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商务印书馆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之际,举行新书发布会,隆重推出商务与牛津大学出版社最负盛名的合作产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
商务自1897年肇启沪江,一直以来,注重与国际知名新闻出版机构的合作。1909年,商务与英国泰晤士报社协议印行《万国通史》,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版行业第一次与国外合作的先例。目前,商务已与包括牛津在内的近五十家国际知名新闻出版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种在内的世界顶级学术图书、工具书等。其中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更是世界出版史上强强合作的典范。
成功的国际合作有诸多因素,版权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这里以商务印书馆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为例,谈谈商务是如何在版权方面坚持诚信,信守承诺。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总编辑的陈原先生邀请牛津辞书部总编辑罗伯特·伯奇菲尔德(Robert Burchfield)访问商务,并在北京大学做了题为“谈谈辞书编撰”的演讲。他的讲演后来被译成中文出版,书名为《词典编撰学》。这次活动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与国外最早的文化合作之一,也是商务与牛津合作的开始。
随后,双方的合作进入实务,开始着手讨论版权。当时,与国外合作工作有着诸多实质性问题,突出表现在版权规范等方面。因此,商务与牛津在最初合作阶段特别注重版权问题,双方都以诚信为基础,不回避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文件,逐步完善,严格遵守。
商务和牛津的合作,最初在版权处理方面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步的工作,逐渐形成规范的合同。1979年伯奇菲尔德访华后不久,牛津又一次组团来华,与商务进行版权合作会谈,讨论引进《牛津现代高级英语词典》(即后来的《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3版)及合作编写《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的问题。双方逐项讨论分析,深入细节,汇总问题和难题,在面对面的讨论过后认真落实。1983年,牛津香港分社辞书部负责人司各特(Alastair Scott)再次率团来到商务,双方在进一步沟通和对细节落实后,初步达成协议,双方共同编纂《精选英汉汉英词典》,合作出版。这部词典于1986年出版。这是中国与国外共同编写出版的第一部辞书。词典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现已出版了第4版,畅销三十多年,销量已达数百万册。
首次合作的成功,为随后进一步扩大合作,在版权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的铺垫。1985年,双方在多次审慎的思考和讨论后,正式签约,由牛津授权商务在中国内地出版《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简体汉字本,1988年5月正式出版。这部词典的出版,在一定时期内填补了国内词典的空白,成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首选工具书。词典首印15万册,一个月内销售一空。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商务又引进了增补版、第6版、第7版和第8版,共五个版本,印制133个印次,销量巨大,平均每分钟2.16册。
在随后三十几年的合作过程中双方始终恪守相互尊重、保持诚信等的风格,不断完善和细化合同,规范版权工作,最终形成了符合双方所在国家版权工作政策和规定的、包含两家出版社业务特色的规范合同文本,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稳实的基础和成功的保障,真正具有互惠互利的效果。
在国际版权方面,商务始终坚守诚实、互信的商业理念,认真履行合同义务。这里仅举一例。1992年7月30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但商务印书馆早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在与外商的合作中,就已信守国际版权规定,主动承担起向外国出版商支付版税的义务。在引进《牛津高阶》第3版时,当时国内实行外汇份额制,申办外汇份额手续繁杂,获得外汇份额也十分困难。即便如此,商务在与牛津签订合同后,主动申请动用当时特别难得的外汇份额去支付版税。
版权的规范,为扩大合作业务和合作范围提供了保障,也为双方的互信提供了基础。1998年,商务与牛津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牛津委托商务在中国内地为第6版《牛津高阶》组织翻译团队。至此,商务与牛津的合作从最初对版本的纯粹引进,扩大到对文本汉译的编译阶段。双方决定,由引入方商务组织编译队伍,对词典内容进行汉语编译。一方面从版权的角度来看,这种形式扩大了国际合作工作范畴,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从内容方面来看,通过由中国大陆学者编译,将有效地提高译入语的质量,对使用群体更适用,更有针对性。这一点对于合作产品最终能够成为极具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2000年,商务开始组建翻译团队,与牛津共同成立筹备组,通过排查,初选一批英语和汉语都具备条件的译者;随后制定试译材料,由初选译者参与试译。双方认真审读试译材料,并给出有理有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邀请国内著名学者,对试译材料及审读评语进行评估,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译者,组成编译组,开始由译入语国家学者对这部学习型词典进行双解化工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从提高文本质量和工具书的实用性方面得到了认同,商务和牛津还从版权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体现在合同文本中。自《牛津高阶》第6版之后,双方合作出版的第7版、第8版均采用了这种合作方式,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固的编译队伍和编辑队伍。
2002年,《出版参考》第10期以题为《互信赢合作、远见铸发展——商务与牛津(中国)对话》刊出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与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生的版权贸易对话录,从全局角度对两家出版社的版权合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合作方向。
双方合作的有序进行,版权的逐步规范化,为扩大合作产品和品种提供了法律支持。2003年8月10日,商务与牛津中国在上海光大会馆联合召开发布会,宣布商务与牛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方合作业务。商务还对中国英语工具书市场做了充分的调研,细化使用群体,考虑使用习惯和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牛津高阶双解词典在中国大陆的成功,增强了双方的信心,双方随后开发了《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和《牛津初阶英汉双解词典》,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一道,形成“牛津进阶”系列,为中国不同英语程度和不同年龄段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世界一流的英语学习词典。
随着中国人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为例满足一部分具有一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者的需求,商务在引进并出版《牛津高阶》双解版的同时,引进其英语版,扩大使用群体。此外,商务还根据中国图书需求的实际情况,开发“牛津进阶”系列的不同版本,如针对学生便携要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缩印本,中老年使用者的布面精装大字本,高端消费者收藏和礼品用的16开充皮本。
如今,“牛津进阶”系列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出版工具书的成功典范。它的成功,也带动了双方在综合语文类英语辞书之外的更多更广泛的合作,如《牛津双色拼写词典》、《牛津英语联想词典》、《牛津英美文化词典》、《牛津幼儿英汉彩图词典》、《牛津英汉开智词典》、《牛津小学生英汉双解词典》、《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英汉双解版)等。此外,非辞书的合作也逐步扩大,双方还合作出版了包括德汉、英汉、法汉、日汉、西汉5个语种的“牛津-杜登外语汉语”系列图解词典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国力的整体提高,国际间合作也发生了变化,版权的引入更加注重国内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如商务与牛津在合作出版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工具书时,充分考虑了中国小学生的教学要求。在双方经过严格筛选并确定了一部牛津小学生英语学习词典后,商务组织小学教师增补了中国小学课标中规定的词汇,由牛津组织这部词典的原班编纂者——小学生英语语言学专家——按照这部词典的编纂模式编写这些新增的条目并配图,由商务遴选译者,完成全书的汉语翻译工作。为了使得这种合作成为一种稳固的模式,商务和牛津在版权方面也做了精细的规划,完善合同文本中的细节内容。这部《牛津小学生英汉双解词典》今年上半年出版,成为国内第一部由母语为英语的语言学家根据中国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编写的词典,即保证了语言的原滋原味,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使用者中心”的现代词典编纂理念。
商务印书馆在国际版权合作过程中,正是始终坚持诚信、坚守承诺,才吸引了国际众多著名出版企业,出版了高品质的、实用的文化产品,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