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战时重庆的一个犹太人

    徐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9月17日   09 版)
    《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以]沃尔夫岗·卡佛岗著,[美]董经绚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28.00元

        日前拿到二战期间逃至重庆避难的前德国犹太人沃尔夫岗·卡佛岗撰写的回忆录《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全书。这本十分质朴、无任何过度修饰的回忆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一、填补了近现代在华犹太人研究的一项资料空白

     

        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中国学界对犹太人在华史,特别是对二战期

     

        间到中国避难的犹太难民历史,有了相当了解。以前一般认为,二战期间到中国避难的犹太人主要是在上海避居,只有极少数人抵达天津、哈尔滨等有租界的“港口”城市。对于是否有犹太难民来到中国内地,由于资料的缺失,只有推测和传闻。《重庆往事》的出版,明白无误地展示了犹太难民战时在内地城市重庆生活的实例。

     

        该书提供了若干全新的关涉在华犹太人的信息,如先于卡佛岗生活在重庆的其伯父一家,是1933年来到中国,最先落脚在东北城市哈尔滨,后来到重庆并加入中国籍。而卡佛岗父子是事先获得中国签证才前往中国一事,也很有价值,因为同时期抵达上海的犹太难民通常并不需要签证。犹太人抵达的线路(从德国坐火车到莫斯科,再坐火车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然后乘飞机到乌鲁木齐,转机兰州、成都,最后抵达战时陪都重庆)等信息,也都是第一次为学界所知。该书所展示的证据,尽管只是一个案,但无疑填补了在华犹太难民研究资料的空白。

     

        二、以“老外”的视角和独特眼光,勾勒了常被大历史叙述忽略的战时重庆市井生活

     

        作者卡佛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难民,在中国生活的11年间,经历、接触和看到的生活基本是底层、日常、大众式的。书中记录描写到的大小事,是深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使他能在数十年后回忆成书。书中没有宏大的历史叙述,也没有过度的情感渲染和道德评判,而是平实叙述,细致描写。像亲历重庆大轰炸、加入袍哥会、问诊、跑运输、结识中国女子等,均是作者亲历、亲见,或者亲闻。对活跃在社会底层的匠人,如铁匠、补碗工、剃头匠、手艺人、算命瞎子的描绘精准、风趣,对民间行会、借贷(打会)的叙述到位。还配有若干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可信度较高,具有很高历史价值。

     

        由于作者就在现场,讲的是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更具震撼力。例如,沃夫岗所记录的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完全可以视为日军对重庆狂轰滥炸、屠杀中国人民的铁证。他的叙述印证着历史:1941年6月5日,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日本派出24架轰炸机分三批偷袭重庆。街上一片混乱,惊慌的人群潮水般地向大隧道涌去。这段仅可容纳5000人的隧道,顿时挤进了上万人。日机持续轰炸了3个多小时后,人们打开隧道门,发现在里面躲避的大多数人已窒息而亡。死者面目青紫,口鼻出血,你抓我扯,惨不忍睹。沃夫岗写到:“我亲眼目睹了几千具尸体用卡车拉了好几天,才清理埋葬完毕……事件过后,这一带的商店好久都没人开门,因为他们都死在洞里面了。”这种不动声色的记录,是对日军暴行的有力控诉。

     

        三、折射了犹太文化中自我奋斗和享受生活的正能量

     

        犹太人自两千前被逐出自己的古老家园后,一直生活在异乡异族中,忍受歧视、排斥、迫害,以勇气、智慧和力量面对不幸,依靠自我奋斗,努力幸存下来。这一传统,应该说源自2000多年前犹太著名圣贤希勒尔的教导:“我不为我,谁会为我?……此时不为,更待何时?”——人不应指望来自上天或他人之手的帮助,而应首先依靠自身的努力。

     

        在书中,几乎没有看到沃尔夫岗对命运多舛的抱怨,到重庆的第三天,他已经尝试用重庆话与人交流了。他风趣地记录:“车间里的年轻人爱拿我取乐子。我认真而且准确地重复他们教我的重庆话时,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才发现,他们教我的都是些脏话。”说地道的重庆话,吃地道的重庆菜,包括学会使用筷子,他最终成为了“重庆老表”。“我在重庆有很多朋友。我喜欢他们所有人,他们也喜欢和我在一起。”交友过程中,他获得一辆老式军牌卡车,利用这辆车,开始了主要职业——跑运输。

     

        那时他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利用先前学的一点点技术,勇敢当起修理工,大胆修引擎,赢得老板和伙伴的尊重;用母语教德语,在美军基地当翻译得到额外收入;后来在云贵川开卡车从事长途货运,驾车往来成都、贵阳、长沙、昆明等地,搭“黄鱼”(载客),遇种种意外,一次次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一次半路没油,他遇见一人背着两大罐酒走过,就把这高浓度的老白干买下倒进油箱。用破棉絮浸满酒精,包着汽化器,点燃给汽化器加热,引擎居然能发动了。后来沃尔夫岗移民到以色列,只有小学学历,凭借自身努力,成了海法理工大学的高级机械师,并取得多项专利。

     

        沃夫岗的生活态度远非个案。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几十万在阿拉伯地区生活了上千年的犹太人,由于政治原因被赶到以色列。但他们很少一直呆在难民营依靠救济生活,而是积极找出路,很快摘掉难民帽,并成为社会栋梁。大多数难民营因无人使用而早早关闭。

     

        犹太人的信仰(即犹太教)不是禁欲的宗教,提倡正直努力地工作,享受美好、富庶的“尘世生活”,犹太传统将圣化生命、圣化生活、追求生命的幸福、美满和完善视为人生的一大目标。犹太经典(《塔木德》)不仅劝告人们去尽情享受生活,还谴责那些放弃享用的人。犹太拉比甚至认为,上帝造出人来不是要叫人在世上受苦,而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快乐。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当下就努力享受生活,创造一种值得过的生活。

     

        在《重庆往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在沃夫岗身上的“完美”表现。

     

        离开德国,沃夫岗父子俩可以说就变成了彻底的穷光蛋。抵达重庆后,他们马上找工作,一旦有了更高收入,马上搬出简陋的棚户,在城里租房,改善生活条件。仍然去酒吧餐馆,品尝西式食品饮料,有机会还去看电影。卡佛岗不仅努力改善生活,还寻找机会满足自己感情生活的需要。遇上中国姑娘刘素兰后,更是鼓足勇气,发动攻势,终于在1950年与她成婚,共同生活36年后,妻子因脑溢血不幸去世。在爱妻亡故后决心享受自己的第二人生,与失去丈夫的汉娜生活在一起,继续享受生命的美好。年过7旬的沃夫岗开始了自己的环球旅行,包括回到生活过的中国,祭扫安葬在重庆的父亲,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犹太人在生活中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处理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生存,如何讨生活。颠沛流离数千年,犹太人不仅学会了发现存在什么,洞察需要什么,而且找到了如何去满足这种需要的方法。《重庆往事》以回忆录的方式具体形象诠释了犹太人的民族性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