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8月27日 星期三

    从法国引进俄罗斯《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版权

    曹雪峰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8月27日   15 版)

        我是2010年年底到漓江社工作的,之前在北京一家民营公司做了一年。学外语、外国文学出身,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我就有心做版权引进工作,特别是外国文学方面的版权引进。说来也是有意思,我负责引进的第一本书,切?格瓦拉的《古巴日记》,不知什么缘由,到现在还没出版。那还是在那家文化公司时候的事情。

        当时我在《南方周末》的“新闻地图”栏目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切·格瓦拉在古巴革命斗争中所记叙的日记在雪藏了五十年之后,终于在古巴正式出版了,西方各大出版社都在竞相争购此书的翻译版权。我根据消息上所翻译出来的信息,找到了西方媒体上的新闻源,又找到了此书的西班牙文书名(本人不通西班牙文)和版权代理公司(居然是那家美洲出版社的澳大利亚分社)。但费了这么大周折联系上买下的版权,到现在还没见这书的影儿,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了版权引进工作的不确定性还是不可低估的。后来这样的事儿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有时候听说哪家花了大价钱竞购拿来的“好书”,结果因为不合国内出版要求,而被迫中止出版计划,当初竞价未得、失之交臂的懊恼,这时却化为了事后的庆幸。虽然说来有点不怎么厚道,但事实就是如此。

        手头刚刚出版的后现代经典小说《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是苏联天才作家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代表作。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1938—1990),早年在莫斯科大学就读时就表现出是一个“天生的语言学家”,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却只能混迹底层,当过装卸工、酒瓶收购员、地质钻探工、图书管理员等工作,其足迹曾遍及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的莫斯科州、北极地区等地。叶罗费耶夫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写作,但是由于生性懒散、不善管理,大部分作品都已散佚或没有完成。他完成并已出版的著作有《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滑稽演员眼中的瓦西里·罗赞诺夫》《女妖五朔节之夜,或骑士的脚步》等。

        国内对于这位作家,以前介绍不多,只有专业的俄语语言文学刊物上才有研究文章,上面所说的介绍也是后来才得知的。我初闻此人,却是从一家德国版代网站上看到的信息,介绍这位韦涅季克特在俄罗斯当代文学地位如何如何之崇高,就很感兴趣。又翻回国内的“知网”,看到国内学者对他的著述、研究,下载下来研读。手头资料已经很充分了,但自己感觉还是不够踏实,就又电话联系了中国社科院俄语研究学者刘文飞老师。刘老师是当代俄国文学研究界的权威,他所翻译的大量的俄国文学作品如《俄罗斯文学史》《哲学书简》《普希金诗选》《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等以及相关著述深受知识界和读者推崇、喜爱。如果有这么一位权威学者给自己支招,那么心里就真正有底了。果不其然,刘老师充分肯定了其人其作的价值,还主动提出,说中华版权代理那边比较擅长俄罗斯业务这块,他可以帮我联系下他们的版权经理。也是好事多磨,因为《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最初出版时是在西方世界,所以这书的版权居然不在俄罗斯,中华版代的杨冰皓老师辗转再三,才联系到了法国版权方。就这样,此书版权的事情才算有了眉目。

        当然,一本外版书的出版,版权工作可以说只是一个初始阶段,联系译者翻译、出版制作,这其中的甘苦自然又是另外一个故事,需要另外写文章才交代得清楚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