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新史学”图书的品牌之路

    谭徐锋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0月29日   11 版)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杨念群/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认为,除了坚持与提升学术品质之外,很有必要介入大众史学阅读,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出版对读者进行引导,使这一文化品牌影响更多的读者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出版已经有不少年了,我与主编杨念群教授,以及这套丛书,一起经历了不少故事,甚至可以说伴随了我七年多的编辑生涯。其中点点滴滴,有不少值得回味的故事。

     

        取法乎上

     

        提到“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不能不谈到这一系列的发起人杨念群教授与他发起的“《新史学》发表一百年纪念会”。我读书时早已熟悉他的学术研究,只是没缘亲炙,真正的结识,是在做编辑之后。

     

        2002年,为了纪念梁启超先生《新史学》发表一百年,杨念群教授召集海内外知名学者在香山召开纪念会,让史学界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会场各路诸侯激烈争锋,形成了不少很有影响的学术文本。会议结束后,形成两卷会议论文集与对话实录,使得青年学子对新史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史学前沿有了第一手的触碰。十多年前的这轮会议,使得不少史学后进投身新史学研究阵营,如今一些人已经从学生变为老师,形成了不绝如缕的一支研究力量。

     

        这次香山会议,也催生了“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与“新史学”集刊的问世,至今分别都出版了近十年,合起来有二十本书的规模。

     

        十年,二十本书?也许有读者会觉得怎么量这么少呢?

     

        这其实是我们刻意为之,尤其是“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杨老师和我都坚信,只有取法乎上,才能有更好的著作沉淀下来,也才能真正在学术界积累口碑。相对于一些追求短期效应与上量的丛书,“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对于入选作品一方面相当开放,一方面又可谓相当苛刻。

     

        在选材方面,我们对海内外学术界开放,绝不论资排辈,即使是80后史学新秀,只要是有好的学术著作,我们也会充分考虑。在获得学术界推荐之后,我们会进行审读,觉得很有价值,再纳入出版计划。对于我们拿不准的选题,我们会进行匿名评审,邀请同行顶尖学者进行审读,以此作为是否出版的条件。比如最近一本中古史研究的著作就是找台湾一位中研院院士评审的,评审人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成为我们接受该书稿的重要依据。

     

        对内容严格把关的同时,在装帧设计、内文编排方面,我们吸纳了不少读者朋友的意见,邀请著名设计师蔡立国先生操刀,对系列的整体设计进行了改造,使之显得文气而厚重,颇受好评。

     

        在这样的坚持之下,系列出版了十来本,很多史学界同行基本上是出一本买一本,两年左右,一般都能实现重印,在当下学术著作市场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提振了我们从事学术出版的信心与勇气。

     

        唤醒历史想象力

     

        在多个场合,我都强调“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的“新”字不是一个形容词,它是一个动词,这并非一个文字游戏,而是代表一种对于新学术新思想的决绝支持与坚守。在当下量化考核已让学术界身心疲惫之时,不断聚焦史学研究的核心话题,聚焦中国史学的问题,以具有创意的研究,挑战那种陈陈相因的老套叙事,以唤醒学术界的历史想象力,以史学的魅力开创一片色彩斑斓的学术版图。

     

        国外“新史学”已经不断更新,似乎可以不断在新史学之前加“新”字,这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旨在,不断刺激新的想法与视野,以不断递进的新知识,提倡与推动新的研究方法,让新的研究材料与视角增益既有研究,使得我们对重要历史的认知更加丰富,更加多彩,更加立体,通过史学研究的进步,提升国内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准。

     

        “新史学”当然不排斥对老问题的新研究,她所反对的是因为学术的圈子而导致陷于学术的圈套,主张敢于提出问题,进行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术探索。我们相信,这一学术实践,可对青年学人的学术生涯与中国学术的未来起到刺激作用,进而为回应欧美学术的挑战积累更多学术反思的动力。

     

        这也是我们坚持发掘学术新秀的初衷。

     

        营销学术品牌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整体面临很大挑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已经有些不合时宜。

     

        这就涉及到对“新史学”这一学术品牌的营销。

     

        新史学这一品牌的营销有其自身的局限,由于其内容较为专业,很难像畅销书一样吸引眼球,她更多是慢热型,需要吸引学术圈和史学爱好者不断关注,但引爆点和话题又不是那么强烈,无形中限制了其社会反响的力度。

