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岳飞故事有望重返中小学教科书

    本报实习记者屈桢朋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9月17日   01 版)

        本报讯(实习记者屈桢朋)岳飞,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其爱国抗金的英勇故事有望重返中小学教科书。近日,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关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政协座谈会的浙江大学著名教授、宋史研究专家、杭州岳飞研究会会长龚延明告诉记者,在“电视纪录片‘精忠岳飞’策划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将在中小学课本中恢复岳飞爱国故事的内容。而关于中小学教科书恢复岳飞爱国故事内容的提案,在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已被采纳,正在走审批的程序过程中。

        2002年冬,教科书中“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等字样被剔除,其原因是恐不利于民族团结。这引起中国史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激烈讨论,岳飞评价或者说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一时成为文化焦点。学界也出现了许多相关文章,而互联网上评议更是“热闹非凡”。但事实上关于岳飞评价的争议由来已久,其中最为集中的当属对“民族英雄”称号的争议。

        早在1923年,吕思勉《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一文便持有非寻常论点,即崇秦而贬岳。后来这一观点得到了胡适的支持,认为秦桧“真是冤枉”。进而在1935年,周作人也写了一篇《岳飞与秦桧》声援吕思勉,认为“岳飞是军阀,专权该杀,反倒是秦桧能顾全大局,值得褒扬”。当然这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总之,上述所作评论,显然并不具有客观性。

        上世纪50年代,有人因岳飞曾镇压过农民起义而说他是“人民的敌人”。同时期的学术界中有学者开始提出岳飞为民族英雄影响某些民族的情感的观点。接下来80年代是岳飞研究的一个高峰,也正是这一时期有人正式质疑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主要理由是:岳飞不是抗击英帝国主义或日寇等外来侵略,而是抗金,但金人即是女真族(今满族)同属于中华民族,所以岳飞抗金不过是中国人内部“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对此,有人提出一种折衷办法:岳飞是“汉民族的英雄”,不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对此,早在1962年岑家梧先生发表《教学上如何处理祖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一文就指出民族英雄应该对各族人民都有利,以岳飞而论,他的抗金,不仅代表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北方各族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岳飞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岳飞研究,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繁荣之后,转入了一段沉寂期。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最近十年,岳飞专题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一些新的成果。比如在传统题目方面,包括岳飞思想研究、岳飞死因考证以及《满江红》真伪问题等方面仍有新作出现,讨论也进一步细化、深化。另外在旧有题目如当时宋金局势、后来岳飞生平事迹、以及岳飞评价(是否民族英雄)等问题的基础上,同时也出现了新题目为岳飞研究进行了扩展,如岳飞诗词、岳飞后裔、岳飞遗迹、东南亚岳飞文化现象研究等新内容。2007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龚延明教授的《岳飞评传》,全书加大了“评”的力度,增加了岳飞忠孝观、军事思想、岳飞的文学创作,以及岳飞诏狱的元凶等内容,更进一步肯定了岳飞是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

        进入新世纪后,对以上问题的争议仍在持续,并不断积累和发展。学术界对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再次展开热烈讨论,2004年叶文宪在《探索与争鸣》发表的《忠奸之辩——以岳飞和秦桧为例论忠君与爱国》一文认为岳飞只是忠君,不应被称作民族英雄,并支持教科书中去称号的调整。针对此观点,同年孙果达在《探索与争鸣》发表了《岳飞是铁定的民族英雄——与叶文宪教授商榷》一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岳飞忠的是民族大义,而不是简单地忠君,所以岳飞所为是站在整个民族兴亡的角度上的,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称号。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降大任《民族英雄问题再思考——从岳飞、文天祥的评价说起》一文,认为民族英雄不应该以族别为界定依据,应该看历史人物是否维护本民族以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网上争论进行得更是如火如荼,总结观点如下:反对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观点:其一,“民族”这个概念是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古无民族概念,则岳飞非民族英雄。其二,认为“宋朝是‘文明共同体’而非民族。包括岳飞在内的南宋人自谓的‘中国’、‘中华’、‘华夏’只是一种文明共同体,而非‘民族’或‘种族’共同体,‘中华’在当时绝非‘民族’或‘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因此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而支持者则认为:古代没有“民族”概念定义的本身,但具备了“民族英雄”的内涵。

        而所谓的“语言、历史、文化的共同体”本身就是“用文化或文明概念来区别和划分自我与他者”,换言之,所谓“文明共同体”本身就是“民族”。所以反对者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岳飞仍是民族英雄。

        2003年,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2004年,龚延明、祖慧编的会议论文集《岳飞研究》第五辑出版。其中龚延明先生的《关于民族英雄岳飞的评价及其他》和张希清先生的《岳飞:中华民族的英雄(论纲)》,代表学界,为之前关于民族英雄岳飞的争论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岳飞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龚延明教授表示:对于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我们应尊重历史事实,历史上一直都将岳飞看作是民族英雄,这是几百年来形成的历史观念,深得民心。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高唱岳飞《满江红》,挥着大刀向日本鬼子头上砍去,岳飞成了凝聚民心反抗侵略的伟大力量。有人以今喻古,以民族关系为由,不敢称岳飞为民族英雄,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在九百多年前的侵略反侵略战争中,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何来“兄弟民族关系?”事实是,金国贵族发动的非正义的战争,是攻城略地,是烧杀掳掠,要灭亡宋国。“靖康之耻”,是深深烙在宋朝各民族心中的亡国之痛。岳飞奋起抗击侵略,要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保国卫家,并为之宁死不屈,岳飞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难道不值得崇敬和歌颂?岳飞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百战百胜的抗金功勋,还在于他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他的“尽忠报国”(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的四个字深入肌肤)、“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强敌未灭,何以家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待一万人如待一人”的人生观、为官之道、严明军纪和做人准则,有口皆碑,已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滋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情操资源。岳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爱国主义旗帜。而这次相关部门重新重视这一问题,并将对教科书进行重新审定,可以看出国家对传统文化载体——古代爱国主义典型人物的重视,以及对民族英雄岳飞的肯定,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