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华读书报》与读书

    止庵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19日   03 版)

        《中华读书报》创刊二十周年,相关的纪念文章我已经读过不少,轮到自己也来写一篇,有点儿不知从何说起。我不保存旧报纸,包括自己的“刊文”在内,所以无从细数在报上登过哪些文章,而且自家写的那些补白之作也不值得在此郑重其事地回顾一番。

        却说我有一位朋友,长期居住在美国,前些时打来电话,询问怎么在网上看不到《中华读书报》了。我答应下来,却为什么事一打岔给搞忘了。没过多久这朋友又来电话催问。我就问他到底为何非看不可。朋友说多年来没有间断地在看,可以从中得知不少新书信息。我赶紧给丁杨兄发短信,承告知:“报纸照出,但因为排版系统升级中,从七月中旬到现在暂无电子版,应该过段时间系统搞定,就行了。”我转告给那朋友,他听说报纸照出,这才放心。

        我把这件小事记在这里,好像比自己说些什么更有意思。我自己也是《中华读书报》的忠实读者,我从这份报纸获益良多。我觉得爱护这份报纸,最好就是逐期仔仔细细地读它,若有拿得出手的文章就交给它发表。

        因为是给《中华读书报》写文章,自然联想到“读书”,且顺便说一点心得。

        读书自有方法,不是拿起一本书,字斟句酌或一目十行地看完就行了——虽然这比“不能卒读”要强得多。陶渊明有段话很出名,也最容易被误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其实这就是他的方法。他说“每有会意”,正是真有所得;无奈我们往往只看见“不求甚解”这几个字了。

        陶渊明所说“会意”,首先是要具有感受力。从前谈“我的书评观”,提到三点,一是多所读书,二是要有感受,三是会写文章。感受力是“读书”与“写文章”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那文章里说,讲到感受,包括两层意思:对一个人来说,它是一番修养,或者一种能力;具体落实到阅读实践上,则关乎某一本书,乃至其中某一局部,某一细节。任何评价都是基于感受的,即便末了诉诸判断,也一定是由具体感受蕴藉而成。

        至于我讲“多所读书”,是因为没有一本书是孤立的,它有它的背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一国别、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此前此后类似或不同的作品,等等。在其间加以比较,往往能够发现它的独到之处。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作为读者,应该接受——甚至可以说容忍——一本书与自己的口味有所不同。而这可能正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地方。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有人读书为了印证自己,凡适合我者即为好,反之则坏;有人读书旨在了解别人,并不固守一己立场,总要试图明白作家为何如此写法,努力追随他当初的一点思绪。虽然人各有志,私意却以前者为非,而以后者为是。

        书评只是个人发表意见,理应实话实说,亦即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这对别的读者不无点拨,对于被评论的书的作者也有所帮助,——人家说好说坏,只要中肯,其实都有这个作用。相比之下,批评意见可能更其实用,譬如有些毛病作者自己向未发觉,经人提示,书籍再版时便可改正。《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氏春秋》编就,“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假若目的不是要堵大家的嘴的话,该说是古往今来对待批评的最好态度了。

        然而这么一种健全的批评环境,迄今尚不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被评论的书的作者来说,往往不能接受任何批评,尤其是书评这种公开的、诉诸文字的批评;从书评作者来说,也不大愿意说人家可能不喜欢听的话;从读者来说,很容易把书评视为终极意义上的价值评判,而非仅仅是个人发表意见。借用一句讲得滥俗的话,书评作者、被评论的书的作者,以及读者,都该有点儿“平常心”。

        可以顺便谈到“酷评”的问题。假如批评环境健全——也就是说,无论原作者、写书评者,还是读者,都能正确认识书评性质何在,意义何在——“酷评”未必不是书评的一个品种,至少是一种风格。当然“酷评”也得写得好,而在我看来,这比一般书评更难,因为要求批评者识见更多,才具更高。就现在那些“酷评”作者而言,这两方面无疑都有明显欠缺。缺乏足够识见,“酷评”尽管实话实说,却在较低水准;缺乏足够才具,也就写不成好文章。

        据《现代汉语词典》,书评包括“书评”和“书介”两类。其间区别,在于读者定位有所不同:读过或没有读过那本书。面对没读过书的人,多少要介绍一下书的内容,不然他不知道所说的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要创造一个彼此能够交流的语境;而对于读过书的人来说,这个语境已经存在了。“书评”和“书介”分别起着不同作用,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当然通常多是“评中有介”或“介中有评”。即便这样,作者也应考虑上述读者定位问题,不至于该说的不说,不必说的说个没完没了。附带说一句,前面强调感受对于书评的重要作用;书介作者同样需要此种能力。没有感受力,无从发现书中究竟什么东西最为重要,那么也就很难介绍得当。

        拉拉杂杂说了这些,当然是希望《中华读书报》办得更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