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读书报的诞生地,也是我进入《中华读书报》实习时的社址。出生的时空会成为一种基因,影响未来的发展脉络,对人如此,对报纸同样如此。
第一次走进永安路106号是1997年,我和同学余敬中骑车从中国人民大学出发,花了近一个小时。我们的“介绍人”是在报社实习过的师兄余海波。印象中,读书报的编辑部像极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场景。不同的是,主编梁刚建老师陪着满头大汗的我们慢慢聊天,丝毫不吝啬他的时间和耐心。要不是梁老师的温厚亲切所营造的编辑部文化氛围,骑车一个小时的距离肯定会扼杀掉我们与读书报的缘分。
很快,我和余敬中写出了第一篇消息,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稿纸上,骑车送到报社。我们坐在梁老师的对面,忐忑不安地阅读着他脸上的表情。很快,他大笔一挥删掉了最后一段,说“记者不要发议论”,把稿子交给了一版编辑王菲编发。我和余敬中的“处女作”就这样诞生了。
这篇消息的发表使我们正式成为了“书记”(报道图书出版的记者)队伍中的一员,心中隐隐涌动的新闻理想变得现实了一点。梁老师的编辑功力常常引得我和敬中心生仰慕。一篇《央视推出〈读书时间〉》的稿件,他将“推”字改为“挤”字,瞬间点化传神。而编辑部所挖掘、策划和报道的文化界重大事件,不仅让文化读书界在争鸣中繁荣,也使读书报一点一滴地积累起独特的报道品质和影响力。
在永安路106号这间编辑部里,我收获到的远远不止新闻业务技能。1998年初,作家柯云路推出了《发现黄帝内经》,声称自己发现了“当代华佗”、神医胡万林。这激活了无数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的生存梦想,他们从全国各地纷纷聚向胡万林,试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从科学、理性、质疑的角度,完成了《柯云路到底发现了什么》的深度报道,成稿预备发表在祝晓风老师主编的“瞭望”版上,但最终因为题材敏感未能见报。梁老师当即四下联系,稿件最终刊发在《新闻出版报》上。当初的报纸和采访纪录如今已经微微泛黄,时间业已证实了这篇报道的价值。而梁老师对稿件的良苦用心则一直常存我心。
其实,梁老师对于每一个像我这样的实习生都亦师亦友亦父。报社细心地安排好从吃饭、打车、通讯等采访后勤支持,让实习生心生归属、与报共荣。读书报的文化完全没有通常新闻机构的那种科层和身份隔膜,或者本应有,但在读书报的编辑部中已无从感触。
读书报的编辑部文化使永安路106号成为实习生们共同的加油站,众多普通的大学生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励志大戏:余敬中加盟央视有了更专业的拓展,余海波成为《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如今我也成为一名教师,我把对梁老师和读书报的感恩化作对学生的关心和培养,这就是所谓的“薪火相传”吧。
世纪之交,互联网掀起一波热潮,众多“书记”下海成为时髦、高薪的网站编辑。这波热潮也吹进了永安路106号。梁老师希望《中华读书报》在互联网上也能一纸风行,2000年,中华读书网破壳而出。
5年前,梁老师个人的魄力、远见和自掏腰包的5000元使读书报出版大业得以完成,5年后读书网的建网大业同样离不开他的魄力和远见。而此时,梁老师所能调动的资源已经远远不止5000元了。在中华读书网的筹办、运营期间,梁老师展现了他与资本和市场对接的能力,同投资方通过多轮谈判磋商,达成文化共识、寻找商业模式。这个过程,是文化与商业的对接,文化与市场的对接,文化与技术的对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梁老师和读书报可以称得上文化产业的试水先锋。
中华读书网的办公地点不在永安路106号报社内,最初是在西三环的一个饭店。梁老师派出读书报的副总编陈晓梅、读书报兼职学术顾问杨玉圣教授和我等读书报人员参加读书网的建设,连当时的投资方都惊叹“怎么一夜之间就组成了这么齐整的团队”。这个团队把读书报的文化基因源源不断地注入了读书网。
中华读书网诞生不久,2000年4月,文化读书界发生了“长江·读书奖”风波。该奖由香港长江集团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三联书店《读书》杂志承办,声称全盘拷贝诺贝尔奖评奖程序,立志办成“最权威、最公正、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奖项”。然而,《读书》杂志兼职执行主编汪晖却获此奖,引发学界哗然。杨玉圣教授牵头策划了“百位学者谈‘长江·读书奖’风波”,约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讨论,每天在读书网平台上发表一篇学者讨论文章。一时间,读书网成为了解该风波动向的首要论坛,学术评价的程序正义如此“高大上”的话题成为网络热点。全部讨论文章后来结集为《学术权力与民主》一书,由鹭江出版社出版。
源自读书报的文化自觉使新生的读书网一鸣惊人,获得了文化事件中的话语权和可信度。而读书网的种种尝试和创新也丰富拓展了读书报的业态和服务维度。
读书网尝试网络新书发布会,既具备传统发布会的仪式感和新闻感,又比传统发布会传播效果要好。当年红极一时的畅销书《富爸爸 穷爸爸》都在读书网上发布过广告。
由于种种原因,当时一大批文化读书类网站都没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博库、旌旗席殊、人民时空等红极一时的文化网站相继倒下。读书网也经历了投资方的几度变化,在转战长安街上的首都时代广场、上地、亚运村等地后,终告休眠。办网站所需要的理念和思维已经不再是传统办报的模式,互联网的文化传播也许需要有独特基因,而当时留给报人办网和创新的政策空间和资本准备都不充分,投资方也无力为未来回报并不清晰的读书网提供持久支持。作为先驱者的荣耀和风险是对等的。
在读书报20年发展史上,读书网是短暂的一页,它没有成功,但也并不能就此断言失败。在互联网上铸造文化品牌和文化责任,让读书报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文化入口之一,这样的理念只会随着读书网经验教训的日益明朗而更加坚定。
20年来,读书报所服务面向的文化界、出版界、读者经历着痛苦而剧烈的变迁。众多媒体的文化读书版已经纷纷被娱乐版攻陷,明星的八卦绯闻淹没了文化的争鸣和传承,“书记”正被狗仔队取代,甚至央视也无法无视收视率的压力保全一档《读书时间》。正是这样的背景,凸显出读书报顽强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弥足珍贵。
如今,文化出版领域更发生着质变:我实习时极为敏感的书店与二渠道、网店,出版社与书商的“国民”竞争话题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上市、股价和正在涌入出版业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苹果、亚马逊、中国移动等巨头正成为行业的主导。当资本和技术轮番或联手使产业成为文化的最热词时,文化反而成为资本的口红。
从永安路106号出发,从读书报到读书网,资本和技术的诱惑并没有让读书报丧失掉自己的文化内核。它坚守思想文化学术家园,努力发出文化的声音。在一切都在变化、一切又都如此不确定的今天,读书报的文化姿态因此变得独特而优雅。
作为曾经的实习生和员工,我感恩读书报给我的历练和机会;作为文化学者,我更感谢读书报通过20年来纯粹不变的坚守,使之成为耸立在永安路106号和众多文化读书界人士心中的文化地标。