     

        我们想到的是,以新媒体和读书沙龙为平台,来对图书和作者进行推介。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一书出版后,我们在单向街书店举办读书沙龙,由吴老师主讲,很多读者热情参与,围绕着面对面的互动,书评与在豆瓣的宣传也紧跟着推进,使得此书在当年有了很好的市场反馈。

     

        “新史学”系列去年推出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历史系陈怀宇教授《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一书,对陈寅恪的留学经历与学术源流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在学术界反响很大。我们也是利用读书沙龙与学术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陈怀宇兄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都进行了讲座,对该书的主旨做了很好的发挥,我们也在纸媒、豆瓣推出了十余篇书评,加之该书入选《中华读书报》2013年度百佳图书,一时形成了一个陈寅恪阅读的小高潮。

     

        由于上述两书学术品质优良,加之传播到位,读者很是欢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也进行了专题播报,使得该书的影响力再次得到提升。

     

        除了以上滚雪球式的推广个案,我们还尝试着进行整合营销,“2014年度新史学沙龙”就是这样一个尝试。

     

        2014年9月6-7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单向空间联合主办的“新史学沙龙&东方历史周末”在北京单向空间·花家地店举行,我们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嘉宾,就民国史与共和国史的深入、概念史、明清之际的历史记忆、空间与历史等主题与读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一次为期两天四场的新史学沙龙,我们邀请了十位知名学者出席,在学界享有盛誉的赵园老师也出席捧场。我们围绕新史学,整合既有作者资源,打造了一个学术场,现场有数百名读者参与,再通过新媒体将沙龙内容分享给全国的读者。

     

        沙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分社社长谭徐锋、《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方曌轮流主持。每场结束后,都预留近一个小时让读者与老师们进行充分的互动,不少读者提出了很有深度的问题,也对新史学丛书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建议,相对于中秋佳节的物质大餐,读者却更愿意分享这次新史学盛宴。

     

        由于出版社事先在豆瓣、微信、微博进行了充分的宣传,此次活动吸引了数百名读者的参与。上海新媒体澎湃文化与《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号全文刊发了此次沙龙的系列内容,并将长期大力宣传“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这一图书品牌。这种图书品牌与跨界文化品牌的互动,不仅带动了“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的销售,还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为图书品牌的延伸与衍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空间。

     

        今后我们想与各地文化地标合作,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年度“新史学沙龙”,每年举行数次,可以是研究话题,可以是地方风物,可以是学术群体,不拘一格,突出沙龙的学术前瞻性与趣味性,通过多元互动,将新史学的种子播撒到五湖四海,既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发展,也效力国家的文化建设。

     

        品牌化之路

     

        新史学这一品牌走到现在,已经有十年时光。面对当下出版业尤其是传统出版式微的趋势,我们认为除了坚持与提升学术品质之外,很有必要介入大众史学阅读,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出版对读者进行引导,融入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推广这一文化品牌,使之影响到更多的读者。

     

        为此,我们已经在着手将“新史学”品牌化,以下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

     

        经过商讨,我们决定,“新史学”以“观古今中西之变”为口号,分为两个出版板块:

     

        一是高端学术“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吸纳国内外学术研究精品力作,增加原来未有的史学名作翻译,拟加入“法国大革命史译丛”、“历史-社会科学译丛”等专门译丛,通过视野的拓展,使得其学术辐射力更加宽广。

     

        二为文化读物“新史学&历史记忆”,以话题、风物、传记、回忆为主,图文并茂,收入有趣的记忆片段与话题图书,使更多读者参与到新史学的活动中,体认历史的真相与意义。

     

        这一构想已经有不少图书在积累中,最近一年会推出十种。随着内容的充实,“新史学”这一微信公共号、豆瓣小站、微博也已经在开始运作,海纳百川地吸纳有趣、深刻的史学内容,将其打散,化为学术溪流,通过互联网进行精准营销。

     

        我们相信,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史学”这一品牌将成为当代中国学术出版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期待这一学术出版构想能够得到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鼎力支持,点点滴滴,日积月累,使得“新史学”枝繁叶茂,让中国史学新秀得以茁壮成长,最终化为新的学术动力,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建设之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