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呼吸,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基本需要。“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如余华所言,善于读书的人,其实都是识得时间奥秘的人。当有限的生命与无边的书海相对,会有种种神秘的“期遇”,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经典”,不是因为它完美无缺,而是因为它坦诚相见,有时也许只是寥寥数语,目光却猛然停住,感觉手中拈着一页馨香。
读王国平的《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就是这样的“期遇”,遇到的是13个年逾八旬的老人,他们是吴宗济、刘曾复、常沙娜、张祖道、李铎、顾棣、裘沙、王伟君、南国农、于蓝、王希钟、李滨声、马继兴。这些名字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谁还会记着他们呢?“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王国平却“愿意放慢脚步,搬个小板凳,坐到他们的身边,静静地听”。书中所写,就是这样的倾听所得。没有什么吸引人眼球的时尚或热门话题,作者只是为每一位老人画了一幅素描,不作虚饰,也不施华彩,因为这些老人身上沉潜下来的,都是平平淡淡的真。这可是用时光换来的啊。
时光中的老人是这么耐人寻味。“百岁青年”吴宗济是一位才学兼备的学者,毕生对语言学痴迷不已,为此宁愿抛弃家业,历经动荡,矢志不移,并把语音学研究和诗、文、赋、音乐、绘画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但作者记述的兴趣显然不止于此,他一次次走进老人的生活,深深怀恋的是老人的种种有趣可爱:“他不遵医嘱,我行我素,几乎每餐都要吃肉,酒也要喝上一杯,并且总结出‘啤酒不算酒’的理论”;他每天坐拥书城,最亲密的朋友“猫头鹰”围在身边,喝着小酒,生活无牵无挂,畅意快然;他严谨到对一篇小稿也要一字一句认真地推敲纠错,细腻到给没有出生的孩子取名字也要考虑笔画多少……吴宗济丰富得可以容纳各种酸甜苦辣,简单得又难以获得,自有生命的悠游以及功夫的锤炼在。
在王国平看来,老人是座图书馆。当吴宗济老人走了,他感觉属于他的那座“图书馆”已经坍塌了,这种“彻骨的感伤”有几人能懂?所以,千万不要把这本书当成什么人生指南或励志书,更不要在书中找寻什么成功学。作者观照的是生命,是具体而生动的生命,而生命的智慧没有既定答案,它联系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态度。每一个老人都经历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背后都有各自的血肉和丰富性,读老人就是读历史,读时间。在作者眼中,老人们没有显赫的名声,但都活出了真性情——
高洁如刘曾复,他既是个生理学家,又是一个精通京剧的艺术家,拥有这“双刃剑”,他总能破尘网而不为物诱,不露锋芒,也“从不糟践自己”,在诸多领域修炼成通览博文、平易练达的谦和长者;
优雅如常沙娜,她懂得坚守,从不随意被所谓的新潮迷惑,内心如水般纯净。她这样理解艺术:“艺术不能赶时髦,要立足自我,立足自己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根深叶茂。我从里到外都‘洋’过,我知道选择什么。”
淡泊如马继兴,他甘于枯燥清苦,一辈子在中医古籍文献里打滚,专注勤奋,细细地爬梳,兴致盎然;作为师长,他提携后学,严格要求;生活上则跟时尚绝缘,无杂质,无波澜,无起伏。他说:“我写文章,不是为了发表。”
……
他们是学者,是艺术家,或两者兼而有之,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是活的积淀、活的体现,他们不是生活在笔墨书袋中,而是生活在生活中,他们的贡献,植根于中国活的传统中和他们自己的生命、性灵中。他们是心灵善于飞翔的人,懂得在人生的轻重之间维持身心的健康平衡。他们是清风朗月,是大河宽流,是孤云出岫,是清朴之人立于苍茫天地间的磊落与坦荡,本色与自然。作者不用大词称呼他们为“大家”或“大师”,也不采用“老人”这个一般称呼,而是尊称他们为文化长者,心底充满感激和敬意。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就在于生命中这样的莫逆晤对。每次谈话在进行中,在场的声音都是一个有脉动的生命,都能从活体上找到它的容貌、动态和情感。当老人们开口谈人生的时候,整个世界——所有他们所见识过的欢愉、幻想、悲哀、奢华和留恋都温顺地走了进来。年轻的记者没有少年得志的张扬,唯有一腔素雅情怀谦恭向隅,他苦心的采访和记录谦卑而清晰地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不凡的新闻工作者素养。由此使人想到,人生最值得眷恋的光景,不正是与那些丰富的心灵进行直接且深长的晤对吗?它们仿佛电影里的长镜头,无限地悠长。
每代人有每代人要面对的问题,但人类共有的悲欢是不会终结的。在这个文化已如风中之烛的年代里,到处是寂寥的浮华,无声的喧嚣,好歹还有贴心的长者可以馈赠心意。我们的时光,有一部分正是被这些亲爱的长者铭镌的,是方正、敦厚、敛约、清雅、内蕴、深沉。无论这些人物在历史中如何留痕,如何沉寂,文化之魂魄永远不死。善读长者的人,都是懂得珍惜时光的人。
《纵使负累也轻盈:文化长者谈人生》,王国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