受制于“从孤立的个人到社会关系”这一逻辑和框架的强制,则会更有利于作者去客观和充分地揭示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

        在笔者看来,除了《摘要》一文写于《手稿》中第一手稿之后、第二手稿之前的假设尚需考证、论证之外,该著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是,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劳动、实践概念与交往概念的关系。作者所建构的“解释模型”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前提是将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获得系统表述的劳动概念理解和判定为“孤立个人的主客关系结构”,而将社会交往关系排除这一结构之外,并进而将“异化劳动”归属于费尔巴哈的异化论框架和历史唯心主义。作者的这一理解实际上是直接源自广松涉等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诠释。在客观上,则与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解相一致(参见其《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对此,笔者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以为这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按照笔者的理解,在马克思那里(即便在《手稿》中),交往关系是内在于劳动或实践之中的。换言之,主体间性是内在于主客体关系之中的。对此,笔者在新近撰写的纪念《手稿》写作170周年的文章中专门进行了论述(该文载于2014年第8期《哲学动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