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记录比文字更直观。影像为我们提供美妙且真实可信的形象资料,存真历史、佐证历史。杨天石先生说过:“人类渴望了解历史,也渴望记录历史。”
航拍影像技术从1858年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到现在经历了150余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航拍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从之前的民用航拍到军用航拍再到如今的太空航拍,航拍设备越来越先进,技术也越来越完善,航拍影像也越来越受摄影爱好者的推崇。当下不少摄影爱好者利用氢气球或小型热气球以及其他的飞行工具自制遥控航空摄影装置,通过可视画面进行遥控拍摄,这种方法可以满足航拍爱好者的拍摄愿望,但是画面的获取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说到航拍,我想向大家介绍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航拍中国1945》。
全书精选的99幅影像全部来自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安提坦号航空母舰下辖的两个战斗机中队在1945年秋拍摄的航拍影像,拍摄使用的是谢尔曼·费尔柴尔德航空相机公司设计的K20军用航拍相机,每张底片尺寸4×5英寸。当时是为了军事目的拍摄了这些影像,所以每幅影像都是高清的。高清晰超宽幅的画面,壮观宏伟的气势,细腻丰富的细节,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令人叹为观止。
阅读本书,如同置身于美国军机翱翔在蓝天之上,领略70年前中国华北地区的景象。从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华北地区70年前和现在的城乡布局上的差异性,看到这些地区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影像中的景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已经消失,让人扼腕叹息;有的还依稀留存着往日的印迹,让人感叹其生命力的顽强。
时光飞逝,70年来大量的古民居被拆除,街道被改变,城墙被推倒,护城河消失……作为跨越两代封建王朝的文化、经济、军事和政治中心的北京城历经改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高楼林立,城市加速扩大,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通过影像还能清晰地看到70年前北京城的样貌。这些保存下来的影像在今天的城市规划、古迹保护修缮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当我们跟随着战机由东向西飞过紫禁城,恢宏壮观的中轴线建筑、整洁有序的城市景观、绿化植被都还保留着明代北京定都建城时的格局……恍惚在蓝天上回味着梁思成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北京城正是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现出伟大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
航拍影像同时也记录了日军侵华的铁证。颐和园以北的百望山脚下,山坡上布满了山洞,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战争遗迹,也在国人的心里留下了不忘国耻的警示。
跟随战机飞过天津,从照片中清晰可见天津街头五条道路叉路口的正中央,有一座圆形且别具一格的建筑,既不是商店,也不是办公楼,原来是一座公厕,人们习惯地叫它“圆茅房”。这座闻名遐迩、老天津人都知道的圆茅房,如今已荡然无存。
战机来到青岛、上海、秦皇岛、唐山、旅顺、大连……通过拍摄者的镜头带领我们俯瞰机场、车站、码头、港口……我们看到1945年双十节当天,热闹异常的青岛李村河河口商贩云集,河滩两岸人头攒动;我们看到成片成群的四合院、三合院建筑,街道上行人来去匆匆,车辆过往不息……这些弥足珍贵的高清影像展现在我们面前,显然已经超越了当初拍摄的军用目的,它们已成为记录1945年华北地区的社会风貌的重要历史数据。
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摄影从胶片时代走向了数字化时代,以Photoshop为代表的数码暗房里,影像的后期制作比传统暗房有了更为广阔的操作空间。影像的风格和人们思维观念的变化,为影像创作者提供了各种创新的可能性,并使影像进入到当代艺术的行列之中。影像的创作者通过Photoshop修饰、重构,并通过各种介质为载体,更好地实现了创作者的主观表达,也是弥补创作者想象力实现的有效手段。但近年来人们利用数字技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影像进行肆意修改、加工,甚至突破影像的疆界,出现了造假等等现象。鉴于此,中国影像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本着维护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的真实性原则,于2013年5月联合推出《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技术规范》的12条相关规定,以杜绝新闻纪实影像的后期技术造假。国际摄影界也对纪实类影像的后期制作旗帜鲜明地提出“NOPhotoshop”。
历史类影像作品是属于纪实影像的范畴,它的根本是忠实地反映和再现历史原貌。而历史影像图书是挖掘珍贵的历史影像,把这些珍贵的影像编辑成册,让阅读者重返历史现场,真实感受历史瞬间。它不是简单的资料整理,因此在收集、遴选影像作品时要注重原创性原则。目前有些影像在许多图书中反复使用,造成阅读者的视觉疲劳。还有一些历史影像尘封于档案中,有的蒙灰,有的破损严重,为了让影像资料更清晰,更完整,编者、出版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进行后期修复。在修复过程中调节影像的色彩、对比度、饱和度、修复破损部分等,目的是让影像更加完整,尽量做到保真复原,保持影像的完整性。唯有保持原貌,才是王道。《航拍中国1945》的最大魅力正在于它忠实地再现了历史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