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王蒙通过矛盾叙事写出了生活的复杂性,这也为新时期的王蒙写作开了先河。

    《这边风景》的矛盾叙事

    郭宝亮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05日   12 版)

        《这边风景》是王蒙写作于“文革”后期的一部7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2013年在尘封近40年后的出版,顿时成为文坛上热议的话题。

        实际上《这边风景》是王蒙在文革后期戴着镣铐跳舞的产物。小说与文革前27年时期的小说有着许多内在的一致性。

        小说的重点在写“四清”运动,“四清”作为文革的前奏,已经显现出政治生活中的强劲的左倾风暴,但王蒙却巧妙地抓住了反对“桃园经验”极左做法的“二十三条”作为挡箭牌,以获取政治正确的筹码。小说的上册与下册对极左批判的比例并不协调,下册对章洋的极左的批判明显坚决和彻底。这应该与世事的大变有直接关系。《这边风景》开始写作于1974年,1978年8月7日完稿,如果以1976年10月为界,这部作品恰好处于这两个时代的交界处。极左与反极左的内在抵牾龃龉,体现出作家流行的先验的政治概念与原生态的生活真实纠结缠绕在一起的矛盾现象。

        浓郁的伊犁边地风味,维吾尔人民的民族风情,文化习俗等在这部小说中都浓墨重彩地加以描述,成为这部小说的最为亮丽的风景。伊犁的电线杆子都能发芽成树,乌甫尔打钐镰,以及烤肉打馕酿啤渥等的维吾尔人民的日常生活描写,既显示了王蒙作为外来者的新奇眼光,又证明了王蒙新疆16年与维吾尔人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对生活的熟稔而信手拈来的自信和自由。由此带来的是鲜明生动的现场感。现场感需要深厚的生活积累,想象力如果离开了坚实的生活积累的基础,有时候会变得模糊飘渺,也就失去了小说的厚重笃实。《这边风景》现场感之所以鲜明丰厚,正是王蒙对新疆生活经验刻骨铭心的体验之深。《这边风景》的现场感还体现在丰厚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共82个,其中大部分人物都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可以说《这边风景》重点写的就是边地人民的原生态的日常生活,但王蒙处在那个特殊年代的政治情势,使他又不可能挣脱政治概念的藩篱,我们也没有理由说王蒙不是真诚地相信这些政治概念的正确性的,但原生态的日常生活又的确消解了先验的政治概念的正确性。

        《这边风景》的这种矛盾叙事,对我们研究王蒙,理解王蒙乃至研究文革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作品之所以有认识的价值,正是它的这种现实主义的矛盾叙事,真实地表现出了王蒙乃至那个时代人们对待政治与生活的态度。在那个时代,王蒙通过矛盾叙事写出了生活的复杂性,这也为新时期的王蒙写作开了先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